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雄姿英發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九月二十一,平原兵團在主帥託尼的一聲令下,展開了對縹雲城、登海城的攻擊。
縹雲城、登海城一線是東海聯盟組織起來的抵抗藍鳥軍進攻的第一道防線,準備投入的兵力有二十萬人左右,但是,由於東海聯軍要從各地調部隊增援,速度慢,被藍羽騎兵兵團各個擊破,沒有完成預期的計劃,使增援部隊損失慘重,整個防線已經千窗百孔,失去了作用。
但是,縹雲城和登海城還是受到了臨近城市部隊的加強,每城計有兵力三萬餘人,各種裝備雖說不是很齊全,但也基本上完成了防禦的準備工作,藍鳥軍想一時間攻取兩城,還是有些困難,如實施強攻,損失也一定不小。
大將軍託尼收嘉萊軍團長攻取海濱城的經驗,利用裝備上的優勢,對縹雲城展開了輪番轟擊,大軍分三面包圍城市,採取圍三放一的方法,瓦解守軍的士氣,一百六十輛投石車布成三個方陣,輪番攻擊,把成百斤的巨石投入城上,轟擊城門樓,步兵身披三層牛皮戰甲,填平護城河,運用撞城車對城門實施撞擊,並引守軍反擊,加以消滅,效果良好。
託尼大將軍不急,每運用詐攻消耗敵人的有生力量,發揮投石車、孥車遠程攻擊優勢,打擊敵人守軍,每消滅一部,三下來,自己死者少,傷者多,損失幾千人,但相對於守軍來說,戰果是巨大的,投石車把城門樓幾乎摧毀,城牆幾乎不城樣子,守軍死傷慘重。
攻守雙方戰爭歷來是不成比例,想要攻取一城,往往攻擊方要有三倍於敵人的優勢兵力,傷亡基本上是守軍的一倍左右,甚至更多,但是,藍鳥軍有一個最大優勢是攻城裝備多,並且能優良,攻擊距離遠,效果好,而自身只採取引敵人注意力的目的手段,所以傷亡自然就小一些,這也是在攻城戰爭中守軍最不願意看到的情況,但是,藍鳥軍有這樣的能力,有這樣的優勢。
連續攻擊了十天,守軍人數明顯減少,傷亡過半,主將的戰旗也不象前幾天那樣的驕傲,向後移動了一段距離,紅的旗幟上破損了幾個,粘滿了泥土,已經沒有幾個人再花費時間注意它了。
而登海城的情況比縹雲城的情況更悽慘,第十三軍嘉興軍團長在得到哥哥嘉萊軍團長率領十一軍團增援後,士氣更盛,攻擊夜不停,士兵輪番作戰轟擊,把登海城幾乎撕毀成碎片。
時間已經進入了十月,天氣漸漸的轉涼,秋天的風從東海上吹來,帶著溼潤的涼,夜裡,城外的士兵燃起巨大的火堆,士兵們圍著取暖,說說笑笑,談論著白天的戰鬥,而繼續攻擊的士兵高舉著火把,高聲喊喝著口號,抬著雲梯進進退退,消耗著敵人的力,消磨著守軍士兵的士氣。
半個月時間的攻城,使守軍疲憊不堪,力量大大地減弱,而城市唯一完好的標誌是向北的城門還沒有什麼破損,預示著城市還在堅持作戰。
平原兵團主帥託尼雖嘴上說不急,但是內心裡卻是焦急萬分,東方面軍主帥雷格已經走了半個月時間,但是,縹雲城、登海城一線卻沒有什麼象樣的進展,兩城仍然在堅持戰鬥,絲毫也沒有投降的意思,所以他只有下令開始總攻。
十月十一夜,經過一白天的詐攻,晚上縹雲城和登海城突然實施了總攻擊,攻城部隊如水一般向城上湧去,他們在投石車、孥車及中孥手、弓箭手的掩護下,冒著箭雨、擂石的打擊,豁出命般登上雲梯,向城上攻去,經過一夜的奮戰,在太陽剛出東海線的時候終於拿下了兩城市。
縹雲、登海城之戰,平原兵團出動三個整編軍團,攻克兩城市,傷亡損失四萬二千餘人,使整個東方面軍後方得到鞏固,建立起以雲中城為中心向北以浮雲城、海濱城和縹雲城、登海城的兩道防線,縱深再一此得到鞏固,徹底使東進兵團解除了後顧之憂,為藍羽騎兵兵團提供了良好的後續保障,而東海聯盟在失去兩城後,縹緲城完全暴在藍鳥軍的打擊之下,整個聯盟南部完全丟失。
