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分卷閱讀29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行啊。你們誰還要做?我看咱們這邊還有不少荒地,一家買牛,一家買犁,一家買耙,三家合在一起,每家至少能多種五畝地。”

“三郎,你搞這個是不是就為了賣給我們?”此言一出,眾人看向謝琅,包括里正和小七。

謝琅笑著說,“是的。那你們是買還是不買?不買明兒山黃裡的人過來找我買,把咱們四周的荒地都種上糧食,你們可別怪我。”

“你,你你怎麼可以賣給山黃裡的人?他們可是咱們的仇人。”謝琅:“我打個比方。山黃裡的人不賣,溫家裡呢?蓋了房子,我家就沒多少錢了。我和小七總要吃飯吧。”說著轉向里正,“咱們村的人我收五十文,溫家裡的里正若是給我兩百文,乃至三百文,您老說我是做還是不做?”這話一出,所有人都動心了。

“做!”謝琅循聲看去,他家小崽子,“聽到我們家小七說的話了嗎?做!”彎抱起小孩,“里正,有了我的犁和耙,再多荒地都不是事兒。”朝廷鼓勵開荒,誰開了就是誰的。

溫家裡若是有了謝琅的犁和耙?

里正不敢想象,就看向大家,“晚上去我家商議商議?”

“這有什麼好議的。”謝廣開口道,“一咬牙買上兩頭牛,一年就賺回來了。”里正順嘴問道,“你傢什麼時候買牛?”

“我爹說了,到秋就買。”謝廣此言一出,眾人看向謝廣的爹孃。

謝廣的爹點頭,“三郎兄弟做的犁好用,耙好用,有了牛,謝廣和他娘兩個人一天能耕二十畝地。我閒下來隨便乾點什麼,都夠我們一家三口用兩三個月的了。”

“二十畝地?”謝琅不嘖一聲,“你真敢想。種這麼多,怎麼收?”謝廣的爹:“割啊。”話說出口,猛然想到萬一趕上下雨天,可就全泡湯了。

“我做耙的目的其實不止是為了多種地。”謝琅道。

里正:“那是什麼?”

“現在說也說不清,謝廣先跟我上山一趟。”謝琅道,“不往裡面去。”謝廣的爹一聽這話,就讓謝廣回去拿弓箭。

謝琅雖然想看看山上有沒有大熊貓,可如今地當緊,和謝廣倆人到山邊砍點竹子就回來了。

隨後倆人就去謝琅家。過了大半個時辰,倆人分別揹著一個帶著細長尾巴的揹簍,拎著半袋小麥出來了。

謝琅把小麥倒揹簍裡,像後世人打農藥似的,把揹簍下面的小尾巴泥土中,然後慢慢前行。

眾人看糊塗了,他這是幹什麼。

謝廣衝眾人招招手,眾人走過去,謝廣撥開土地,眾人睜大眼,“小麥?”

“對!三郎叔說麥子種下去,就不用擔心鳥吃,也不用擔心下雨的時候會被雨沖走。”謝廣道,“像咱們用鋤頭和鐵齒耙的土地,就沒法像現在這樣種小麥。”謝娥接道,“因為泥塊太大。現在泥土碎的跟沙一樣,就不用擔心竹子被住了。”

“不是住,是擔心擋住竹子前行。”謝廣見眾人不明白,就把他那個揹簍拿給眾人看,指著上面細長的竹竿,“土裡的這邊前長後短。前面把泥土撥開,麥粒順著裡面的孔掉下來,後面短,不會擋著泥土,泥土就會蓋到麥粒上面。

“若泥塊太大,就算把泥撥開了,它再滾回來壓在麥粒上,麥粒也無法破土而出。這東西還有一個好處,想種密一點,就走慢一點,想種稀一點,就走快一點。假如走到最慢還嫌苗稀,就可以把裡面的孔搞大一點。”謝娥仔細看看竹竿,只有最底下那層竹節沒打穿,打了一個很小的空,“對啊。”隨即就找謝琅,正巧謝琅轉過身,衝眾人笑笑,大聲問,“看明白了沒?”

“看明白了。”謝廣道,“三郎叔,快回來吧。”謝琅:“不行。揹簍裡還有麥粒。”說著用力按住竹竿,竹竿的尖頭深入泥土中,謝琅慢慢前行,到地頭上就說,“謝廣,快幫我看看揹簍裡還有多少小麥。”比謝琅小兩歲,矮許多的謝廣踮起腳,“還有一點。”謝琅往旁邊走半尺,又往回走一段,聽不見麥粒嘩啦啦的聲音了,才停下來把竹樓放地上。免得繼續播種的時候,還得翻開土看看種到哪兒了。

隨後走到地頭上,就問眾人,“現在還覺得我做犁和耙是為了賺大傢伙的錢?”

“誰說你想賺大傢伙的錢了?”開口說話的人胡亂指別人,“是你說的?還是你覺得三郎想賺咱們的錢?”

“不是我。”

“我沒有。”

“別胡說。”謝琅嗤一聲,“行了,少相互推卸。”轉向里正,“謝廣一家三口種二十畝小麥不現實。但我們可以種二十畝黍。”長安百姓種的黍就是糜子,可以磨成面,做黃面饃饃,“那東西稈結實,不遇上大風大雨都不用怕。天晴了收上來放屋十天半個月再打也沒事。不像小麥,堆在一起三天不脫殼就會發黴。”里正仔細想想,“可以是可以。”指著大路對面的五六十畝荒地,“除了你爹孃收拾的那一塊,其他地裡都是石子,有你做的犁和耙也不好收拾。”謝三郎家的房子和麥地在路東邊,其實路西面還有他家六畝地。

早年三郎的爹把房子建在這邊,就是因為離地比較近。後來三郎的爹娶了三郎的娘,兩口子沒事就收拾路西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