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分卷閱讀371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這些大戶人家的主子們此時都沒有怨言,也沒覺得自己跟尋常百姓一起進學堂掉價,甚至也沒有人因為小尤兒呼喝而生氣。

因為小尤兒是燕洵的親傳弟子,而燕洵誰敢惹?

敢惹燕大人的現在墳頭草都一尺多高了。

不過雖然不敢惹,但閒話還是要說一些的。

幾個謝家庶出的公子湊到一起佔了會地方,聲音不大不小剛好讓周圍的人聽到。

“不知傳言是真是假,燕大人當真在邊城待軍戶,試圖瞞天過海?”

“咱們沒有證據,也只是猜測,不過空不來風,燕大人肯定做了什麼吧。”

“我聽說皇上把邊城的田地都給了燕大人,現如今邊城那般悽悽慘慘慼戚,燕大人有負皇恩啊。”

“燕大人怕是忘了,這天下,還是皇上的天下,不是他燕家的天下啊。”

“咱們可不能亂說話。”幾個庶出公子你一言我一語的說著,也不管周圍的人反應如何,自己倒是說的十分高興。

有些在別處也聽過這種話的人都不由得為燕洵捏了一把汗。

也有許多人都默不作聲,等著看燕洵的反應。

有心人都能看出來,這家學堂一旦建成,到時候對京城甚至是天下私塾、族學、家學都會是很大的衝擊。

等秋天院試一開,幼崽們肯定都會搖身一變成為秀才。

沒人懷疑幼崽們考不中,甚至很多人都覺得要不是燕洵把第一的位子給扯了,恐怕這小三元還真就得在幼崽們當中產生。

縣試、府試,第一名都空著,後面明晃晃的都是幼崽們的名次,真正的案首雖然都沒有,但考中的人也都不會覺得那應該是自己拿案首。

原先河那邊的保育堂學堂,現在更名為保育堂第一學堂,在裡面上學的孩子們都變化巨大,京城百姓可有好些子都津津樂道:那些孩子會出來給鋪子做宣傳賺錢,還會去商場幫忙擦玻璃等等,同樣也都是賺銀錢的。

那些孩子很會說話,又懂禮數,從來都不會無理取鬧,惹得不在商場裡的鋪子也會請他們幫忙。

第一學堂的孩子們早已聲名遠揚,很多世家早就捉摸著把自家孩子送去,嫡出的不捨得,庶出的也行,可人家學堂幾乎不收外面的人,只收作坊裡一些人家的孩子。

如今孩童節就在第二學堂辦,很多人都是打算來一邊看看能不能找機會見見宋飛涼,再就是打聽打聽這個第二學堂的入學標準是什麼。

燕洵一直沒面,很多人想找都找不到他。

學堂太大了,前面有巨大的廣場,後面竟然還有個巨大的空地,說是叫什麼場,專門給孩子們玩的。一棟那棟水泥樓是給孩子們上課用的,還有一些水泥樓則是給教書的先生住的,有專門停放馬車的地方,也有專門的馬廄。

在馬廄不遠處,還放著十幾輛鐵驢。

“那是將來給教書先生配備的,除了鐵驢還有懷錶,方便看時辰呢。”小尤兒見有些人好奇的湊到那裡,便多說了幾句,“宋先生快要出場了,你們還不快去?”那幾個人趕忙往回跑。

宋飛涼果然上了臺,他身前是筆墨紙硯,身後是一副空白的畫。

穿著儒生長衫,鬍鬚打理的一絲不苟,揹著手,一手拿著筆,一邊很隨意的畫一邊很隨意地說:“我聽有不少人說燕大人做錯了事。”臺下一片譁然。

當初剛有豆腐的時候,宋飛涼連寫三首詩,稱豆腐為三鮮;後來讀書節,宋飛涼還親自上場。以至於很多人都以為宋飛涼跟燕洵關係匪淺,此時一看,似乎不是那麼回事。

宋飛涼毫無所覺,繼續說:“臺下的孩子們都聽著,捕風捉影之事萬萬不可取。御史臺能夠聞風上奏,想彈劾誰就彈劾誰,那是因為他們都是御史。咱們不是御史,就不能聞風上奏,凡事得講究證據。”所有孩子都認真聽著。

哪怕是沒讀過書不識字的孩子也都知道,宋飛涼是大秦首屈一指的詩聖,他念書唸的好,寫詩寫得好,學問做的好。

沒有人不想成為宋飛涼,也沒有人能成為宋飛涼。

“燕大人去邊城那麼久,咱們雖然去不了,但總有人去了又回。火車上的技術工匠,邊城的軍戶和道兵,總能找到蛛絲馬跡吧?”宋飛涼畫完最後一筆,轉身,“我要去找找證據,燕大人,你可別怕了,偷摸著銷燬證據啊。”說完,他便大步下臺。

臺上的畫是大秦有名的山水風景圖,波瀾壯闊、險象環生,十分震撼。

有人回過神來,想要出錢買這幅畫,便有幾個大一點的孩子跑上去把畫抬走,小尤兒衝上去大聲說,“宋先生說這畫是給學堂的。”這時候大家忽然又反應過來:不管燕洵做了什麼,這個學堂是真的建成,且能造福百姓。

臺下及不起眼的地方,燕洵遮著臉,和鏡楓夜一起坐在一個長凳上。

他抓著鏡楓夜的手,小聲說:“你說現在會不會有很多人都在找證據?”

“大人身正不怕影子斜,哪來的證據。”鏡楓夜低聲道。

燕洵搖頭,“我影子沒那麼正,還是能找到證據的。”綠棉花。

除了種綠棉花的方法殘忍一些,其餘的事,燕洵無愧於天,無愧於地,對大秦百姓也問心無愧。

他經得起所有人一起尋找證據,也經得起所有人一起質問,所以他才會提議讓宋飛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