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95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的他們,沒有一個人上前,也沒有一個人動手,他們只是怔怔地看著。
一片沉寂中,鄒吾是忽然說話的。
他的聲音有些滯澀,辛鸞閉著眼,一時間都沒有聽出那是誰的聲音。
只聽有人一字一句地對他說:“我不告訴你,是因為知道你不會信。”那聲音好平靜,平靜自知得幾乎哀傷。
他自問自答一樣,又問了一句:“我要怎麼告訴你呢?
…
…我要怎麼告訴你,不是每一個叛逆之臣都整在想著大逆不道,我們也有仁心,我們也會惻隱,我們也是好生期待著臣行君義,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辛鸞眼睫一顫,忽地輕輕睜開了眼睛。
鄒吾還在廊下。他沒有動,只是環抱住胳膊,靠上了廊柱,放空了一般凝然不動,垂頭說話的時候,明明說著自己,卻好像在說著其他人的事情。蠻古荒涼的黑大地上,火把的亮光在他的身上分外地閃耀——那好像是第一次,面目模糊的鄒吾,終於在辛鸞眼前清晰了臉孔。
“阿鸞。”他喊他,靜靜地抬頭,靜靜地看他,靜靜地說話,平靜又悲傷,“我們林氏國也有小太子,也有王族。十五年前,你父親曾傳令獻璽不殺,我當時就在王庭,但他們還是死了,不是死於赤炎,是死於本國的宮亂……我一直想,如果當年也有一個人站出來,這一切是不是會是另一番景象……
“我六歲始作間,八歲始殺人,整整十年,我為已亡的林氏國披肝瀝膽,熬盡心血,我用我最寶貴的十年為一個國家陪葬……往事不可追,可舊朝於我來說,恩怨早已兩清……去歲父親為天衍出征平定北方亂局,小卓和繼母在神京,我便回京照料……我救你的原因非常簡單,那天我在值房被人藥倒,是聽著一個內監的呼號驚醒,一牆之隔的天衍重臣明知主君有難,卻袖手而觀,我看不過去,所以救了你……我從未負過舊國,我做過了我所能做的一切努力,可我也未負過天衍,我食君之祿,忠君之事,祗應宮四十二天,我領了你高辛氏一個月的供奉——可哪怕只有一個月,我也沒有負過你父親。我救出了你。”眼淚忽然於辛鸞的眼眶滾落,光影散亂的瞬間,他幾乎要看不清眼前這個男人。
“你問我為何不說?
…
…我不說,只是因為這世情就是這樣艱難,往往最無私心的理由,卻最難被人取信,我弟弟能看穿我的起心,我的朋友能,甚至我的老師也能……但我要如何對你說?說我雖是舊朝子民,卻不是挾私報復,我只是想救你,看你家國顛覆,領你朝俸祿,就只是想要救你而已……
·“老師剛剛說的作間六年、行刺兩年,都是實話,我沒法否認……可是,人生在世,人唯獨不可選擇便是家國身世,你若問為何我與弟弟不同,我只能說,誰也不想那條艱難的路,那不是自己選擇的,那只是因緣選擇的。”銀一樣的月掛在天上,鄒吾的身邊沒有笑聲,沒有風聲,只有天寒地凍的雪。
他對辛鸞輕輕說:“殿下,造化已人,您拿這個質問我,我啞口無言,沒有答案。”第41章紅竊脂(1)沒有人說話。
鄒吾不溫不火地說這石破天驚的一番話,鎮住了辛鸞,也鎮住了所有人,誰都沒有想到,堅忍如鄒吾,居然於眾目睽睽下捧出了一顆真心。
後來的後來,辛鸞總能想到那一天,與人漫談起鄒吾,總說他有古君子之風。此生凡鄒吾能做到的,他大抵都做不到,論至情至,他生平所見,無人可出鄒吾之右——當然,昭帝這句超高的評語在很多年後常被近臣們似戲似謔地提起,笑帝王不知怎地想的,明明好好的君子,偏偏定王封侯時給了人家“武烈”的封號,想來後世不明真相,定是要以為武烈王鄒吾是一介方面大耳、體格魁梧的兇將了。
·南陽的最後一天,鄒吾的一席話直接扭轉當時的局面。
趁眾人唏噓怔愣之時,他沉著一張臉直接走到辛鸞面前,問了一句,“還能走嗎?”辛鸞眼底還有淚痕,看著他聞言茫然地點了點頭,反應過來,又用力地搖了搖頭。
鄒吾嘆了口氣,伸手攏了一把辛鸞的頭髮,提著他的胳膊伸手一託,輕飄飄把人橫抱起來,辛鸞呼陡然一緊,還沒抱住鄒吾的脖子,就任人行雲水地一個側身。
鄒吾朝千尋徵點頭致意,“那老師,人我就帶走了。”辛鸞一顆虛弱的心開始亂跳。
他不知道自己發什麼神經剛剛忽然要搖頭,鄒吾大大方方來抱他,他也不想扭捏,可真被人整個兒顛進懷裡,他又無所適從地蜷住手指,拳頭壓在他的肩頭,不敢完全攀住他的肩膀。
禺白等少年們這才反應過來,可眼前是鄒吾,他們想攔又不敢攔,只能猛地扭頭看向千尋徵,急急求助道:“老師……”
“老師,不能這麼算了啊!”少年們盯著那個被鄒吾抱進懷裡的人,成群結隊地又騷動了起來。
然而此時,千尋徵卻淵渟嶽峙地抬起手,一掌壓住了他們要脫口而出的全部不滿。
這就是要放行的意思了。
少年們互視幾眼,紛紛出不甘來。
而鄒吾卻瞭然,他毫不擔心老師會方他們走。千尋徵能立足南陽,能漫不經心和各曾勢力遊刃地往,很大原因就是他講道理——這是他的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