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95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靈石分佈越密集的地方,越是有可能是樹種的所在地。
封燁走了一陣,這窟並不小,而且通道曲曲折折,即便藉著靈石散發的微光,封燁也看不清
窟的盡頭在哪裡。
但他距離樹種應該也不遠了,因為頭頂的靈石越來越多,口處的石壁上只有星星落落的幾顆,但走到這裡,卻已經是繁星滿天。
終於,封燁走到了靈石礦的中心,那些本該微弱且不起眼的靈光照亮了他視野所及的角角落落。
濃郁的堪比天界的靈氣從鑲嵌於岩層中的靈石上源源不絕的向著外界溢散,靈石的數量難以估量,但略一看,少不得有個幾萬顆。
來到這裡的若是別的修士,現在估計早已按捺不住,拿起兵器,開始從岩石層中鑿靈石了。
封燁身為一個一窮二白的窮光蛋,卻對這遍地的珍寶視若無睹,他的目光四處轉,他的注意力並不集中在靈石上,而是在那些在空中隨風而散的靈氣上。
他在觀察靈氣的走向,這些外散的靈氣雖然雜亂,卻隱隱沿著一個固定的方向飄散,那一定就是樹種的所在地。
封燁突然抬腳,他找到了那個靈氣聚集地。他走向不遠處的一處凸起於地面的石臺,這石臺大體呈圓形,石頭四周密密麻麻的鑲嵌著品相極佳的靈石,像是蓮花的花瓣。
而在這由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做成的蓮花臺中部,則微微向下凹,是以,封燁走到近前才看清蓮花臺上的景象。
空無一物。
難掩的驚訝浮現在封燁臉上,這樣濃郁的靈氣,催生出個什麼天材地寶實屬正常,但這裡偏偏什麼都沒有。
不,也許並不是什麼都沒有。封燁突然想到,百年前的蓮花臺上,八成就是那顆被凌雲帶走的種子。
但凌雲只帶走了一顆,這裡空空如也。
天下是否真的有第二顆樹種?
封燁並不確定。
其實,他更傾向於沒有。
跟郝沉的想法一樣,他並不覺得建木這樣的神木會是個量產貨,因此,在最開始調查建木之事時,他也未曾想過來浮島秘境一探究竟。
但鄭執事說的也不無道理,那樣的大火後,建木即便有殘留的碎屑,也應該被那群前往搜尋親友遺骨的修士發現,不可能百年間一點風聲都不。
而唯一有可能也有動機發現建木的殘片,並且將其私藏下來的人就是凌雲的師弟——紀承嶽。
紀承嶽就是封燁夢裡那第二個出現的小人,他們師兄弟兩情甚篤,凌雲種成建木後,第一個通知的就是自己這師弟。
紀承嶽也全程參與了那場通天之行,直到建木被斬斷,他都一直在場。
他並沒有攀登建木,而是跟凌雲一樣,站在樹腳維持秩序,防止這群人因為爭奪登天的先後而大打出手。
也因此,建木倒塌時,他僥倖逃過一劫。
天火燃盡後,他是第一批到場翻找灰燼的人,凌雲與建木生死相連,即便凌雲被所有人斥為千古罪人,紀承嶽都到底是跟他一起長大的師兄弟。
人們懾於戰神應龍的威名,連提起凌雲兩個字都不敢,自然也不敢私藏這招惹來應龍的不祥之木。
但紀承嶽不同,情會讓人變得不理智,但凡他對自己這犯下滔天大罪的師兄還存有一分師兄弟情義,他都可能在灰燼中找到了建木的殘片時,將其偷偷留下來。
凌雲雖然在天火中死去,但只要建木活著,說不定跟建木生死相連的凌雲也能復活。
這是順理成章的推測,因此,紀承嶽是封燁首要懷疑的目標。
但他搜過了紀承嶽的房間,並沒有發現建木的痕跡。
建木不是死物,不可能長期放在儲物袋裡,因此紀承嶽也不可能隨身將其帶著,否則一但被發現,後果不堪設想。
其餘人可不會管什麼凌雲能不能復活,他們只知道建木會惹來應龍,而應龍會帶來災難。
應龍帶來的恐懼雖然已經過去了百餘年,但那段記憶一旦被喚醒,又是無數人驚恐的徹夜難眠。
恐懼讓人且多疑,明明應龍全程到尾沒有說一句話,但人們就是忍不住揣測這位上神的心思,將凌雲的名字列為
忌,連提起都不敢再提起。
是以,如果紀承嶽真的如封燁所想的,發現了建木的殘片並且偷偷藏了下來,他一定會藏在一個固定的地點。
比如他的臥室。
掌門所在的房間在凌霄劍宗的山頂,也是守備最為嚴密的地方,除了夜間巡邏的弟子,裡裡外外,還明著暗著的布著九道防禦大陣,可謂是滴水不漏。
當然,只是對於尋常人的滴水不漏,不尋常如封燁,還是找到了空子溜了進去。
但這已然是一個絕佳的藏匿地點,臥室不同於別處,向來只有紀承嶽可以進入,安全和私密
都極上,再沒有更完美的存放建木殘片的地方了。
但偏偏,這間臥室裡並沒有。
而且紀承嶽的房間裡沒有任何跟凌雲有關的東西,他看起來當真如此絕情,與其他人一道,將自己這師兄視為罪人,連懷念一下都不肯。
如此看來,他或許真的沒有藏有什麼建木的殘片。
封燁內心的天平便漸漸傾向了世上可能有第二顆樹種這個猜測,但他今找到這裡,卻又是一無所獲。
這怎麼可能呢?
建木一定還存在於世,這一點封燁非常肯定。
但這僅有的兩個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