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不會發生的故事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先生離開已經有兩週了。
先生走之前的那個晚上,我在黑暗裡淚不止。他即將奔赴冰雪肆的北方。二零零八年的節,南方也鬧過雪災,可這一回,輪到北方遭遇“百年不遇”的寒——冬季平均溫接近零下二十度的城市鬧寒災,真不敢想那是什麼樣子。
先生似乎有所覺。他伸手摸摸我的臉,淚水沾溼了他手掌的邊緣。他連忙坐起身,擠出微笑來寬我。他解釋說,恰恰因為這次災害發生在北方,實際情況要比零八年樂觀得多。北方基礎設施的各種指標都可以抵禦嚴寒的侵襲。
“我只是回去看一看。”他說“到底爹媽年紀太大了。”但我知道他心裡火燒火燎的。工作以來,先生習慣每隔一兩天就和他老家的父母通電話。自從北方遭遇寒,他已經有三天打不通老家的電話了,本來家中有哥嫂照應,但他們的手機也始終處於關機狀態。
這種情況下我不能攔他,只能擦乾眼淚,裝出放心的樣子點頭對他說:“好,你一路小心就是,如果有必要的話把爹媽接過來。我這一頭學期末是最緊張的,老師又沒有調休假,不然…”
“明白。你在家裡照顧好囡囡吧。我儘快回來。”聲音和燈光把囡囡吵醒了。她在小上翻了身,眼睛問:“爸爸要去哪兒?”
“爸爸去看爺爺,很快就回來。”每年節先生都要獨自回東北,我帶著幼小的孩子留在h城陪爸媽過年。囡囡的印象裡,冬天裡爸爸都要離開幾天的,她也就不再煩惱,翻身睡過去了。
可是那晚我怎麼也睡不著。五年前雪災時就產生的憂慮如揮之不去的陰影,一直在我心頭盤旋。二零零八年的雪災難道是一次孤立的天氣災害嗎?那麼這五年間世界上頻繁發生的重大災害:德國接連半月的暴風雨、印尼的十級地震、美國橫掃八州的巨型龍捲風、本列島的超級颱風、甚至澳洲下雪——如此種種,難道都是一次又一次的偶然嗎?
今年天,我買了六年的基金,起起落落,終於有了一點像樣的贏利。我本打算用這筆錢去英國旅行,已經定好了機票和賓館,也做足了計劃,卻誰想五月的倫敦居然下起了冰雹,整整兩天,巨大的冰雹把聖保羅大教堂的圓頂都砸壞了。這樣古怪的事件讓我徹底打消了風花雪月的念頭,寧可損失一些手續費,只想安全地待在家裡。可然後呢?八月的颱風帶來東南沿海地區連續半個月的暴雨,雨量突破了百年來的歷史記錄。我們居住的h城主城區通癱瘓,運河水位漫過河岸,漕舫可以直接在街道里穿行。五年前運河改造工程開始的時候,提出的口號便是要開闢城市的水上觀光客運線,漕舫的功能設計還參考過威尼斯的貢多拉,誰想到h城有一天真變成了水城。
也許夏天這場持續半個多月的“雨水之災”只是一場預告:2013,註定是無比艱難的一年。我的業餘愛好是寫科幻小說。寫科幻有一個壞處,就是你總比大多數人想得更多,時常為人類未來的各種可能憂心忡忡,為此先生常嘲笑我“杞人憂天”但是那夜,我縱使有一千一萬個擔心,也不能阻攔我的先生。我亦無法與他同行,只能讓他孤身奔向五千裡外的東北冰原。
先生乘坐的航班延誤,晚了大半天才起飛,抵達機場時,他在手機裡說,機場運營基本正常,地面溫度零下38度,非常冷,但他做足了保暖工作,讓我放心。第三天傍晚,我終於等到了他到老家後的第一個電話。
“天氣太冷(注:高寒氣候下鋼軌間的摩擦係數變小),即使是輕微的坡度,火車都開不上去,要等搶修隊撒了沙子以後才能走。很多車次臨時取消了,車票也特別難買,所以今天才到家。爹媽身體還好,原來就是大雪把電話線壓斷了,害得我虛驚一場。”
“那哥哥嫂子呢?”
