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93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不好,動不動就阿彌陀佛,時不時就善哉善哉,腦殼疼。
腦殼疼的殷開山終於恢復上朝了,他第一天去,就被聖上留了下來。
聖上自然也聽到了長安城中的傳聞,很有意思,傳言的人還非常聰明,那劉洪能冒名頂替那麼多年,自然有吏部和官場的失誤,此人卻弱化了這點,只說那賊子秉
惡劣、詭計多端,倒是省卻了壓下這樁官場醜聞的力氣。
聖上既然和顏悅的問起,殷開山哪裡不懂,但他還是似模似樣地認罪,表示這是他那不成器的兒子為了護佑家姊的聲名才出此下策,汙了聖聽,望陛下治罪。
陛下當然不會為了這點細枝末節治人的罪,況且都是忠良之後,狀元雖然在讀書人中值錢,但在皇帝而言,三年就出一個,翰林院數得上名的,十個裡仨個都是狀元出身,更何況是十八年前的狀元,委屈了就委屈了,他權當不知曉便是了。
“明晦都快三十了吧,朕記得他也有功名在身?”殷開山就應道:“陛下好記,老臣那不成器的兒子不過是個秀才,說是讀書天分不夠,早些年兒媳沒了,他就帶著女兒散心去,便沒再讀書了。”君臣多少年,聖上哪裡看不出來,便笑罵道:“你也由著他?”
“哎,不由著也沒法子,他志不在此,子又野得很,全不似個讀書人。”當然了,殷開山也覺得自己沒說謊。
全長安城的人都知道他家兒子生得好,就是沒什麼大出息。
“朕看你啊,心裡樂著呢,如今兒女團圓,走路都生風!”
“陛下聖明。”
“找個時間,帶你家兒子進宮來給我朕瞧瞧,也說說那外頭的山水如何好!”
“……喏。”兒子,阿耶就只能幫你到這裡了。
君臣又說了會兒話,殷開山這才告退。
聖上待人出去後,便笑著衝身邊的老太監道:“朕看那殷明晦是個有才的,江州的事情處理得那麼利落,這老狐狸竟還能睜著眼睛說他兒子不中用,他兒子要是不中用,全長安城的男兒恐怕都不中用嘍。”老太監笑著陪著,至於附和,那是傻子才會做的事情。
殷開山火急火燎地回到家,先去看了女兒和孫女,這才叫了兒子去書房。
譚昭有點懵:“啥?”
“你自己的聰明,自己去圓,陛下要見你。”老父親端著茶,老神在在道。
“哈?”這年頭做皇帝的,這麼清閒的嗎?沒事還管朝臣家沒用兒子的嗎?譚昭狐疑地看向便宜父親,“阿耶就不能搪過去嗎?”他不信殷開山沒這本事,都當到丞相了,咋還賣兒子不手軟呢!
老父親對此,也非常坦然:“你也在外面瀟灑清閒五年了,有本事還藏著掖著,你也體諒體諒阿耶當官不易啊。”
…
…你那分明就是樂在其中!有本事,你致仕回老家養老呀。
第228章一個正經人(九)腹誹是這麼腹誹,但譚某人體諒暴躁老爹的不易,還是沒有忤逆不孝地說出來。
繁華熱鬧的長安城裡,總歸是不缺新鮮事和稀奇玩意兒的,太平盛世,最適合混跡街頭,蕩度
,而且他親爹還是當朝丞相,那真是給個神仙都不當的。
“少爺,少爺您慢點兒!”少爺顯然並沒有慢下來的意思,譚昭拎著壺從小店裡買的竹葉青,也不喝,就這麼提著,邊走還邊拉著好不容易出來走一趟的少年僧人介紹這介紹那,才幾天的功夫啊,儼然一個長安城活地圖了。
論玩兒這件事,譚某人自然是各種翹楚。
“你是佛門中人,我就不請你吃酒了,等下次舅舅釀了素酒,再請你喝。”出家人葷酒不沾,但素酒除外,雖也有僧人不喝,但如今的佛門並沒有嚴苛的規定,再則如今佛門興起,宮裡的陛下還請洪福寺的住持喝過素酒哩。
“小僧不勝酒力,恐……”
“這樣啊,那就果子甜酒,玄奘你喜歡吃什麼果子?桃兒?李子?還是寒瓜?”正說著呢,人就竄前面去了,美其名曰給閨女買禮物。
玄奘:……舅舅好生活潑。
但總歸鮮活的人,更討人喜歡,至少玄奘下山以來,同舅舅相處最為輕鬆,他可以談佛法,也可以聽舅舅講些他未曾聽聞過的東西,或趣事,或稀罕物什兒,竟也奇蹟般地並不衝突。
或許他師父在這裡,也會很喜歡他舅舅的。
譚昭提著東西回來,就看到少年僧人掐著佛珠微笑,看著心情不錯的模樣。
“我說了吧,出家人也得出來見見世人,佛渡自己,也渡世人,你不瞧瞧世間百態,還能活活把自己憋出佛理來不成?”
“阿彌陀佛,舅舅說的是。”玄奘覺得這話非常有道理,是他太拘泥於形式了。
“……”這種認真的子,也不好,開不起玩笑。
街上熱鬧地方,自然是舞坊和酒肆,晚上更往裡面走,就更加熱鬧了,但譚某人還沒喪病到這個地步,只略略介紹了前頭部分,就帶人找了家素齋館坐下了。
“這裡的素齋,據說做的那叫一絕,你可別說什麼出家人茶淡飯的話,能吃好的,為什麼要去吃
茶淡飯?”玄奘覺得自己永遠都說不過小舅舅,他拿不出平
裡舌戰群僧的講經口才,也就聽之任之了,出家人既來之則安之,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