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開中之法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一聲雞啼拉開了一天的序幕,如今只不過是四更天,京都的天還是黑漆漆的。沈子成卻不得不穿戴好了衣帽,準備要入宮面見朱元璋。大正月的也不讓人消停一會。沈子成是個懶骨頭,能賴在暖被窩裡就不想起來,還好,錦衣衛是不用天天早朝的,要不然的話,光累就把沈子成給累死了!
打開房門,一股清新的空氣參合著清晨的寒風飄了過來,沈子成深深的了口氣,忍不住打了個噴嚏,頓覺頭腦清醒了不少,一旁小疙瘩伺候著:“少爺,暖轎已經備好了。”
“好,咱們這就去吧!”沈子成說道。
今天不是要沈子成去早朝,而是朱元璋要在早朝之後召見沈子成,饒是如此,沈子成也不敢遲到,否則的話,天知道朱元璋那脾氣會不會翻臉不認人。一頂小小的暖轎抬著沈子成朝皇宮走去。一路上掀開轎簾,還能看見不少形狀各異的暖轎,大家的方向都是皇宮。沈子成暗笑道:做官真的很好麼?一大清早就要頂著零下的溫度,凜冽的寒風往皇宮裡跑。這種子到底是沒有富家翁逍遙自在。可惜的是,明朝也好,還是其他的朝代也好。樹大招風這個道理是不會變的,沒有自己的權力和保障,就算是積累了萬貫家產,也只是死得更快一些而已。
到了宮中,許多官員都守在殿外,一個個穿著厚厚的衣服,官服卻是各異。沈子成也不做聲,默默的站在最後,看那些相的官員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說話,口中呵出的熱氣迅變成一片白霧。有的人凍得不停的來回踱步,雙手攏在袖籠子裡,身上還有些微微顫抖。能上朝的官員品級都不算低,沒有幾個人認識剛剛踏足大明官場的沈子成。不知道是誰認出了沈子成,暗中對那些官員說了,一傳十十傳百,許多目光都轉向這位平步青雲,一腳踏進錦衣衛的五品鎮撫身上。
“敢問可是錦衣衛督查風聞司的鎮撫沈大人?”一個瘦小的官員湊了過來,笑容可掬的對沈子成說道。
沈子成漫不經意的答道:“正是下官,不知道大人是…”那人笑著答道:“在下是禮部郎中鄭桐。沈大人過謙了!”沈子成點了點頭,郎中也是正五品,跟自己是一樣的。只不過錦衣衛算是武官,明朝雖然沒有說出口是重文輕武,不過在大臣的心中,就算是同級別的話,文官也是要比武官高上一籌的。
“鄭大人客氣了!”沈子成回禮道。心中一片雪亮,別人知道了自己的身份,不管是有意無意,套個情總是好的。錦衣衛乾的就是督查官員的活,就算是幾百年後,看看紀檢委書記下去,別說是什麼級別,多少官員來套近乎。官場險惡,說不定哪天就被人下了套,使個招數給坑了,多一個在錦衣衛裡手握大權的朋友,總不是一件壞事。
鄭桐面喜,正要和沈子成攀談幾句,忽然聽到殿前一聲高呼:“上朝!”鄭桐拱手道:“他若是有機會,在下再和沈大人敘過!”沈子成微笑道:“多謝鄭大人的好意了!”大殿之前一會兒功夫就走得空空蕩蕩,只剩下那些手持干戈的大漢將軍和偶爾能看到的太監走過。沈子成越站越冷,身上的棉衣好像起不到什麼作用似的,忍不住也學著之前那些官員一般,在那原地緩緩的踱著步。
“可是錦衣衛沈鎮撫麼?”沈子成抬頭望去,一個慈眉善目的老太監走到面前,聲音雖然有些尖利,還不算難聽。沈子成回禮道:“正是!”那太監笑呵呵的說道:“果然是少年人才。咱家是司禮監的郭榮。皇上宣沈鎮撫入宮,吩咐咱家來引見。沈鎮撫請隨咱家來,皇上早朝之後便要去御書房批閱奏章,在那兒等著就行了!”沈子成急忙謝過郭榮,郭榮是朱元璋身邊的親信太監,不僅如此,郭榮據說還有些武藝,當初在朱元璋南征北戰的時候,曾經保護過朱元璋。是深得朱元璋信任的一位太監。尤其難得的是,郭榮這個人淡泊名利,雖然掌管大內,卻從不和外廷的官員來往。這一點,更是讓朱元璋放心。
去御書房的路,沈子成走過也不下一次了,隨在郭榮的身後,緩步朝御書房走去,天已經漸漸亮了,郭榮一路上隨意和沈子成問了些錦衣衛最近查處劉秦氏的案子,看似漫不經心,但是沈子成卻是小心翼翼的回答,對於這種已經成了人的人物,還是打起十二分神的好。別看是郭榮在問話,誰知道是不是朱元璋的意思?