大將軍託尼得到攻克兩城的消息,非常高興,傳令各部休整待命,同時,向方面軍主帥雷格、參謀長亞文通報了消息。
大將軍雷格率領藍羽四個騎兵軍團向北推進,分四路出擊,成弧線形態勢包圍縹緲城,騎兵原在縹雲城、登海城北二百米駐紮,距離縹緲城只有二百四十里,雷格到達後,傳令各軍整合後立即出發,二天一夜出現在縹緲城的南方二十里,全軍轉入休息。
在騎兵出擊的兩天裡,摧毀零散敵人無數股,攻克村莊四十餘座,鐵蹄下一切反抗勢力全部消滅,把縹緲城以南司孔家族勢力一掃而光。
藍戰旗,鐵騎彎刀,長箭彎弓,鋼鐵雄獅。
十月東海晴空萬里,藍的海岸線彎曲曲折,大地裡一片碧綠,莊稼高碩,到處是肥沃的田野,起伏的山巒、樹木、青草。
對於二十萬騎兵來說,東海的肥沃不缺少鐵騎戰馬的飼料,更不缺少騎兵們的吃喝,東海老百姓比中原富足,家家戶戶都有富裕的糧食,生活穩定,而突如其來的騎兵自然就不愁這些物資。
但老百姓們還是被藍羽強大騎兵陣容嚇壞了,紛紛棄家而逃,成群的人向縹緲城裡趕,每裡都有成千上萬的人。
如今,縹緲城內已經亂成一團,北方各個城市軍隊向南趕,雜亂地駐紮在城北,等待安排,而城南百姓和被藍羽騎兵擊潰的各地士兵向北逃,慌不擇路地湧進城,城裡街道上到處都是人,逃難的百姓中夾雜著士兵,情景悽慘,而維護安全秩序的城防軍高聲吆喝,把能作戰的人挑選出來,從新編隊,再分配到各處。
縹緲城主帥司空策已經是焦頭爛額,如今局面混亂異常,如不盡快扭轉這種局面將直接影響以下的作戰,但穩定局面談何容易,這需要有膽有識、才華出眾的人才,需要一批有組織能力的幹人員。
如今,縹緲城就缺少這樣的人才,司空家族本不缺人才,但優秀子弟大都跟隨家主前往中原,為家族爭取最大的利益,餘下的人除了老就是小,年輕的不是沒有魄力,就是沒有才幹,用這樣一批人來組織縹緲城的防線,穩定局面十分困難。
司空策也知道這樣做不是好辦法,但是他也不好意思向別人家開口求助,以影響家族的聲譽,所以每天只好維持,隨著藍羽騎兵向北推進,這種情況更加的突出,更加的壞。
藍羽以所向無敵的雄姿擊破縹雲城、登海城防線,擊殺增援部隊近十萬人,雖暫時停止了腳步,但是帶給縹緲城恐慌是巨大的,隨著藍羽的繼續進,恐慌達到了頂點。
為了阻止藍羽前進的步伐,司空策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只好向各個家族求助,東方、長空家族和海島、夏寧、漁於家族迅速作出反映,派出僅有的家族優秀子弟前往支援,在藍羽雷格到達縹緲城前總算穩定下局面,勉強築起了一道防線。
如今,在縹緲城一帶聯軍已經達到四十六萬人,其中有正規軍四個軍團,臨時組建的軍團五個,一個萬人特種大隊,負責督軍和維持治安。
但這些部隊都沒有經過大戰的洗禮,缺少臨戰經驗,縹緲城司空家族訓練大營原有二個軍團,是為中原爭霸做準備,京城海陽城也派過來二個正規軍團,其餘臨時武裝起來的軍團是各個城支援而來的城防軍和各個家族臨時召集而來的人。
大軍雖然沒有經過大戰的洗禮,但是有一個最大好處就是人多,人多就好辦事,每一個人都知道是為了守護自己的家園,所以積極、自覺很高,幹活不用趕,修築防線動作很快。
以縹緲城南十里為第一道防線,東海聯軍修築起長百里的戰壕,戰壕寬二米,深一米五左右,戰壕前用尖木、鐵條等豎立起一米五十公分高防禦騎兵尖樁,配備陷坑機關等,整個防禦體系寬七十米,完全在弓箭手的程範圍內,士兵手提弓箭注視前方,時刻保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