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三章帝國二十八路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大軍到的潤州時,城門已經開。
大軍剛剛南下時,便讓江南局細作散發安民告示,因此城中百姓並沒有太過驚慌,還有不少百姓出城接大軍。
晁勇看一個官員牽著剛才送給宗澤的戰馬,搖頭道:“宗大人走了?”官員戰戰兢兢的道:“宗大人說無功不受祿,讓小人把戰馬還給太子,他帶著宗穎走了。”晁勇抱著一絲僥倖道:“你可知道他去哪裡了?”
“小人問了,宗大人說他要尋一個地方隱居,也不知去哪裡。”後面許貫忠對李立道:“你的人不會沒有盯著宗穎吧?”催命判官李立笑道:“先前派了一個好手盯著宗穎的,他們消失不了。”晁勇聽得許貫忠和李立對話,這才沒了遺憾。
先前他就想派人提防宗澤逃走,只是直接跟蹤宗澤的話,未免有些小家子氣;派人在城外攔截的話,又會驚擾百姓。左右為難,只好罷了攔截宗澤的念頭。
在潤州休整一ri,大軍便又繼續南下直奔湖州而來,沿途州縣紛紛望風而降,地方鄉紳也都殺牛宰羊勞三軍。
離湖州還有一百多里時,南宋便派來使者請降。
晁勇答應赦免趙子偁、童貫罪過,接受了南宋的投降。
趙子崧和蔣猷留在湖州,便是怕童貫劫持趙子偁投降大梁,但是宗澤兵敗的消息傳來後,趙子偁卻是首先沒了抵抗的勇氣,召集文武百官商議投降之事,童貫也支持趙子偁。
趙子崧和蔣猷無力改變趙子偁的決定,只能辭官而去。
大軍南下時,趙子偁領著南宋剩餘官員全部出城十里接,城中百姓也都是夾道歡,為不用經歷戰火而歡呼。
對百姓來說,他們更願意做大梁的百姓,長江以北各州府已經全面鋪開慈幼院、居養院、安濟院、漏澤園,災民不用徙就能在本州府得到救濟。而南宋雖然起用了很多頗有名聲的官員,但是卻並沒全力救助百姓,而是趁機從民中招納青壯為兵。
其實南宋也是迫不得已,江南雖然富庶,但是先前方臘席捲江南,很多鉅富都跟著朱勔跑到了東京。而南宋能直接管轄的也不過十餘處州府,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他們也無力學大梁設三院一園救濟百姓。
南宋起用宗澤、蔣猷等人,更引的是江南士子,百姓終究是要吃飯的,尤其在災荒之年,更是指著朝廷救濟。朝廷救濟不力,就是有再高的人望也會損失殆盡了。
大軍並沒全部入城,只是秦明一萬兵馬進城接管了城防。
城外的大軍已剩下八萬,欒廷玉一萬老兵駐守大江北岸的淮南路,準備把淮南東西兩路改為江蘇路和安徽路,開始整頓兩路兵馬。
在全城接太平到來時,靠近南宋皇宮的宗府內,後院卻是停了三輛馬車,男女老幼十幾人都在院中候著,一副要遠行的樣子。
宗澤聽著街上的歡呼雷動,點頭道:“大梁太子進城了,管家,你去把門口守衛的士兵叫進來吧。穎兒,下手輕些,不要傷了他們xing命。”
“是,爹。”門口童貫派來的四個親衛聽著街上雷動的聲音,道:“也不知童大人歸順了大梁,還能否任官了。他要是不能任官,我們的ri子只怕也不好過了。”
“若是沒有童大人支持,這湖州的皇帝想投降也投降不了。大梁要打下江南還要費一番功夫,童大人怎麼也算有功,大梁不會不賞吧。”
“很難說,聽說大梁宮中所有內侍都不能任官,童大人若不是那身份,或許也能繼續為官。現在就很難說了。”
“童大人只想保住xing命,當不當官倒是次要。老種經略相公領著西軍都降了大梁了,沒有西軍,童大人又怎麼敢和大梁作戰。”
“我們也都是西軍出身,不知大梁太子會不會繼續用我們,前線的兵馬可是全部解甲歸田了。要是不讓我們吃餉了,我們也不知道能幹什麼了。”
“哎,這就是命啊。我們想為大梁賣命,大梁還不一定要我們。這宗府的人卻是太子想讓他們做官,他們給跑了。”
“你要有宗大人的本事,你也不用在這裡站著了。”四人卻是童貫從西軍選的親軍,當ri摩尼教在城中散播西北陷落的消息,童貫兩萬親軍當即散了大半,只剩五千來人留下。後來西北歸順大梁,大梁掃滅西夏的消息傳來,眾人這才知道當時的消息是假的,但是那一萬多人已經都回了西北,歸了大梁,北強南弱,他們自然不會再回來。
就是剩下的五千來人聽說西軍滅了西夏後,也有不少人又往西北逃。
等到大梁南下,童貫親兵已經只剩下三千多人了。
宗澤兵敗,招降潤州的消息傳來後,童貫就讓人看管起宗澤家眷來。要等候大梁太子處置,能從幾千太監中脫穎而出的人,無不善於揣摩人心。
宗澤出仕後,為了表明和南宋共存亡的決心,就把家眷也都搬到了湖州。先前宗澤領兵出征,卻是沒帶家眷。
家中老,幼孫都在湖州,童貫不認為宗澤會不管家人,只要他看住宗澤家人,宗澤遲早會面,到時他就能把宗澤再送到大梁太子跟前去了。至於之後大梁太子用不用宗澤,宗澤願不願意效忠,那就不關他的事了,他只要對大梁太子獻殷勤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