“他們前兩天出門進貨去了,手機中途沒電了。現在公路也不好走,主要是貨車平時用的柴油沒有那麼抗凍,很多車凍在路上,高速路被堵了。他們也是昨晚才剛趕回來的。”我本想問他要訂幾號的回程機票,但這樣的問題像變相的催促,我終於沒有問出口。
北方的天氣狀況繼續惡化。據新聞聯播的報道,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已經降到零下三十度以下,東北、新疆部分地區平均溫度低於零下四十二度,比往年的最低氣溫還低十五到二十攝氏度。最冷的城市平均氣溫降到零下六十八度,單最低溫達到零下五十三攝氏度。在這種氣候條件下,城市基礎設施故障率大大增加:未經改造的平房和舊房出現房屋凍裂的情況、一些陳舊的管道系統故障率很高;北方電網、電信網與無線電機站也受冰雪與寒的影響,部分區域停電,但似乎尚不如零八年南方雪災時的狀況嚴重。然而,北方冬季主要使用燒煤的水暖系統供熱,短期大幅降溫導致暖氣供應不足,暖氣片凍裂的事故頻發;同時,高寒氣候使火車無法正常行駛,大量運煤車被堵在了半路上。
電視畫面中現場記者裹得像個愛基斯摩人,厚厚的氈帽下出的臉是紫紅的,顯然是凍傷了,在她身後的街道背景中只見白茫茫的一片,幾輛運煤的卡車停在路上,車上已經罩滿了冰霜。只聽她抖抖索索地說:“由於大範圍的降溫,抗凍能好的-35度柴油、-50度柴油與防凝劑供應不足,導致許多運煤的貨車也無法上路。而缺煤進一步造成電荒和供暖缺口,離開了煤和電,北方的人們幾乎無法過冬。大量貨車無法上路,使得城市的糧食、蔬菜等基本生活用品無法得到及時的補給…”同時,國際方面的情況也不樂觀,北半球大多數國家都受到這次氣候災害的影響,北緯45度以北的大部分地區降溫幅度驚人。加拿大幾十個北部城鎮一夜間被2米多厚的大雪掩埋;歐洲雪暴導致上千人一夜間凍斃街頭…非常時期,能源問題尤其令人關注,中東地區連續大雨雪,罕見的暴風雪吹斷了多處高壓線,幾大油田局部停電,石油生產受到影響;美國中南部的暴雨引發洪水,破壞了跨阿拉斯加輸油管道的遠程通訊系統,輸油管道公司出於安全考慮關閉了這一油管;中哈石油管道在哈薩克斯坦境內阿克託蓋—烏恰拉爾段由於遭到東突分子的襲擊被迫暫時關閉,我國的石油進口短期內會受到一定影響…如此種種,都是壞消息。
我電視機前呆坐了好一會兒,又開始漫無邊際地想象。我想象北方的電網開始大面積停電。除了缺煤,在這罕見的嚴寒天氣裡,倘使沒有供暖,大量的人將無法工作。人類社會如一部不停運轉的大機器,每一個人都是一個小齒輪,當越來越多的齒輪停止運轉,機器也就轉不動了。
先生離開的第八天,我去買了兩隻煤餅爐。災難雖然發生在北方,但越來越多的南方人也開始警惕起來,煤餅爐一躍成為緊俏商品。
囡囡從來沒有見過煤爐,新鮮得不得了。我剛一進門,她就上來,把臉湊在爐子邊上,小手左摸右摸,非常歡喜,像是得了個寶貝的玩具。
“媽媽,這是什麼呀?”
“煤餅爐。我小時啊,外婆就是用這種爐子燒飯的。”
“這個怎麼燒呀?又沒有火,一點也不熱的。”囡囡認識家裡的煤氣灶和電磁爐,知道燒飯的爐灶必須是熱的。
“你看,這個是放煤餅的,煤餅一燒起來,爐子就熱了。”我回答。雖然買了爐子,但我依然希望囡囡不需要體驗依靠煤爐生活的滋味。
我同時四處找煤,煤餅的價格已經翻了一倍。雖然人們希望,就如零八年的雪災只覆蓋了南方,這次的寒也不會進入長江域,但是未雨綢繆是中國人的優良傳統,一些特殊物資已經開始漲價。
我每天去一趟超市。大超市裡的食品價格基本持平。牛、果汁、餅乾、方便麵、米、面、鹽、糖這些基本生活用品,每天下班我都用大號環保袋裝回整整一兜來,眼見著已經把書房放滿了。我又讓礦泉水公司送了十桶純淨水,堆滿了半個客廳。
“暖寶”是我當年去北方時愛用的小玩意,我特地買了一整箱。
“媽媽,這麼多水和吃的東西,我們什麼時候才吃得完啊?”囡囡好奇地在房間裡走來走去,檢閱水和食品“我們家是不是發財了?”
“沒什麼,媽媽習慣攢東西。記得我們以前看過的小鳥的故事嗎?冬天來的時候鳥媽媽會攢很多東西,準備過冬。這樣外面下大雪的時候,就可以放心地躲在家裡,不用出去找食了。”
“那外公外婆會攢那麼多東西嗎?”她昂著頭繼續追問。
“媽媽小時候,外婆也攢東西。每到冬天,外婆會買幾十斤大白菜,洗乾淨以後放在大號木頭澡盆裡,裡面加上鹽,然後穿著洗乾淨的長筒膠鞋,在白菜堆上踩啊踩,像跳舞一樣。那一盆子菜要吃一個冬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