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3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更沒有依依不捨。
只有橋。
殷以喬無奈卻期待的說道:“希望我下次忙完項目,就能見到你的烏雀山龍橋了。”-律風比鍾珂、錢旭陽回來得晚。
但是他一回來就加班,燈火通明到天亮。
等到上班時間,一群滿懷好奇的設計師,在辦公室門外假裝路過。
自從他們聽說律風是殷以喬師弟,還是殷知禮大師的弟子,圍觀的心思便蠢蠢動。
然而,辦公室亮著燈,空蕩蕩的,本沒有見到律風的影子。
“律工沒來?”
“來了!我問了門衛,他昨天七點多就來加班了,一直沒走。”
“沒走怎麼人不在啊……”他們一邊聊,一邊走到律風的電腦前。
桌面上擺放著無數手繪的線條,它們或盤旋彎曲,或成t字形直立,加起來有十幾頁,還點出了具體的銜接位置。
可是,他們完全看不出這是什麼東西的設計。
橋樑不會有這麼曲折的弧度,但這些東西要不是橋,律風又在畫什麼?
“你們有什麼事?”律風回來的時候,就見到謝宇他們在端詳自己的草圖。
謝宇笑道:“我們聽說你回來了,想來問問你去了一趟烏雀山有沒有什麼想法。”說著,他指了指手上的草圖,問道:“對了,你這畫的是什麼啊?”
“一個新的橋樑方案。”律風的聲音略帶疲憊,眼神卻格外興奮。
這只是一個構想。
還沒有完整的可行研究報告證明它能夠存在。
律風卻說得極為認真,“我在嘗試設計一座盤山大橋,它可以彎曲盤旋,順著烏雀山的走勢,飛架山體,然後在最佳的跨越位置,飛過烏雀山峽谷。”
“盤山……橋?”謝宇覺得不可思議,“我們建橋都是選路程最短的直線,從來只有盤山公路,怎麼可能去建什麼盤山橋!”
“確實從來沒有過,所以我還在研究。”律風不意外他的態度,畢竟自己剛想到的時候,都被這個超乎常理的設計嚇了一跳。
可是,殷以喬面對這樣瘋狂的念頭,仍舊淡定從容的告訴他:沒有什麼不可能。
他想起和殷以喬探討橋樑時的暢快,輕笑道:“更重要的是——”
“誰說橋,只能是一條直線。”第14章律風的盤山建橋概念,不到一天,就傳遍了橋樑分院。
不少人聽著謝宇的轉述,都覺得頭暈目眩,跟坐了盤旋蜿蜒的過山車一樣頭疼。
他們充分信任律風的實力,也對他實地勘察烏雀山充滿期待。
可他們萬萬沒想到——好傢伙,回來就搞難以理解的建築藝術!
“烏雀山那種情況,怎麼建盤山橋?架空山體自己樁?”
“我以為他去了烏雀山發現了新的橋樑落點,居然直接像設計建築一樣設計橋?”
“按烏雀山的走勢,也不是不能修盤山橋。但是……有必要嗎?”他們忽然受到建築師跟橋樑工程師的思維差異,完全忘記了之前對律風和殷家關係的好奇。
烏雀山大橋項目的初衷,是取直線最短距離,減少高速公路進藏的耗時。
從來只有“跨越大峽谷”一個目的,怎麼律風這麼一個學建築設計的走了一圈,竟然開始想在山裡獨樹一幟的創新造型了?
於是,律風的盤山橋想法成為了劈進橋樑分院的一道驚雷,炸得無數人抓著吳贏啟問,到底怎麼回事。
吳贏啟作為橋樑分院院長,全程參與烏雀山大橋項目,沒有人比他更具權威。
然而,面對院裡各種老同志的殷切問候,吳贏啟顯得波瀾不驚。
“急什麼?”他的回覆尤為淡定,“只是年輕人的一個想法而已,你們就開始咋咋呼呼跟沒見過世面似的,合適嗎。”
“你們做設計這麼多年,又不是沒有過突發奇想。”教育也理直氣壯,“盤山橋怎麼了?就算他想在烏雀山設計過山車,又有什麼不可以。”
“反正烏雀山大橋項目停了這麼久,有新研究方向,也是好事。”吳贏啟句句都是放手讓律風大膽研究的意思。
全然沒有半點驚訝、意外。
設計院的老同志表示不可思議,曾經帶著他們做設計,稍微異想天開的項目,吳贏啟都會用豐富的經驗點出漏、嚴格指正。
怎麼到了律風這裡,就變成了鼓勵、倡導了?
老同志們很受傷,摸著頭頂慨明黃花已失寵。
“也許,這就是年輕人的優待吧。”享有優待的年輕人,第二天就搬到了全新的大會議室。
寬敞明亮,設備齊全,還留出了寬闊的過道,隨便他堆放烏雀山大橋項目資料和圖紙。
最重要的是——中間有一張適合鋪開圖紙的會議桌。
馮主任說:“吳院還在忙項目,但是對你回來的成果非常重視。以後你在這裡安心設計盤山橋,我絕對幫你把人給攔在外面,不會讓他們那群愛看熱鬧的傢伙打擾你。”馮主任辦公室,就在這間大會議室的前端。
任何要過來的人,必定經過他的門口,頗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勢。
他認真轉述著吳院的話,“我們招你進來,絕對不是想要一個模子刻出來的機器人。大膽想,大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