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6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想了半晌,始終沒能想出這會兒還有何劇情,三皇子和六皇子都捱了打,夾著尾巴做人呢,皇帝可能就是慈父心發作,找景王敘舊,亦有可能是上次童謠和假僧人的調查有了下文,皇帝要補償景王呢。
李魚覺得這趟入宮不是壞事,心中逐漸安定下來。
他算算景王回來的時間變了身,往水晶魚缸裡放置好魚抱枕,選了一件他很喜歡的銀衣袍穿上,自己整理好衣襟。
景王給他的玉簪還在呢,簪發需要梳髮髻,李魚不大會,王公公又隨景王入宮了,他不好意思求助別人,只能即興發揮,找了一銀髮帶,紮了個小馬尾,然後把玉簪上去,將簪尾圓乎乎的魚出來。
李魚對著銅鏡點點頭,覺自己還美。
景王還沒回來,李魚坐到案前,鋪開紙筆,把夜裡想到的,全都寫下來,邊等著景王。
乾清宮。
李魚想得沒錯,皇帝的御前侍衛新近查得,構陷景王的童謠是由三皇子的人最先散佈出來的,亦找到了能夠作證的許多位百姓,帶到御前,由皇帝親自審問。皇帝時隔多,再度被三皇子氣得不輕,欽天監主事孫思淼偏又在這時候來報,欽天監查得官員收受賄賂,而收買官員的,亦是三皇子穆天明!
皇帝這才醒悟過來,為何三皇子當好端端地質疑起欽天監,這是想給受他賄賂的人制造機會吧?
三皇子意圖借童謠、假僧人陷害景王,更把手伸到了欽天監,簡直將皇帝的忌諱犯了個遍,皇帝本就想尋個適當時機再罰一罰三皇子,這時三皇子又自己撞上來,辦了一件蠢事。
原來這些子三皇子挨板子受的傷好多了,開始由內侍盯著每去御書房報道,與小皇子們一起唸書。三皇子心裡很不樂意,皇帝說得好聽,是讓他好好讀書,可他不是小孩子了,在皇家,成年皇子都該替皇帝分憂辦差,他卻只能讀書,皇帝若不開口,他還要讀到幾時?這不就是變相令他永不入朝?
二皇子當初犯了錯,也就是足,一直到腦子都不清楚了,可是皇帝連人都沒放出來,往後更是提都不提二皇子。
三皇子這才知道害怕,亦後悔極了,去求助六皇子,同樣捱了板子在養傷的六皇子請他蟄伏,三皇子卻不願再蹉跎下去,他的生母張妃,與支持他的幾位大臣夫人經常聯繫,穆天明透過這層關係,請大臣在朝上為他求情,能讓他重新辦差。他也不指望有什麼風風光光的好差使,只要能在皇帝面前臉,別讓皇帝忘記他就成。
大臣們商議好之後擬了個摺子出來,道是三皇子知錯,真心悔過,願為皇帝分憂,還特意請了翰林院一位文筆極好的翰林,將三皇子近況寫得可憐至極,與皇帝之間的父子親情寫得催人淚下。
皇帝收到摺子有沒有被動到,大臣不知,但是皇帝卻被幾位大臣聯名遞摺子給怒了,他才查到三皇子收買欽天監官員,這會兒朝上又有不少人給三皇子求情,皇帝尤其忌諱皇子與大臣私甚密,三皇子這是連太子位的邊都沒捱到,就妄圖對君王施壓了?
他不過是令三皇子多念幾天書,磨一磨三皇子浮躁的子,莫非三皇子連這都不能理解,還談何反省啊!
皇帝把聯名的幾位大臣都記了下來,三皇子左等右等沒能等到皇帝的赦令,皇帝不止令他和七八兩位小皇子一起唸書,還要他每抄寫孝經,由大學士檢查。
三皇子顏面盡失,被皇帝留意的官員們,後來也被皇帝或調或貶,三皇子過了很久才意識到自己又做錯了,再回頭找六皇子這個軍師,六皇子也沒轍了。
凡事失去容易得到難,讓你蟄伏你偏不聽,誰讓你又繼續作大死的?
皇帝受了三皇子的氣,想想能幹的兒子一個都沒把心思放在正道上,兩個小兒子又太小,暫且看不出什麼來。御前侍衛雖已證實六皇子是在為三皇子辦事,皇帝厭惡了三皇子,六皇子只要敲打敲打,應當還是能擰過來,可是要他轉而培養六皇子,皇帝不知怎地,就是咽不下這口氣。
皇帝不可避免就想起了另一個兒子景王,想想景王的字,與他下過的幾盤棋,他知道景王很有才幹,可就是因為天生啞疾,以及為了保護景王,他從來沒讓景王受重用。
可是他的這份苦心誰又知道,二皇子、三皇子仍是鼠目寸光,對景王和景王身邊的人下手,估計也是覺得,不受他看重的景王是能欺負的。
這些人不顧及他的面子,他也不想考慮他們的受,景王以後若想在新帝面前立足,未必要靠新帝的憐憫,也可以是他令景王立起來。
反正對皇帝來說,太子人選不急於一時,出了三皇子做的這些齷齪事,他又該安撫景王了。
皇帝召景王入宮,對著景王長吁短嘆了一通,最後令景王入工部辦差。
心思正要飛回府裡,突然就被餡餅砸中的景王:“……”皇帝振振有詞道:“朝中最近發生了不少事,這一個個又不令朕省心,天池,不若你來幫幫朕,朕記得天昭、天明他們,十二歲就開始聽政了,你如今已是晚了。”不就是做苦力,景王木著臉點了點頭。
皇帝覺得景王似乎不怎麼高興,難道還有皇子不樂意給他辦差的?
不過景王就是這般子,寵辱不驚,若是景王如二皇子、三皇子一般,皇帝想了想,估計也與災難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