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華東第一物流園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因為杜安民不喝酒了,李東也想早點結束晚飯,喝酒就匆忙了一些,剩下的酒他喝了一大半,差不多有半斤左右。
剛開始喝這個酒,覺不上頭,酒勁也不是很大。
可等吃完飯,王姨過來收拾桌子的時候,李東就有些暈乎了。
杜安民也沒招待李東去什麼書房陽臺,直接領著李東在沙發上坐下,打開電視機,跟平時話家常似的開始轉向正題道:“對收購方案有把握嗎?”李東咬了咬舌頭,儘量讓自己保持清醒。
聽到杜安民問話,點頭道:“有一定的把握,當然,事在人為,我也不敢百分百保證就一定能成功。不過時代既然肯出售,最終談的還是價錢,對他們的價格底線,我有一定的把握。”這種大型商業談判,掌握到對手的價格底線,那就掌握了七成的先機。
剩下的三成就要看天時地利了,不過李東的機會顯然比別人要大。
杜安民有些好奇地看了李東一眼,說實話,他對李東的自信有些詫異。
掌握對手的價格底線?
這可不是隨隨便便的一句話,這種商業機密,時代的高層肯定瞞的緊緊地,甚至連大部分時代的高層都不會知道。
李東遠在江北,居然說他了解對手的價格底線,杜安民不由對他高看一眼。
他也不懷疑李東,要是李東在這上面撒謊,後再想獲得杜安民的支持,那就難如登天了。
收購時代失敗,遠方只能暫時困守江北,得罪了杜安民,李東就是本事再大,麻煩也少不了。
李東這麼說,杜安民微微沉默了片刻,接著又問道:“你對遠方的未來有什麼短期或遠期規劃嗎?對遠方的定位又是什麼?是否會走合資路線?又或是…”杜安民問了很多問題,李東一一作答。
有些他自己也不清楚的問題,李東也沒亂說,考慮一下,知道的就說,不知道的就儘量不說。
杜安民也不窮追猛打,李東不知道的,他就繞過去。
李東瞭解的,他就多問幾句。
尤其是說到電商和物的時候,杜安民問了很多問題。
對於電商杜安民還算淺談即止,沒過分深問,知道李東打算走電商和實體結合的路線,杜安民誇讚了兩句就沒多談。
可物這一塊,杜安民卻是談了很多。
比起電商,物有一個巨大的優勢,那就是物算是一個勞動密集型行業。
一家大型物公司,能為當地帶來很多的就業崗位。
江北本來就是人口大省,勞動力過剩一直是個大問題,人員大批外也是必然的。
即使如此,江北這邊的失業率依舊很高。
現在李東說自己準備籌建快遞公司,密佈網點,還有配送中心那邊,遠方也能提供八百人以上的就業崗位。
這些都讓杜安民產生了不小的興趣,最後更是問李東道:“如果在平川建設一個物園,你覺得效果如何?”李東考慮了一下才道:“從地理位置看,發展前景還是不錯的。江北和六省界,勾連華東和華中區域,如果在江北投建物園,前途可期,唯一需要考慮的就是江北的通問題。
江北通不算髮達,物免費業最看重的也是通便利。想要將江北的物園做大,發展通必不可少,不過投資就有些大了…”李東將優缺點都簡單說了一下,其實他對這個不是很看好。
前世江北政府就準備打造一個華東地區最大的物園,甚至12年的時候就和一家大型集團達成了協議。
雙方投資130多億,物園佔地將近1300畝。
各種儀式沒少辦,政府各種扶持也不少,口號更是喊得響亮,可最後的結果並不是太如人意。
當然,這也和物園建設遲有關,直到李東重生前,那家號稱全華東最大的物園還未完全竣工。
如今才06年,要是杜安民真想建,說不定還能搶佔一個先機,真能打造華東地區最大的物園也說不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