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六章雄兵傲雪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北海帝國地處聖拉瑪大陸西北部,它東南與藍鳥王朝的北平原接壤,東部連接著北大陸極地雪域,有一條雪嶺阻隔,向西與西星帝國相連,邊界線是最長的一部分,北面頻臨北大海,通往異大陸。

北海帝國也可以說是一個半島,但東部臨近北極地雪域地區使整個北海國氣溫常年偏低,物產貧乏,國內山丘縱橫,丘陵遍地,短科植物生長比較多,大型動植物比較少。

北海帝國主要經濟來源依靠北部的大海,海產品比較豐富,魚類產品及海鹽等是它出口的重要支柱,礦物產品貧乏,主要是依靠進口。

但北海國西部地區卻連接著西星帝國,東南與中原接壤,和平時期商業貿易比較繁榮,糧食等從中原進口比較多,勉強夠維護人民生活,雖說不上貧窮,但也絕對談不上富裕。

十餘年的中原爭霸戰爭,北海人雖然損失了部分人口,但從中原掠奪的糧食、物資等禰補了其經濟上的不足,人民生活大大改善,民眾滿意的聲音不斷,使北海國確實過上了比從前更好一點的生活。但是,自從藍鳥軍出兵河北以來,切斷了堰門關通往西星的道路,使西星帝國出兵征戰中原必須繞道於北海,這樣一來北海國的負擔就重了起來,加上藍鳥軍在北平原節節勝利,北海失去了大部殖民地區及依賴的糧食、物資等,更甚者是西星、北海為了對抗藍鳥王朝在不得已之下成立了星海聯盟,使本就不富裕的北海更是雪上加霜,軍隊的開支大增,負擔益加重,百姓生活頓時下降,民怨四起,反對聲高漲。

為了維護北海帝國的千秋基業,王室統治者在人民不斷反對的聲中繼續出兵,跟隨西星的腳步艱難地征戰中原,近年來北海經濟已經面臨著崩潰的危險,百姓生活缺吃少穿,糧食不足,只能以大量的海產品代替,民怨不斷增加。

北平原血戰,三國聯盟軍被藍鳥軍擊潰,百萬大軍死傷無數,映月、西星自顧不暇,更沒有時間和力管北海人的事情,藍鳥軍北方面軍六十萬人馬已經推進至北海邊界,滅國的危險就在眼前,這時候北海人才清醒地認識到追隨西星人是多麼的愚蠢,但是已經來不及了,藍鳥軍在“鎮北侯”越劍次帥的率領下已經準備就緒,正虎視眈眈地等待著進攻。

三國聯盟軍大敗,星海聯盟軍總指揮星晨戰死,北海國主北海無疆生死不明,北蠻人更乾脆投降了藍鳥王朝,北海國內頓時失去了支柱,人心慌慌,惶惶不可終,老百姓整天提心掉膽,生怕藍鳥軍不知什麼時候就打了進來。

北海朝野更是慌亂,國主北海無疆生死不明使國內失去了統一的領導,聯盟軍敗退回北海的總人數也不足二十萬人,更何況那國的都有,亂成一團,沒有人再聽從什麼人的指揮,朝中大臣什麼想法的都有,主張投降藍鳥王朝的聲音也出現了。

面對這種局面,北海王室的幾個重臣站了出來,他們經過反覆的分析認為投降藍鳥王朝不是最佳的選擇,第一是北海人跟隨映月、西星等國侵略中原,仇恨極深,在這時候投降藍鳥王朝不會給他們好臉;第二就是北海國還沒有面臨藍鳥軍的直接攻擊,而這時候就投降也實在說不過去,況且,北海國從沒有被戰爭波及,還是有一點實力的,勉強可以一戰;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北海的名將北海明元帥還在,與藍鳥軍戰鹿死誰手還不一定,所以經過他們的努力決定以維護北海帝國的獨立自主為主,全力抵抗藍鳥軍的進攻。

既然基本方針已經定了下來,但國不可一無主,目前北海國最需要的不是一個開明的國主,而是一個有能力的國君,他不僅僅能鼓舞起民眾的士氣,更能帶領民眾抵抗住藍鳥軍的進攻,保證帝國的安全,而符合這一個條件地人只有一個,那就是北海明元帥。

北海明自從凌川城戰敗後一直在北海國內修養,這一段時期以來他處事低調,為人謙遜,極少出門,對聯盟軍征戰的事情一點也不手,全憑國主說了算。在西星國主和北海國主野心的形勢下也確實沒有他說話的權力,所以生活到平靜許多。

三國聯盟軍慘敗而回,真還把北海明嚇了一跳,以他與帕爾沙特對聖王雪無痕及藍鳥軍的瞭解知道聯盟軍必敗,但萬萬也沒有想到會敗得這麼的快,這麼的徹底,一百三十萬聯盟軍只有二十幾萬人逃回,其餘生死不知,悽慘的情景讓人心驚膽顫,北海明即使是一員名將也不盡為雪無痕及藍鳥軍創造的奇蹟而喝彩。

但喝彩是沒有用的,藍鳥軍中央方面軍和東方面軍在海寧城匯合後從新組成了北方面軍,在“鎮北侯”越劍的率領下開始了北伐,目的不言自明,滅掉北海國是擺在眼前的事實,北海明儘管不願意再與聖王天雷手也不能眼睜睜地看著北海國被藍鳥王朝滅掉,所以在朝中眾臣的極力推舉下繼承了北海國第四十八任國主之位。

