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分卷閱讀187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朝堂,那什麼情況下,蕭毓嵐不得不做出此舉呢?

以洛聞歌自己來看,沈爵自請辭官,那他就不會給對方回來機會。

還得再讓臨江樓那邊再探探消息,看看沈爵想玩什麼把戲。

兩個還在殿中央對峙的老狐狸,還沒有下來意思,像是要新仇舊賬一把抓。

洛聞歌看向手伸入袖子裡的沈爵,想知道對方會掏出個什麼來,然而他沒能等到。

緊閉殿門忽然被推開,另一道尖細嗓音高喊:“太后娘娘駕到。”滿殿譁然,自不干涉政務起,每年除夕晚宴太后都在吃齋唸佛不面,將前朝全由蕭毓嵐處理的意思,這還是初次太后中道駕到。

想必是聽人稟告晚宴鬧得這出,急著過來打圓場,要再由這兩老狐狸爭鬥下去,朝內半壁朝堂都得歇菜,到時蕭毓嵐離光桿皇帝不遠了。

臨近季,事多繁忙,各部沒人怎麼行?

再者這事兒若是讓敵國北疆知道,還不高興地睡不著覺。

太后思索來去,念不下去佛經,招呼桃碧,趕緊移駕平和殿,好在趕上了。

太后駕到,百官起身接行禮,太后一路不顧儀態到殿前,路過洛聞歌,腳步微頓多看他一眼,已然接到他同意合作的消息,但對他膽敢同時設計沈爵和徐應屏一事仍覺不滿。

“母后。”蕭毓嵐從高臺下來,身後跟著沈如卿和皇后。

太后輕聲應,視線在皇后臉上掃過,又看向沈如卿:“哀家聽聞晚宴很熱鬧,多年沒湊過熱鬧,心動之下過來看看,沒打擾到陛下吧?”蕭毓嵐開懷笑道:“母后是在同兒臣說笑呢,母后能過來,兒臣求之不得,怎麼會覺得被打擾呢。”太后過來的曲讓沈爵和徐應屏停手了,不再互相揭穿。

沈爵拱手:“太后安好。”

“哀家很好,不知沈閣老近來是否安好?”太后秀美臉龐透著別樣聰慧,望著沈爵目光含有光芒。

沈爵凝視太后,驀然笑了:“沈某很好,勞太后掛念。”

“沈閣老要多注意身體,你的康健才是國之本,陛下還年少,往後多得是需要沈閣老提攜之處,還望沈閣老能不耐其煩輔佐。”太后場面話一說,沈爵臉立刻不一樣,很平和很安靜。

這等平和維繫到沈爵開腔:“太后太高看沈某,陛下也不再是幾歲孩童,在處理政務上也會如他娶生子般順利,往後沈某能教得,少之又少。”太后拉過蕭毓嵐的手握在手裡,笑得惆悵:“是啊,哀家的兒子長大了,往後會越來越大,不需要哀家再心,但在哀家眼裡,他始終是個孩子,沈閣老可明白?”沈爵目光停留在太后手上,片刻後收回視線:“沈某明白了。”太后欣點頭,眼眸微轉看向沒說話的徐應屏,態度相對而言要冷淡許多:“徐大將軍,好久不見。”確實好久不見,有他二人桃傳聞至今,徐應屏只見過太后不到五次,就連數月前皇帝大婚,徐應屏也未能如願見到她,究竟是何意思,徐應屏心知肚明,是太后有意避嫌啊。

如今好不容易見到,卻是物是人非。

她是為保蕭毓嵐特意過來收攤子,而不是來保他大將軍之位的,遙想當年,他們也是青梅竹馬,兩小無猜。

若不是先皇無恥下先手,他們會是舉案齊眉的一對璧人。

轉眼幾十載過去,青絲不在,容顏不復,兩人也各為其主,相對只有官腔,徐應屏心裡很苦。

徐應屏僵著臉:“太后萬安。”太后在蕭毓嵐手背輕拍兩下,安撫完兒子,面朝徐應屏:“徐大將軍這些年為寧朝立下的汗馬功勞,哀家從未忘過,時刻提醒陛下,大將軍是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隨先皇征戰十多年,又兢兢業業守衛長樂城數十載,勞苦功高,是個大功臣,不管將來如此,陛下都要善待他。”徐應屏讓這番話說得老臉發紅,抿緊不說話。

太后見狀卻沒放過徐應屏,又道:“陛下讀史事,分得清好壞是非,明知如此不對,為對哀家表示孝心,還是聽從了。或許有人說陛下愚孝,那也是在他能平衡好幾者關係時才答應的。徐大將軍,你撫心自問,這些年陛下虧待過你嗎?”徐應屏更說不上話來。

蕭毓嵐是沒虧待過他,還娶他女兒為後,這在天下人眼裡是求不到的好事啊,能做皇帝老丈人,多氣派多威風。

事實則是皇后老早開始就被掉包,蕭毓嵐娶他女兒也是為平衡前朝,所作種種皆為自身,更別提成立三法司,特查桃花灣一案,分明是要死他。

這些真相又能和誰說?

徐應屏不相信太后看不出來,看出也不說,歸結底還是兒子更重要。徐應屏嘆了口氣:“太后說的是。”

“哀家漏夜前來是為阻止這場鬧劇繼續下去,大將軍和沈閣老只管履行諾言,剩下休要再提,晚宴也散了吧。”太后一錘定音,不給人反駁機會,又道,“天黑路滑,外面漫天風雪,諸位大人小心腳下。”沒人會料到晚宴會以這種方式收場,皆百集。

百官齊齊向蕭毓嵐和太后告退,洛聞歌也跟著退走,不敢多做逗留。

沈爵和徐應屏自發留下來,有太后在,這事兒不說清楚,必定後患無窮,太后就算是按,也要將這後患按到科舉結束後去。

新年科舉是蕭毓嵐最好招納人才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