走到御書房外,郭榮停下腳步,兩人就靜悄悄的站在外邊等著朱元璋回來。沈子成無意中看了郭榮一眼,就現所言非虛,郭榮果然是身上有不凡造詣的人,寒冬天氣,面紅潤,呼之間緩慢悠長,站了一會,沈子成幾乎都忍不住要挪一挪痠痛的腿了。可是郭榮卻一樣穩如泰山的站著。
好在沒讓沈子成站了太久的時間。過了沒多久,朱元璋終於回來了,領路的小太監急忙推開御書房的門,朱元璋回頭對沈子成說道:“進來吧!”沈子成快步跟著朱元璋走進御書房,太監們早已將御書房打掃的乾乾淨淨,點起了香爐。進了宮殿就不太冷了,暖牆燒的熱乎乎的。朱元璋轉過身來,走到書案後坐下,看著沈子成,淡淡的笑道:“這次男扮女裝的案子,你們辦的不錯!”
“謝皇上!”沈子成恭恭敬敬的說道。
朱元璋頷道:“朕的本意就是讓錦衣衛不但能督查官員貪腐,還能掌管民間疾苦。朕也是窮人出身,知道百姓不易。若是受了什麼不公待遇,想要告狀也難得很。遇到一些貪官汙吏官官相護,更是難上加難。錦衣衛就是朕的耳目,你們聽到什麼,看到什麼,只管放手去做。落實了罪證,一任處置!”沈子成心中大喜,這就是擺明車馬要撐自己的了,這下可好,樹大好乘涼,在大明,那棵大樹能比朱元璋還大?有了這麼堅實的後臺,以後做起事來就方便多了!
朱元璋卻長嘆了一口氣:“棣兒跟朕說過,說你沈子成在經商之上也是一把好手。之前你說的加稅一事,朕也想過了。可行但是不可急!這件事,總要過個三年五載才能實施下去!”這其中的原因,朱元璋雖然沒說,沈子成也猜得到。現在朱元璋正在刻意打造胡惟庸,一來是藉助胡惟庸的手去剷除那些個功高震主的大臣,順便收回宰相的權力;二來是利用老百姓的質樸心理,把胡惟庸塑造成一個巨大的貪官形象。那胡惟庸既然是壞人,殺了貪官的皇帝自然就是好皇帝的。這還只是其中的兩個好處,總之,塑造出胡惟庸這麼個人,對於朱元璋來說,實在是百利而無一害的。但是在沒有將胡惟庸拿下之前,加稅,只是苦了老百姓又肥了貪官汙吏的一件事。所以必須要緩行。朱元璋說是三年五載,算起來也差不多!
沈子成自然不敢說破,小小一個馬輕飄飄的送了過去:“皇上高瞻遠矚,自然是算無遺策。”朱元璋笑道:“這件事,倒叫朕看到了你的本事。如今,朕有個難題,問丞相,問戶部都只能說個一知半解。朕倒想聽聽你的看法!”
“請皇上明言!”沈子成一副洗耳恭聽的架勢。
朱元璋緩緩的說道:“洪武四年的時候,朕知道邊關之重,便沿襲宋﹑元制度,鼓勵商人輸運糧食到邊換取鹽引﹐給予其販鹽之專利。”沈子成心中一動:“這不就是開中之法麼?”朱元璋接著說道:“朕制定中鹽例,據里程遠近﹐一至五石糧食可向朝廷換取一小引鹽引。此例以後隨邊關戰事﹑米價高低而不斷有所變動。”這個開中之法,沈子成上大學的時候是學過的。開中法大致分為報中﹑守支﹑市易三步。報中是鹽商按照朝廷的招商榜文所要求的,把糧食運到指定的邊防地區糧倉﹐向朝廷換取鹽引﹔守支是鹽商換取鹽引後﹐憑鹽引到指定的鹽場守候支鹽﹔市易是鹽商把得到的鹽運到指定的地區銷售。鹽商們因為長途運輸糧食的耗費巨大﹐曾在各邊僱傭勞動力開墾田地﹐生產糧食﹐就地入倉換取鹽引﹐便於更多地獲利。因這種形式的屯田是由商人經營的﹐故又稱商屯。
朱元璋嘆了口氣:“一件事有利就有弊,不知道沈卿家可知道朕在為難什麼?”沈子成知道這是朱元璋在考較自己的本事,這個時候是萬萬謙虛不得的,便朗聲說道:“皇上擔心的可是持有鹽引便有利可圖,到時候貴胄權臣,以鹽引以權謀私。到時候好好的開中之法,就成了與民爭利,白白肥了貪官汙吏,而對邊軍卻是有百害而無一利之舉了!”沈子成說完一抬頭,卻見朱元璋正目光閃爍的看著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