北海明的即位大典禮非常的簡單,只有朝中的文武大臣參加了就算了事,同時向全國發出了即位昭書。北海明的威望這時候也確實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反對的聲音幾乎沒有,他非常順利地繼承了國主之位。

既然是一國之主,北海明就必須對北海的國民負責任,他畢竟是一員名將,看事情比別人多許多,他知道藍鳥軍如今氣勢正盛,兵強馬壯,以北海如今的實力還不能最短的時間內組織起有效的反擊,所以號召全國人民積極行動起來,採取支持抗戰的方針政策,全民抵抗藍鳥軍的進攻,把敵人拒之在國門之外。

在北海明的號召下,北海國一時間群情憤,鬥志昂揚,貴族們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老百姓則積極參軍,投身於衛國戰爭中去,東南部地區防線很快就建立了起來,北海明組織起六十萬大軍防禦,民團百姓無數,全國幾乎所有的青壯年人全部投入到戰爭中。

不僅僅是貴族們高興,就是北海明自己也非常的滿意,他自己也沒有料到貴族和老百姓會這樣積極,每當他走在街上,百姓們總是給予他一陣熱烈的歡呼聲,老人、孩子等對他的崇拜達到了頂點,彷彿他就是救世主,是北海人民唯一的依靠。

北海明沾沾自喜,信心倍增,他親自出馬到最前線,安定軍心、民心,組織軍隊,訓練新兵,把一切能動用的手段都使了出來,一時間北海國民的漏*點達到了頂峰。

面對北海國高昂的鬥志,藍鳥王朝的黑爪早已經探聽得清清楚楚,及時地彙報給了“鎮北侯”越劍,次帥越劍淡然一笑,沒有發表任何意見,手下將領們非常著急,時間多耽誤一天,北海人的組織能力就強上一分,不如乘現在北海不穩就發起攻擊,但越劍不為所動,繼續休整部隊,訓練人馬,靜靜地等待。

一個多月後,藍鳥軍北方面軍已經調整到最佳的狀態,越劍終於有了動手的意思,這幾,軍騎快馬穿梭不斷,從凌川城、北冥府城方向而來的探馬從沒有停止過,把一個又一個的消息報告給越劍,而越劍穩如泰山,詳細地分析一個又一個消息。

時間已經進入了十月初,秋天的涼已經讓人到了微微的寒意,北平原的秋天格外的美麗,秋黃的樹葉隨著微風飄落在地上,秋風捲起灰塵、枯葉,慢天飛舞,別具風味。

十月十四,越劍接到聖王手書准許攻擊,十六,北伐軍開始對北海邊界重城北鎮府發起了全面的攻擊。

北鎮府城是北海帝國與中原界的一個重要城市,它東靠近北部地區的雪嶺,西臨聖拉瑪雪山餘脈,兩側的山都不是很高,但地形複雜,城南方有兩座百十米的山,左面一座山叫左鎮峰,右側的一座山峰叫右鎮峰,兩峰相對掩映,中間僅有裡許寬,有一條大路向南,是北海控制通往中原的出口要道。

三面環繞山峰的特殊地形使北鎮府城的戰略位置極其重要,北海國闇弱,中原早就對其垂涎三尺,千百年來就因為有了北鎮府城所以中原對北海始終無可奈何,使弱小的北海國殘至今。

北海明繼承國主之位後,不惜花費重金和人力修補北鎮峰防線,在兩山的中間地區加固防禦陣地,並向前延伸修建陷阱埋伏,挖下了大量的陷馬坑,有單兵阻擊手的阻擊坑,後部在兩條防線的基礎上又修築了第三條,左右兩山上囤積重兵,在靠近山口地區修建大量箭樓、哨樓,強弓箭雨能覆蓋整個防線的前方地區,易守難攻。

北海帝國六十萬兵力駐守在此,其中還有少量的聯盟軍映月、西星的士兵,他們是從海寧城潰退下來的殘兵敗將,但對於北海來說他們這些有豐富戰鬥經驗的老兵成為防禦的絕對主力,是整個大軍的支架。

藍鳥軍要想攻克北鎮府防線非常的困難,不犧牲大量的士兵是絕對不能夠成功,北方面軍主帥越劍也是頭痛多時,他遲遲沒有動手的原因也是在此,要直接攻擊兩峰之間的防禦陣地極其困難,但從兩側山峰下手也不容易,山上的木擂石成為藍鳥軍進攻的天敵,傷亡必重,擺在越劍面前的困難也真不少。

但越劍有一個殺手劍就是北蠻族的蠻龍軍隊。在右鎮峰的外側,是靠近北極地區的雪嶺,雪嶺之外就是北蠻族人的盤居地,北蠻族歸順聖王天雷後,蠻龍率領十五萬族人迴歸北極地區,聖王代了任務,要他們從雪嶺側背偷襲北海,蠻龍是一口答應,回到北極地區後,蠻龍召集族人,宣佈了傳唱中聖主神出現的消息,並把聖主神的恩賜向族人宣佈,從現在起,北冥府城以北地區就是北蠻族人的了,這對於北蠻人來說無疑是天大的好消息,族人們興高采烈,歡慶了三天,殺牛宰羊,狂歌吼叫,向南朝拜,在傳唱的照下和聖王的恩賜下一心歸順了藍鳥王朝。

幾天後,蠻龍開始召集勇士商討翻越雪嶺的事,如今北蠻人全族僅剩餘五十萬人左右,十幾年的中原戰爭使北蠻族蒙受了巨大的損失,男人傷亡慘重,蒙受聖王恩賜蠻龍從中原帶回十五萬人,這些人成為如今北蠻族的中堅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