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唐紀六十六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二月,棣王惴薨。

南詔復寇安南,經略使王寬數來告急,朝廷以前湖南觀察使蔡襲代之,仍發許、滑、徐、汴、荊、襄、潭、鄂等道兵各三萬人授襲以御之。兵勢既盛,蠻遂引去。邕管經略使段文楚坐變更舊制,左遷威衛將軍、分司。

左庶子蔡京,多詐,時相以為有吏才,奏遣制置嶺南事。三月,京還,奏事稱旨,復以京權知太僕卿,充荊襄以南宣安撫使。

夏,四月,己亥朔,敕於兩街四寺各置戒壇,度人三七。上奉佛太過,怠於政事,嘗於鹹泰殿築壇為內寺尼受戒,兩街僧、尼皆入預;又于中設講席,自唱經,手錄梵夾;又數幸諸寺,施與無度。吏部侍郎蕭亻放上疏,以為:“玄祖之道,慈儉為先;素王之風,仁義為首,垂範百代,必不可加。佛者,棄位出家,割愛中之至難,取滅後之殊勝,非帝王所宜慕也。願陛下時開延英,接對四輔,力求人瘼,虔奉宗祧。思繆賞與濫刑,其殃必至;知勝殘而去殺,得福甚多。罷去講筵,躬勤政事。”上雖嘉獎,竟不能從。

嶺南舊分五管,廣、桂、邕、容、安南,皆隸嶺南節度使;蔡京奏請分嶺南為兩道節度,從之。五月,敕以廣州為東道,邕州為西道,又割桂管龔、象二州,容管藤、巖二州隸邕管。尋以嶺南節度使韋宙為東道節度使,以蔡京為西道節度使。

蔡襲將諸道兵在安南,蔡京忌之,恐其立功,奏稱:“南蠻遠遁,邊徼無虞,武夫邀功,妄佔戍兵,虛費饋運。蓋以荒陬路遠,難於覆驗,故得肆其詐。請罷戍兵,各還本道。”朝廷從之。襲累奏稱群蠻伺隙久,不可無備,乞留戍兵五千人。不聽。襲以蠻寇必至,趾兵食皆闕,謀力兩窮,作十必死狀申中書。時相信京之言,終不之省。

秋,七月,徐州軍亂,逐節度使溫璋。初,王智興既得徐州,募勇悍之士二千人,號銀刀、雕旗、門槍、挾馬等七軍,常以三百餘人自衛,刃坐於兩廡夾幕之下,每月一更。其後節度使多儒臣,其兵浸驕,小不如意,一夫大呼,其眾皆和之,節度使輒自後門逃去。前節度使田牟至與之雜坐飲酒,把臂拊背,或為之執板唱歌。犒賜之費,以萬計,風雨寒暑,復加勞來,猶時喧譁,邀求不已。牟薨,璋代之,驕兵素聞璋嚴,憚之。璋開懷撫,而驕兵終懷猜忌,賜酒食皆不歷口,一旦,竟聚噪而逐之。朝廷知璋無辜,乙亥,以璋為邠寧節度使,以浙東觀察使王式為武寧節度使。

以前西川節度使、同平章事夏侯孜為左僕、同平章事。

忠武、義成兩軍從王式討裘甫者猶在浙東,詔式帥以赴徐州,驕兵聞之,甚懼。八月,式至大彭館,始出謁。式視事三,饗兩鎮將士,遣還。既擐甲執兵,命圍驕兵,盡殺之,銀刀都將邵澤等數千人皆死。甲子,敕以徐州先隸淄青道,李洧自歸,始置徐海使額。及張建封以威名寵任,特帖濠、泗二州。當時本以控扼淄青、光蔡。自寇孽消弭,而武寧一道職為亂階。今改為徐州團練使,隸兗海節度。復以濠州歸淮南道,更於宿州置宿泗都團練觀察使。留將士二千人守徐州,餘皆分隸兗、宿。且以王式為武寧節度使,兼徐、泗、濠、宿制置使。委式與監軍楊玄質分配將士赴諸道訖,然後將忠武、義成兩道兵至汴滑,各遣歸本道,身詣京師。其銀刀等軍逃匿將士,聽一月內自首,一切勿問。

