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1375章利益共同體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食堂中。

幾人離去,李東沒有在意。

今天來的企業上百,遠方沒這個能力,也沒這個把握能收攏這麼多企業。

四五十家,這是遠方的極限。

再多的話,反而拖了遠方的後腿,無法形成統一戰線。

等人走了,李東繼續道:“話已至此,我就說的更明白一點!

華夏的零售企業一直無法做大,一直無法走出國門,就是因為力量太過分散!

而且內耗嚴重至極!

國外也有競爭,也有內耗,不過國外的巨頭企業起步都早,很早之前就奠定了基。

華夏不同,現代的大賣場模式,我們都起步沒多少年。

說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這是好聽的。

難聽點的,那就是混亂,無序!

而且今天在這,我也不怕多說幾句難聽的話。

華夏的公共資源,很大一部分都被投入到了國企身上,比如百聯,比如華潤。

然而國企有國企的限制和侷限,無論是華潤還是百聯,擴張慾望並不強烈,在遠方沒有出現之前,華潤不說,百聯完全就是一副得過且過的姿態。

民營企業倒是有擴張的心思,可和國企恰恰相反,我們缺少人才,缺少資金。

公共資源,我們分到的少。

就連貸款,銀行都是先國企,後民營。

百聯和華潤的現金多的花不完,還有工夫去做地產,去做燃氣,去做別的。

而我們呢?

我們連門店擴張都沒資金!

他們佔著最好地段的門店,以最優惠的價格拿到貨品,擁有一大批過剩的人才,從來不用為資金髮愁!

他們不用在乎付出多少,收穫多少,因為盈虧都是國家的!

我們能和他們比嗎?

不能!

在座的諸位,今天能來到這的,誰沒吃過苦頭?

誰不是從微弱做起,一步一個腳印走到了現在?

就連我李東,做的時間雖然不長,可說起吃苦,不敢說多苦,我還是吃過的。

我們能有今天,都是靠自己雙手創造的!

國企既然無心帶領華夏零售走向國際,走向全球,那就讓我們自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