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分卷閱讀83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原來此文乃是武三思派人書寫,文中全是韋皇后和自己姦的醜聞,以此事誣陷朝中五王,李顯見著,直看得怒目切齒,咆哮如雷。

李承嘉奏道:“臣已查得一清二楚,並且逮獲張貼之人,據那人說,是敬暉、桓彥範、張柬之、袁恕己、崔玄暐這五人派他張貼。依愚臣看,表面上雖只提及罷黜皇后,實是有謀害陛下之心,臣請求皇上下旨誅滅五人全族。”原來這五人,卻是輔助李顯推倒武家,並取回李家天下的五大功臣,現全皆封有王爵,合稱五王,也是武家的一大對頭,無疑便成為武三思的眼中釘。

武三思與韋后曾在李顯面前謀陷五王,可是李顯總不理會。今次便想出這個法子,偽做文榜,務求把五人一起幹掉。

當初,五王藉著武則天病重,輔助李顯發動政變,奪回李家江山。政變成功後,李顯便任張柬之、袁恕己二人為一級宰相,崔玄暐為內史,敬暉、桓彥範為納言,一律封為公爵。那時雖然大局已定,但武家尚未剷除,洛州長史薛季昶曾對張柬之道:“斬草不除風吹又生。”張柬之答道:“武家只是俎上,他們有何能耐作反。”薛季昶搖頭嘆道:“既然你這樣說,到那時候,我也不知會死在何處了!”同時縣尉劉幽求也警告桓彥範,說道:“武三思仍留在朝中,恐怕到了後來,咱們連葬身之地也沒有,倒不如乘早下手,免得大禍臨頭,到時後悔已不及了。”武則天王朝已過,武三思能再得勢,主要原因在一個女子身上。此女子便是上官婉兒,李顯登位之初,不但娶了她為小老婆,且命她處理詔書,撰寫皇家指令,甚為倚重,自此上官婉兒便掌以大權。

皆因李顯年紀已老,且慾過度,無法滿足這個俏嬌娘,她和武三思早就有了一腿,上官婉兒孤身一個女子混在宮中,便如立在危牆之下,一個不慎,隨時會遭韋后的毒手,為了保障自身安全,她不得不討好韋后,遂把武三思推薦給她,武家在宮中的勢力,因此又再度膨脹起來。

張柬之到這時候,方開始察覺武家的危險,不斷勸李顯誅滅武家,免得他們坐大難收,但李顯依然毫不理會。

張柬之道:“武則天之時,李皇族,幾乎給屠殺罄盡。幸好天地神靈庇佑,皇上得以復位,但武氏家族那些浮濫官爵,依然原封不動,臣認為應當眨降其官階俸祿,以天下人心。”但李顯這個窩囊皇帝,只是不停搖頭,就是不聽。

武家在朝上勢力增,張柬之等人恐防武三思暗裡陷害,知道員外郎崔湜雖不是武家一派,卻因公事常在武家走動,便以厚禮結納,好作內應,望能探得武家舉動。

但沒料到,崔湜竟是一牆頭草,他見皇上對武三思異常信任,便知曉該站在何方,便把張柬之等人的密謀,掉過頭來向武三思和盤托出,還說聽從武三思差遣,武三思見他頗為忠心,便推薦他當中書令,從此成為武三思其中一個智囊。

武三思和韋后得知張柬之的意途,便終誣陷五人,武三思對李顯道:“他們五人仗著自己功高權重,在朝中橫行霸道,這樣下去,終究對皇室構成威脅,皇上不可不防。”李顯聽得不住點頭,武三思又道:“依我看,對他們最好是施以安撫策略,明是隆升,實是暗降。先把五人全封王爵,並免除他們宰相職務,這樣處理,外表上是尊敬功臣,其實是剝奪他們的實權,免得他們危害朝廷。”李顯點頭認同。

終於敬暉封為平陽王,桓彥範封為扶陽王,張柬之封為漢陽王,袁恕己封為南陽王,崔玄暐封為博陵王,皆免除宰相官職,特賜黃金綢緞,雕鞍御馬。自此武三思權力更盛,稍有不歸附武家的,均予以排斥,中央權柄,盡入武三思手中。

