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8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村長滿臉的褶子都垮了下來:“唉……沒想到還是驚擾了兩位貴人。本想待一切安排妥當,再請仙師和玄凌先生共賞盛景。只是老朽無能,眼下只堪堪湊齊了百燈。”楚天竹:“可是遇到了什麼困難?”村長:“問題出在附近幾個村莊。多年來,參拜仙山的遊客,大多都走官道,山陽那邊人來人往,幾如鬧市。我們好不容易,開闢了一條通往山頂的路,以後如果有喜愛清幽的遊客,就可以從此側上山。”
“只是此路尚不為外人所知,老夫打算湊齊千人,每人舉一大燈籠,於夜間從此新路上山。屆時山中光帶綿延數里,山外之人見此異象,必會議論紛紛,前來探訪。”楚天竹:“村長遠見卓識,此事若成,沿途村莊皆可受益。”村長神動:“能得仙師先生認同,老朽不勝榮幸。可惜另外幾村的村長和村老們,鼠目寸光,只見眼前之利。百般推脫,不肯組織村民參加。”村長這個計劃,所造的聲勢越大,效果越好。如果只有百人,恐怕無法如他預期一般,引起轟動。
楚天竹拿起一燈杆。長杆是約兩指寬的中空竹竿,頂端綁了一
短短的橫杆,一個草紙糊的素
長燈籠掛在橫杆上。他單手揮動了一下,
覺十分輕巧。
“我倒有一個想法,可以不用許多人,就製造出千燈的效果。”村長聞言大喜:“還請竹仙師指點津!”楚天竹把兩
高杆擺在地上,又拿了另一
極長的竹杆,橫在中間。
“這樣製作燈架,使兩人一前一後持杆,中間長杆打孔,掛滿燈籠,莫說千燈,便是兩千、三千,也不在話下。”季玄凌讚歎:“此法甚妙!我方才還打算令人去山陽驛附近,僱些挑夫工人來增加人手,卻沒有想到,此行的核心是燈,而不是人。一人一燈,需用千人;一人十燈,百人足矣。”村長連連點頭:“不愧是仙師,就這麼做,就這麼做!”楚天竹三言兩語,千燈盛會起死回生。整個黃家村又生機·起來,要在三天之內,趕製千燈。
作者有話要說:其實最近因為疫情,一直在自我隔離……
每天心浮氣躁的,要寫出一章都很困難。
週一去參加社區統一組織的核酸檢測,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大概。
心態不穩,先暫停更新兩天。
後續劇情早就安排好了,不會坑噠,等我回來~☆、第22章元興鎮是仙山主峰附近的一座小鎮。雖不在官道附近,但距知名景點“開元帝試劍石”不遠,有不少遊客會過來歇腳。
鎮名其實是第三任鎮長改的,取意“開元帝龍興之鎮”。
這名字叫得久了,許多外地遊客就真把此鎮當作開元帝出山後的第一個落腳點,特來參拜。
本地人對此不屑一顧,上了年紀的老人仍記得“柳泉鎮”這個舊名。甚至有人聲稱那試劍石也是假的——不過是塊滾落山下摔作兩半的巨巖,後人牽強附會,說是開元帝在此斬石,以試仙劍。
不過這一小撮負面言阻止不了元興鎮成為方圓數十里最繁華的鎮子。
元興鎮雖小,鎮上食肆、酒家的數量與規格,卻堪比州府。
蓋因許多達官貴人到仙山參拜,盡享鄉野之趣的同時,難免會思念城中的珍饈美饌、高軟枕。
於是便有商人抓住機會,建起豪華的私營館舍,為貴客們提供最上乘的食宿服務。
被闊綽的遊客們而引來的,不止是商人,還有十里八鄉的村民們。
城裡來的遊客總是想尋些山中特產,帶回去做紀念,出手又十分大方。
曾有闢荒的農夫,在地裡刨出個虯結的樹,正要拖去燒掉,被路過的遊客看到,重金買回去製成雕像。
因此,村民們但凡在山中尋到了與眾不同的山石花木,抑或自家田間地頭拾到什麼老舊物件,都少不了要拿到元興鎮外頭的集市裡擺攤蹲上幾天,期盼著萬一合了某位貴人遊客的眼緣,換些銀錢補貼家用。
小集每天都有,大多是遊客在逛。
大集每月只得一次,逢十五舉行,主要面向本地居民。
大集是在小集的基礎上,向外劃分出幾個新的區域:生雞活鴨、豬崽羊羔等動物單劃一區;大宗米麵糧食一區;生鮮蔬果一區;山珍藥材、各雜貨一區。
各區沿大路分佈,其中小路聯通,排列得井井有條。
村民們在大集上出售自家餘貨,淘換便宜物資和生活必備品。今天又是十五,元興鎮外車水馬龍,行人摩肩接踵。
入鎮的道路上,一架輕型馬車緩緩前行。車廂是罕見的半封閉式,四面垂下密密的竹簾。
竹簾透氣,使乘車人在炎炎夏也不
到憋悶,又可以遮擋視線,外人向車內看,只能看到隱隱約約的影子。
車中坐著的,正是楚天竹、季玄凌和黃櫨三人。
前些天楚天竹出言點撥,村長茅頓開,千燈盛會將於十五如期舉行。
季玄凌對此十分期待,早就安排隨從,在元興鎮最好的酒樓定下了頂層包廂。
要觀賞千燈夜行的盛景,最好的地點其實不在山頂,而是山外。季玄凌定下的這一家酒樓,樓高三層,從頂層包廂向窗外遠眺,即可飽覽仙山群峰,主峰正處於視野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