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71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過睡虎地,也許就在這山的下面。”
“那個人先我們一步來了?”師昂搖頭:“應該不是,他的目標不是地,從地上痕跡來看,走的方向也不大對……”說著,他側眸來看姬洛,“也許他在幫你也說不定。”
“也對,如果驚動守山人,就算我能‘僥倖’從你手下走脫,恐怕也還是要代在‘三山四湖’之間。”姬洛頷首,並未因為識破而開懷,反而更加陰鬱,“看來被你說中了,他並不是真的想要我的命,看起來甚至還想保我的命。”
“有人來了。”師昂腳步一動,出聲示警。
簌簌山風吹來,姬洛站在深淵前,雙眸出堅定的目光,喊了一聲他的名字,一步未動:“師昂!”師昂雙手託琴,鄭重頷首。
姬洛嘴閉成一條縫,微微抿住,隨後勾起一抹淡笑。
“後面的事情就拜託你了。”
“二師兄?二師兄!”遠遠只見師昂一人,方淮揮手高喊,顧不得許多規矩,跟在師夫人身後,擁著一大幫人,一窩蜂從雲橋上擠了過來。對他們來說,師昂平安無事才是最重要的,至於姬洛的事,可以容後再談。
師夫人左右張望:“怎麼就你一人?”
“他走了。”師昂極目蘆葦海,臉凝重:“快!母親!有人入侵劍川,守山人不知所蹤,還需立刻派人圍守劍川
地,不得旁人出入!”令顏沉思片刻:有瓊京和劍川兩山間隔著不小的距離,姬洛跑哪兒不好,真有什麼,下渡頭奪舟而走也成,偏往這一處來,看樣子是打
地的主意!於是,他忍不住開口:“多半是接應,那位姬兄弟有備而來啊!”作者有話要說:嘿嘿嘿,稍安勿躁稍安勿躁~第166章寒來暑往便又是一載。
寧康元年(373),夏,八月初三。
江陵城裡的連山館今夏換了個新庖廚,做的鱸魚羹那是格外鮮美,許多人慕名而來,加諸那東家今載行大運,清明上山祭祖時遇上一樵夫,隨他又尋得一活泉泉眼,回頭煮了涼茶在豔陽天裡賣,生意愣是比去年好了兩倍不止。
要知道,去年可還趕上雲門祭祀的大事兒,有不少江湖客在這裡歇腳。
近午時,城裡熱得那是跟個火爐子一般,三三兩兩的男人也不著中衣,就披了件大袖袍子,打著蒲扇來上一壺茶潤口,坐地清談。
掌櫃忙活得不行,瞧兩個跑堂的給客人引錯了路,不上去便是一
槌:“你倆個是晨起時就那門板磕昏了頭?不曉得武人喝酒吵鬧,文士高談清雅,這些個人不能都湊一桌!惹了亂子那是要毀生意的!”那跑堂的是個
娃,捱了罵心直口快地頂了回去:“掌櫃的,這怪不得俺,今兒才晌午,人已經多了一茬,實在坐不下咯!”那掌櫃的是個會做生意的,就是人比較摳門,他聞言扶了扶頭上的包巾,眯著眼兒打量一圈,果然見座無虛席,不由的心頭打鼓:莫不是敦促我將隔壁兩間鋪面一併盤下來?這得花多少錢啊!
“掌櫃的?”那跑堂的見他沒反應,端著茶壺湊上去喊了兩聲。掌櫃的一巴掌把他呼開,喃喃自語:“最近莫不是有什麼事兒?”跑堂的小夥“哦”了一聲,應道:“聽說現下滿江湖都在找一個人。”
“找誰?”跑堂的指了條路:“我剛才去那一桌添茶,正說著呢!您這不也沒事兒,要不過去聽聽,回頭給俺們也嘮嗑兩句。”掌櫃的踢了他一腳,煩來個白眼:“幹活去!”等人走了,他左右理了理衣冠,從壚裡起了壺酒,左手著個小杯徑自過去,一路逢人喝上小口,再吹噓上兩句。
跑堂小二指的那桌一共坐了五個人,三位衣衫齊整,酷熱仍不解帶,手頭都帶著樣式一致的刀劍,應是哪門的弟子,而與他們拼桌的,是兩個拎錘的大漢,沒什麼講究,上衣早脫了,出肌
健達的上身還有經年留下的疤。
一瞅桌上只有兩碟小菜,掌櫃的忙擠過去連聲致歉,端杯一口悶幹,拍著脯表示熱菜馬上上桌,隨即自個在桌前佯裝朝後廚張望,豎著耳朵聽他們說話。
原來那三人乃一門師兄弟,皆來自湘州韶山腳底下的清溪派,因小師弟幼時痴虞舜時奏韶樂引凰的傳說,自幼功夫練得稀鬆平常,倒是一支紫簫吹奏得滿城稱頌。
他聽聞帝師閣乃聖樂之地,不由心生嚮往,好不容易得了派中恩典,打發出來歷練,本想一觀新任帝師閣閣主的威風,沒想到路上發了一場大病,耽擱了數月,愣是沒趕上今年的雲門祭祀。
碰巧拼了桌,那兩個使錘的漢子都是快人,走江湖多年,說些故事將小年輕唬得那叫一愣一愣。
“說到雲門祭祀,不得不提去年那一出。當時我大哥花了點錢才從大門派手底下摳出一條破爛舟子,我還和他大吵了一架,本是不大樂意的,這點銀錢恁是亂花的?”說著的是二弟趙衝,他看了看旁邊那個眼眯成一條縫,長得慈眉善目的男人,應該便是話裡的大哥龍大。
大師兄聽得眼睛都直了,巴望著:“那後來呢?瞧見了什麼?”清溪派門規森嚴,講究虛心苦練,因而常與山下隔絕,免使弟子天天被外頭的花花世界得怠惰。去年的雲門祭祀雖然名震天下,但這些個小娃娃卻仍知之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