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八章追思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方傑看著石寶道:“我要為姑姑報仇。”石寶當初加入摩尼教也是和呂師囊一般想做番事業,摩尼教存亡對他來說更不重要,點頭道:“我陪你。”方傑聞言,不由大喜。
當初他們一起北上,到的東京時,太子已經領兵出征。兩人一合計,便準備去追太子,即使太子不能馬上帶兵南下為方百花報仇,他們也可以幫助太子抗擊西夏。那樣ri後太子幫他們復仇,心中也少一些虧欠,但是他們剛剛要動身,方傑卻突然病倒了。
家人全部遇難,肝氣鬱結,加上連番大戰,然後又長途跋涉,方傑這一病就是大病一場。很快,兩人身上的貴重東西就都變賣光了,最後石寶的寶刀都典當了。城中有居養院、安濟院救助行人和施捨物藥,但是石寶不願吃嗟來之食,他寧願去碼頭做苦力賺錢養活兩人,也不願去接收救濟。
或者他們去太子*報上姓名,太子*的人也不會對他們不聞不問,但是全城人都知道太子帶兵出征了,他們也不好去太子*求助。只能憑著石寶在碼頭做苦力維持生活,等待太子班師。
好在汴河來往的船隻數不勝數,碼頭的營生也很多,而身強力壯的石寶一個人能做五個人的活,因此兩人才堅持到今ri。
如果沒有石寶,方傑不知道他會落到什麼地步。
出門在外,容易落難,客死他鄉的也不在少數。
因此方傑一直把石寶當救命恩人看待,自然不願分離。
小溫侯呂方知道馬車中還有任金奴,自然不會讓方傑和石寶和太子的嬪妃同乘一輛馬車,看到二人跟來,便讓兩個親兵把戰馬讓給二人。
任金奴看到晁勇上車後,便靠著車廂發呆,也知道發生了什麼不好的事情。剛才晁勇和石寶對話的地方離著馬車還有一截,她卻是沒有聽到對話。
任金奴猶豫了一下,小心翼翼的道:“發生什麼事情了嗎?”晁勇面無表情的道:“一個心愛的女人被殺了。”雖然晁勇沒有出悲傷的表情,但是任金奴還是從晁勇的語氣中聽出了無盡的悲傷和憤怒。
太子節哀?太子保重?
任金奴想說幾句勸的話,但是太子並沒表現出太多的情,或許他並不想讓人知道他的情。因此任金奴乖乖的坐在一旁,也沒有再多嘴。
馬車裡就陷入一片沉寂。
到的太子*,晁勇下車,看到石寶和方傑都跟隨來,便道:“你們先在太子*住下吧,大軍下江南時我會通知你們。呂方,你去請一個御醫給方傑看病。”方傑看晁勇還記著他的病,忙抱拳道:“多謝太子。”晁勇搖頭道:“不用客氣,你是百花的親人,我理該照顧你。呂方,按照你的餉銀每月給他們送去,先支一個月的餉銀給他們。”呂方聞言,忙道:“是。”方傑還猶豫著要怎麼和太子開口支一些銀兩,贖回石寶的寶刀,看到晁勇這般厚待,忙拱手道:“太子厚愛,我通武藝,願為太子帳前一小卒。”石寶也忙拱手道:“情願效力。”晁勇點頭道:“那你們就在帳前聽用吧,不過石將軍還是先陪方傑養好病吧。呂方,你待我安排一下他們,好酒好招待。我今ri有些累了,等方傑病好了,我再宴請你們。”呂方和石寶剛才便看出方百花的去世對晁勇影響很大,並不是因為大梁壯大,太子也不再禮賢下士了,因此並無一絲不快。反而對太子大為欽佩。
進的太子*,晁勇對旁邊任金奴道:“我有些累了,改天再去你那裡吧。”任金奴也知道太子心情,乖巧的道:“那奴家便先告退了。”晁勇衝任金奴點點頭,便徑直往延福大殿而來。
貼身太監何用一直在旁小心翼翼的觀察著太子表情,好判斷太子心情,以免招災惹禍。看到太子一路一言不發,也知道太子心情不好。
到的延福殿,親自服侍晁勇淨手、淨臉後,便小心翼翼的道:“太子,現在傳膳還是等等?”晁勇點頭道:“現在。”何用看晁勇惜字如金,趕忙使眼sè讓下面的太監去傳膳,何用則站在一旁伺候著,儘量放緩呼,以免擾了太子清思。
很快,飯菜便上來。
十菜三湯,票號開張後,太子*便不再節儉。
用太子的話說,太子*越奢侈,百姓也就能掙到越多的錢,為了百姓,也要奢侈一些。當然這個前提是太子*所有的東西都是出錢購買,而不是從民間白拿來,當然大梁如今也沒人敢強取豪奪,這一點不用擔心。
太子*用餐已經不用很多人伺候,因為餐桌不再是以前長長的桌子,而是圓桌,上面還設計了一個轉盤。只要輕輕一轉,轉盤就可以把想要的菜轉到跟前,而不用像以前一樣,需要不時吩咐伺候的人取什麼菜。
這也是太子的設計,在何用看來,太子這個設計不亞於太子在衣服上的設計水平,而且給他省了很多事情。
因為以前太子吃飯時,他需要時刻注意著太子的神sè,太子剛剛抬頭,他就要看出太子想要吃什麼,趕緊夾一些遞過來,而不是等著太子吩咐。當然有時難免也會出錯,雖然太子沒有因此責罰過他,但是難保太子一直這麼和藹。
就像今天,太子不高興,如果他夾錯了菜,那就很可能招來大禍。有了轉盤,不用他夾菜,自然也就沒了犯錯的擔憂。
不過太子今天的食yu顯然不大,也沒有動過轉盤,只是機械的吃著跟前的一道菜。如果太子稍微說幾句話,何用也會以為太子是喜歡這道菜。但是晁勇一動不動,卻讓何用知道太子不是喜歡這道菜,而是沒有心情轉動轉盤。
食不言寢不語,這是古禮,但是太子從沒一言不發的吃過一頓飯。即使一個人用飯,也會詢問他們一些宮中的事情或者和他們閒談幾句。
太子這種做派,眾人不但沒有覺得太子是帶著草莽氣息,反而覺得太子十分和藹。當然太子對他們也確實十分寬容,即使平ri出了一些差錯,也不會重責他們。
宮中的下人只有一條不可以觸碰的紅線,那就是干預宮外的事情。無論是用自己的身份,還是藉著宮中主子的身份。其實大家也都知道,進了宮以後原本的身份也就沒有了,剩下的身份就是太子身邊的人。即使他們沒有任何官職,出去以後,普通官員也不敢小覷他們,因為他們是太子的人。
為了避免宮中的人仗勢欺人,太子嚴令宮中的人干預宮外的事情。只要入宮,便要像出家一樣。如果家中發生什麼事情,必須出面,那就和太子*脫離關係,再去幹自己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