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1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數十年櫛風沐雨,縱然風姿垂老,但燕素儀心中那份豪情卻依舊不減,姬洛瞧她眼中浮光一亮,洗去方才回首時的肅穆與不安,多了錚錚鐵骨,彷彿仍舊是那頂風不畏,慷慨北上,想成萬古俠義事的巾幗英雄。
“你可是也笑我自高自大,不自量力?”燕素儀問道。
“非也,汝瞳若新犢,汝氣照肝膽,區區不才,不能不服。”姬洛拱手作揖,不是諂媚捧吹,實在是打心底裡佩服,也同時為自己生於山河卻未有建樹而心有幾分失落。
燕素儀噓聲一嘆,眼中多了幾分笑,竟然提起袖子掩嘴抿,緩緩擺首:“你這樣想,是因為我還能與你在此對談,若我當年因莽撞身死,恐怕最多得來一句惋惜喟嘆……哎,縱然有俠義之名又如何,還不是白搭這兩手空空?”
“前輩……”理是這個理,現實卻殘酷。
可姬洛讀聖賢書,聽江湖事,人人稱道英雄骨氣,鮮少有人贊明哲保身,乍一聽燕素儀的話,他忍不住想出口反駁點什麼,可當下卻如鯁在喉。
“人老珠黃,越發覺著有種碌碌二十載,到頭來一場空的覺。”燕素儀攏了攏雲鬢,轉眼瞧小子眼中有幾分糾結,便將此話抹過,笑道:“不過,我還是很
那一場刺殺,因為……我遇到了這輩子最想遇到的人。”
“玄恭,如你這般的人,也會殞沒於世間如塵沙嗎?”那雙攏雲鬢的手在髮間連,最後落在那支假髮釵上,拉開一道小口,血珠還沒滾出,便已被凍住。
姬洛忽地明白了她口中玄恭為何人。
“人死雖入土,但像慕容將軍這樣的人,必然名垂青史,永遠為世間所銘記。”姬洛不知如何安,只能稍稍措辭,接著她的話說下去。
不過,這並不是燕素儀想聽的。
“你以為我和他,都懼怕泯然眾人,被後世遺忘嗎?”燕素儀兩指點在姬洛的前額,臉有些古怪,“我只是怕這世間
本沒有輪迴吶,砂礫太小,如何跨過十萬群山來相見?”
“……你是不會明白的。”未等姬洛品味完自己的話,燕素儀又將話鋒一轉,略過女兒心思,說起了正事:“而後,我僥倖逃過一劫,退走洛河,心頭為功敗垂成慼慼不甘,於是沿路行我能行之事,救人於水火煎熬。”
“上天是垂憐我的,趙王宮一別後,竟讓我與玄恭江湖再遇。這一段重逢,還全靠一個人,一個你也認識的人。”姬洛問:“誰?”
“白門掌門,隋淵。”作者有話要說:注1:故事引用自《世說新語·方正》注2:兩腳羊參考百度百科詞條……看不下去,太血腥了,真是黑暗的時代。
另:永和三年,公元347年,故事目前發生時間,公元370年正月。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搞了個半天大家都撲了個空,哈哈哈哈。好了,羅裡吧嗦的我又來了哈哈,之後備註都改在有話說裡。然後,哎,像草木皆兵,風聲鶴唳這樣的詞,其實出現的比時間線晚,然鵝,有時候表辭達意實在想不到什麼好的替換,大家就莫考究了orz,改了總覺得失了味道。
看文愉快~麼麼噠第29章永和三年,夏。
出夔州,行至滔滔黃河,一騎妙齡女子白衣裹身,頭頂挽了一個傾髻,沒有過多簪飾,唯有兩條繡著蘭草的髮帶風而舞。
“老人家,鄴城可是從此路去?”她秀口一張,向路邊茶寮老翁討了一杯清茶,三兩口灌下肚,順口問道。
老翁一驚,失手打翻茶碗,忙往她馬前一攔:“北邊的人逃都逃不回來,小女娃為何想不開要去那胡蠻子的地盤!聽說那大趙天王石虎,可是吃人食的!”
“老人家有所不知,既知此人無道,我等通曉大義之士,如何能畏首畏腦,必當學那聶政荊軻,刺韓傀,殺秦王!”馬上的女子拍著脯,渾不在意。她雙腿一夾馬肚,從老人側邊躍開,打馬奔走,口中盡是自豪:“老翁且看看,我燕素儀此去誅暴君,定然仗劍而去,仗劍而歸!”
“哎!”老翁伸手撈馬韁卻被避過,只能頓足連連嘆氣,“當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傻姑娘誒,若那大趙天王那麼好刺殺,要那夔州天塹、江淮一線陳兵數十萬又有何用嘍?”人是二八年華,燕素儀雖然有幾分小女子的任驕縱,但也不是無腦的莽夫,她知道直愣愣殺過去,連石虎的面都見不著自己就得死在亂兵之下,於是憑著那點小聰明和武功,扮作宮婢混入趙王宮蟄伏。
燕素儀入宮,正好撞上一場大風波——太子石邃弒父篡位的事情敗,被囚
於東宮後仍然賊心不死大鬧一場,最終被石虎賜死,另立石宣為太子。
為了平衡朝中勢力,不願讓石宣重蹈覆轍,因而,石虎刻意扶持石韜,讓其掌數十萬兵權,兩相制衡。至此,上下人心惶惶,紛紛觀望站隊,內裡暗湧動。
石邃死,其母也亡,宮中另立新後,立時忙作一團。
燕素儀逮住機會,趁儀式人多之際,出手刺殺石虎。然而石虎為人冷酷無情,竟然拿后妃女眷擋刀,燕素儀聽女子啼哭,見人嬌柔無力,頓時心中下不去狠手,功虧一簣。
那夜生死關頭,燕素儀闖出立後儀典,一路在中宮奔走逃亡,被追至西北角時才勉強擺脫宮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