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分卷閱讀573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殼,而後從善如說道:“殿下是如今長安爵位最高者。”李談無奈:“誰說爵位高就能處理事情了?不是,你們這到底幾個意思啊?我沒來之前你們不是處理的好的嗎?”打死李談也不相信紀合鄒世這幾個人會是那種有機會就偷懶的人,所以現在這是什麼情況?

鄒世和紀合臉上難得有些尷尬,他們兩個互相對視一眼,紀合這才開口說道:“在這之前效率也不是很高。”李談沒有打斷他也沒有繼續發問,只是靜靜聽著他說話。

紀合清了清嗓子說道:“畢竟如今長安亂象叢生,對於某些事情,我們彼此之間的想法可能不太一樣,解決起來就……”李談一聽就明白了,簡單來說這些人雖然對彼此都很尊重,但政治理念未必完全一樣,更可怕的是京兆尹和大理寺卿……這兩個人還真是不相上下,於是誰也不服誰,關於許多比較重要的事情的處理,反而會慢一些。

不重要的事情他們自己就做主了也不必拿出來討論。

李談聽得哭笑不得,覺得他們這頗有多頭政治的意思,只好無奈說道:“所以你們拿不定主意就讓我來?”鄒世認真說道:“至少殿下有殿下的道理。”如果李談真的只是一個繡花枕頭,鄒世肯定不會讓他拿主意的。

可問題就在於李談在涼州搞風搞雨,他們多少也是知道,在李談去之前,涼州貧窮落後,而李談去之後,雖然短期內涼州也沒看出變化多大,或者說是他們知道的不是很多,然而去了涼州的人沒有一個喊著要回來的,這就夠了。

更何況原州距離長安不算太遠,之前李談在原州大刀闊斧的一番改革,他們也都有所耳聞,都認定李談是有經驗也是靠得住的。

至少只是治理一地的話,是沒問題的,只要不把長安當京城就行了。

事實上如今長安也就只有一個京城的名頭而已。

李談嘆了口氣,拽過一份文書就開始看。

這一看發現長安如今的事情還真的很多,像是什麼商戶的稅收啊,宵的執行啊,還有許多鬧事者的處理,亂七八糟的事情一堆。

李談快刀斬亂麻,一邊處理一邊說道:“亂世用重典,兩位還是仁慈了一些,以後但凡這種唯恐天下不亂的,情節輕的就關他們幾天讓他們好好清醒一下腦子,情節重的……斬立決!”李談說這句話的時候,眼神表情都不自覺的帶上了殺氣,他好歹是在戰場上歷練過的,這一下說的讓紀合跟鄒世從心裡就冒出了一股涼氣。

紀合剛想勸,一旁的鄒世拽了他一下,紀合看了他一眼閉上了嘴。

李談沒有管他們兩個的小動作,見他們兩個沒有反對的意思,迅速的將文書批覆完畢,順便還做了一個平糧價的計劃——沒辦法,青壯都被李隆基徵走當兵了,直接導致糧食產量下降。

雖然說還有人能種地,但是在這個依靠勞動力的年代,勞動力的多少直接影響到了各種東西的產量。

隨著眼可見的糧食產量會降低,現在已經有商開始漲價。

李談在看到這份報告文書的時候,直接就被氣笑了:“一斗米四百錢虧他們想得出來!”這已經不是普通的黑心肝了,這特麼是要發國難財的節奏啊。

到了李談這裡就十分簡單暴,他沒想過要當皇帝,也就不在意那些見鬼的仁義道德的名聲,所以他的解決方法十分簡單暴——敢發國難財就通通抄家。

正好缺糧食平價賣給平民呢。

這樣或許對那些商不太公平,然而他們做的不過分,李談也不會這麼過分,至少價格不高的,他就是象徵的罰一罰了事。

但敢直接將糧價漲到四百錢,這位肯定是想要趁機撈一筆,順便將所有的糧價都抬上去的。

李談怎麼可能放過他?

紀合跟鄒世聽得也覺得特別過癮,然而兩個人也算是讀律法,都覺得李談做的有點過,不由得小聲提醒:“殿下,這……是不是太重了?”李談說道:“我說了,亂世用重典,他們不違法,我的刀就落不到他們身上。”鄒世頓時閉嘴,紀合看了看他也跟著閉上了嘴。

兩個人帶著批覆好的文書離開王府之後,紀合悄聲問道:“你剛剛攔著我做什麼?”鄒世低聲說道:“你還沒看出來嗎?殿下這是要立威。”紀合剛開始本就沒往這邊想,此時聽鄒世這麼一說,瞬間恍然。

簡單來說就是他們覺得李談過來了,就成為了長安最高的領導這是沒問題的,畢竟無論從哪方面來講李談都有這個資格。

最主要的是李談有兵,長安需要這些兵馬的守護,如果有人死死抓著這點權力不放,到時候跟李談起了衝突,這就是另外一種意義上的“將相不和”啊。

在安祿山大軍壓境的前提下,這種情況是真的能要命。

只不過他們這麼想,可百姓或許就會奇怪,因為他們並不知道李談都做過什麼。

唯一讓大家都知道的可能就是那座琅嬛書院,只不過書院雖然是他開的,但平時管理都是賀知章,所以長安百姓說起琅嬛書院,最先想到的大概就是賀知章。

在這種情況下,李談想要收束權利就必須表現出相應的強硬態度,否則肯定會有人得寸進尺想要跟他叫板,那會麻煩很多。

而且李談也需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