嶺南西道節度使蔡京為政苛慘,設砲烙之刑,闔境怨之,遂為邕州軍士所逐,奔藤州,詐為敕書及攻討使印,募鄉丁及旁側土軍以入邕州。眾既烏合,會輒潰敗,往依桂州,桂州人怨其分裂,不納。京無所自容。敕貶崖州司戶,不肯之官,還,至零陵,敕賜自盡。以桂管觀察使鄭愚為嶺南西道節度使。

冬,十月,丙申朔,立皇子佾為魏王,侹為涼王,佶為蜀王。

十一月,立順宗子緝為蘄王,憲宗子憤為榮王。

南詔帥群蠻五萬寇安南,都護蔡襲告急,敕發荊南、湖南兩道兵二千,桂管義徵子弟三千,詣邕州受鄭愚節度。

嶺南東道節度使韋宙奏:“蠻寇必向邕州,若不先保護,遽遠征,恐蠻於後乘虛扼絕餉道。”乃敕蔡襲屯海門,鄭愚分兵備禦。十二月,襲又求益兵,敕山南東道發弩手千人赴之。時南詔已圍趾,襲嬰城固守,救兵不得至。

翼王彈薨。

是歲,嗢末始入貢。嗢末者,吐蕃之奴號也。吐蕃每發兵,其富室多以奴從,往往一家至十數人,由是吐蕃之眾多。及論恐熱作亂,奴多無主,遂相糾合為部落,散在甘、肅、瓜、沙、河、渭、岷、廓、疊、宕之間。吐蕃微弱者反依附之。

◎鹹通四年癸未,公元八六三年,正月。庚午,上祀圓丘;赦天下。

,南詔陷趾。蔡襲左右皆盡,徒步力戰,身集十矢,趣監軍船,船已離岸,遂溺海死。幕僚樊綽攜其印浮度江。荊南、江西、鄂嶽、襄州將士四百餘人,走至城東水際,荊南虞候元惟德等謂眾曰:“吾輩無船,入水則死,不若還向城與蠻鬥,人以一身易二蠻,亦為有利。”遂還向城,入東羅門。蠻不為備;惟德等縱兵殺蠻二千餘人。逮夜,蠻將楊思縉始自子城出救之,惟德等皆死。南詔兩陷趾,所殺虜且十五萬人。留兵二萬,使思縉據趾城。谿夷獠無遠近皆降之。詔諸道兵赴安南者悉召還,分保嶺南東、西道。

上游宴無節,左拾遺劉蛻上疏曰:“今西涼築城,應接未決於與奪。南蠻侵軼,干戈悉在於道塗。旬月以來,不為無事。陛下不形憂閔以示遠近,則何以責其死力!望節娛遊,以待遠人乂安,未晚。”弗聽。

二月,甲午朔,上歷拜十六陵。

置天雄軍天秦州,以成、河、渭三州隸焉。以前左金吾將軍王晏實為天雄觀察使。

三月,歸義節度使張義奏自將蕃、漢兵七千克復涼州。

南蠻寇左、右江,浸邕州。鄭愚懼,自言儒臣無將略,請任武臣。朝廷召義武節度使康承訓詣闕,使之代愚,仍詔選軍校數人、士卒數百人自隨。

中書侍郎、同平章事畢諴以同列多徇私不法,稱疾辭位。夏,四月,罷為兵部尚書。

庚戌,群盜入徐州,殺官吏。刺史曹慶討平之。

康承訓至京師,以為嶺南西道節度使,發荊、襄、洪、鄂四道兵萬人與之俱。

五月,戊辰,以翰林學士承旨、兵部侍郎楊收同平章事。收,發之弟也,與左軍中尉楊玄價敘同宗相結,故得為相。

乙亥,廢容管,隸嶺南西道,以供軍食,復以龔、象二州隸桂管。

戊子,以門下侍郎、同平章事杜審權同平章事,充鎮海節度使。

六月,廢安南都護府,置行州於海門鎮;以右監門將軍宋戎為行州刺史,以康承訓兼領安南及諸軍行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