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4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書聽到後,羨慕的望著馮擁軍。
“行,行。”馮擁軍看了眼兒子,見他心思明顯不在這,想也不想的點頭答應。
如此,事情就算說定了。
消息傳來後,二大隊的村民既為增產藥的事高興,又羨慕起馮家馬上要出兩個城裡人。
比起村民們的羨慕,馮家的氣氛卻有些複雜。
大房夫倆老實,加上覺得他們是長房,肯定得陪著二老,單純高興過後就算了。
二房,馮二嫂在哄睡孩子後,忍不住和丈夫聊起來。
“你說,這兩個名額,會不會有你的份?”馮二哥想也不想的道:“那是五弟的東西,用你什麼心?”
“我只是想,到底你才是他親兄弟,他總不至於糊塗到把名額給嶽兄弟吧?”馮二嫂道。
“嶽兄弟救過咱們孩子,便是給他,我們也不能有意見。”馮二嫂被他提醒,想起兒子被救的事,頓時不再吭聲。
三房夫倒是也向往了一下縣裡的生活,不過倒是沒覺得這名額該給他們。
二老房裡,馮擁軍和王桂花也就這個事商量起來,既高興又擔心他們兄弟會因為名額而傷情。
於是,等到第二天早上,覺得不能拖的馮擁軍直接在飯桌上問:“小五,正式工名額的事你是怎麼想的?”瞭解工人是幹什麼的後,發現工人不但活累假少,而且加起班連覺都不夠睡,陶清之覺得還不如繼續當老師。
至於工人的福利好,不缺吃不缺喝的陶清之自然不可能在乎。
他不去,嶽瑾瑜自然也不會去,於是二人昨晚就說好,繼續待在村裡。
“我不去,你們誰想去誰去。”陶清之道。
王桂花聞言,趕緊道:“傻兒子,工人可比你當老師福利好多了。”
“我喜歡當老師。”見他堅持不去,馮擁軍想了想後道:“那就小嶽和老二去。”嶽瑾瑜詫異過後,趕緊道:“我也不去。”見他不是假客氣,而是真不想去,最終,還是決定讓馮二哥和馮三哥他們去,不過他們的工資得一半上來給家裡。
工人是鐵飯碗,能一代代傳下去的,見自家男人得到一個名額,對於上一半工資,喜歡斤斤計較的馮二嫂都完全意見。
消息傳開後,村裡沒有誰不羨慕馮老二和馮老三,覺得他們真是有個好兄弟。
於此同時,廣縣喜豐鄉第二生產大隊有人研究出增產藥的消息傳遍附近所有地方,甚至還在往更遠的地方蔓延。
很快,縣裡先有報社到二大隊來做採訪,拍了幾張馮家和一些村民的照片後,著重拍了山上那叢小麥的照片。
報紙出來後,首頁上,山上用過增產藥的小麥與以前普通小麥的照片形成鮮明對比。
隨後,市裡、省裡的領導也聽到消息,覺得糧食增產是大事,紛紛派人下去查看,有的甚至親自動身。
於是,小小的廣縣一下子熱鬧起來,來許多上層領導。
陶清之沒想到,增產藥還沒開始正式使用,就引來這麼上層領導。
驚訝的同時,想到真正的配方研究者還在艱苦的地方,在那些省、市領導問他是如何研究出增產藥時,陶清之隱晦表示是跟人學習的。
那些領導都是人,稍微一想,就明白他指的應該是牛棚裡的人。
最近風向已經在改變,京市已經有人開始被平反,因此對於他接觸那些人,領導們非但沒說什麼,還私下示意縣領導對於改造好的人可以適當放寬鬆些。
如此一來,廣縣牛棚裡的人最近倒是過得好一些了,不但乾的活被減輕許多,也允許他們給牛棚掛簾子擋風。
得知上面的領導過來後,化工廠加班加點,很快就趕出大批增產藥。
過來的領導們商量後,又再三問陶清之,能不能保證藥效,得到肯定的回答後,決定拼一把,讓廣縣所有村子這次播種冬小麥都用上增產藥。
增產藥的用法是播種前浸泡種子,十月中旬各鄉各大隊將浸泡後的麥種播下去,下旬時就出苗了。
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大家總覺得這些苗看著都比去年的苗要好。
十月底,麥苗就開始分櫱了,比往年要早上好多天。
早知道,一般分櫱越早,成穗的可能越大。見此,村民們越發確定增產藥有用,一個個喜笑顏開。
就在整個廣縣百姓都高高興興的時候,喜豐鄉六大隊卻有一戶人家高興不起來。
那家不是別人,正是嶽瑾瑜之前的繼父家——王家。
王家那兩小子被家裡人慣壞了,怎麼可能反省當初不承認嶽瑾瑜救他們的行為是錯的,因此夜夜被噩夢糾纏。
相反,他們醒來反而怪罪嶽瑾瑜,覺得憑什麼夢裡他不救他們。
王家二老見孫子晚上總是被噩夢驚醒,偷偷去找了原來的神婆,可惜並沒有用。
“不如去醫院看看?”心疼兒子的王家媳婦對丈夫王鐵柱道。
王鐵柱悶聲道:“我倒是想,咱們家哪有錢。”
“不如……”王家媳婦咬咬牙,在他看過來時道:“不如去找嶽瑾瑜,聽說他在二大隊過得不錯,大寶、二寶好歹是他弟弟,如今生病了,他總不能不管。”
“他怕是不會管吧?”想到他們當初直接把人趕出去,王鐵柱不確定道。
王家媳婦大聲道:“好歹咱們也養大了他,他敢不管!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