李顯聽完李承嘉的說話,登時兩目發呆,一時難以決定。

侍御史鄭愔見李顯猶豫難決,當即出班奏道:“這五人毀謗皇后,實是罪大惡極,皇上萬不可輕恕。”李顯愈聽愈氣惱,便即召喚大理承李朝隱上朝,打算就此結案。

李朝隱奏道:“張柬之等五人沒經過審判,實不宜定罪誅滅。”另一大理承裴談,直來便是武家的一員,聽見李朝隱這樣說,當即奏道:“人證物證俱在,再無可抵賴,應遵照詔書斬首,家產充公,實不必再調查審判。”黃門侍郎宋璟奏請道:“老臣認為該當調查清楚,方好定罪,況且五位王爺曾得皇上賞賜鐵券,承諾赦免十次死刑,若處以死刑,恐人心不服。”李顯聽後,想起自己確有此承諾,沉思片刻,遂下旨各判“無期刑”。把敬暉竄至瓊州,桓彥範竄至瀼州,張柬之竄至瀧州,袁恕己竄環州,崔玄暐竄古州;五人家屬子弟,凡年滿十六歲以上,均竄至嶺外。

武三思見李顯不願誅殺五人,不眉頭緊蹙,卻又不便當著眾大臣面前力爭,免得他人疑心是自己一手策劃,讓李顯起疑,只得瞪著銅鈴般的大眼,一聲不響的暗自氣惱。

直至退朝,群臣依次步出含元殿,中書今崔提走近武三思身旁,二人對望一眼,武三思便知曉他的心意,必定有什麼事與自己商量,當下兩人默然連袂而出。

二人走出丹鳳門,武三思和崔提的家僕已經牽馬過來,上了馬匹,崔提才道:“皇上這般心慈手軟,千萬不可回心轉意才好。”武三思鼻哼一聲:“這老傢伙直來便是耳朵軟,我這一著滿以為一舉成功,確沒想到宋璟會跑出來攪局,看來此人也不宜留在朝中。”崔提道:“宋璟的事還可以慢慢解決,但眼前最要緊的事,便是這五個人,他們倘若不死,等有一天返回京師,可真是一個後患,我這裡有一計,只是不知王爺可敢去做。”武三思連忙望住他,崔提低聲道:“只要咱們假傳聖旨,派人從後跟上一刀一個,到時人已死了,就是皇上問起,便說他們在途中暴病便是了。”武三思聽了微微點頭,沉思一會,便道:“好!便依你的方法去做,你認為有誰能擔當此事?”崔提道:“周利貞如何?”武三思道:“就是那個被眨往嘉州當司馬的周利貞?”崔提點點頭,說道:“此人當年在京之時,深受五王輕視,致被敬暉奏上一本,把他眨至嘉州。周利貞對五人深仇似海,要他來辦此事,可說是最佳人選。”武三思再三細想,皺眉說道:“雖然此人可行,但他畢竟是朝廷中人,若要他親手幹此事,恐怕有點不便。這樣吧,明兒我上奏老頭子,薦他為右臺侍御史,隨同五人前往嶺外,沿途監視。到時我另派人從後跟去,逐一解決,但此事務必做得乾淨俐落,決不可之過急。

第四集:羅叉夜姬第七回:絕豔魔姬李重俊當上太子之位,設宴東宮明德殿,但前來赴宴的臣子,便只有三三兩兩,除了李多祚、魏元忠、李思衝等十多個忠於李唐的臣子外,其他人因畏忌武家和韋家的勢力,全都不敢前在赴宴!

酒過三巡,李重俊躁悶難當,仰頭“咕嘟”一聲,把杯中酒一口喝乾,心想:“現在滿朝都是武韋兩家的黨羽,看來我這個太子也當不長了!”當晚帶著幾分酒意,在內監攙扶下返回寢宮。

太子妃劉妃已親領數名宮女在外接,劉妃是劉仁軌的孫女,劉仁軌是武后時的宰相,封樂城公爵,逝世之時,武則天停朝三,追贈開府儀同三司、幷州大都督。

其子劉浚官至太子中舍人,劉仁軌死後第二年,劉浚皆因遭酷吏陷害而被殺,李顯即位後,因劉仁軌曾為東宮舊屬,所以追贈他為太尉。

在李顯還沒登基前,一次李重俊陪同父親李顯拜訪劉家,認識了劉妃,當他第一眼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