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二章:東瀛來使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想要和談,那也要人家和你談才行,但從表現就可以知道,青軍一點談的意思也沒有,從青軍的佈置就可以看出來了,青軍本就是要先封鎖九州,在全力攻佔了九州之後,再兵發四國,最後入侵東瀛本州,從而將整個東瀛拿下在手,此點再無猶疑。因為青軍有強大的海軍,沒有海軍就沒有對話權,而要東瀛目前組建一支強大的海軍,這無異於白做夢,因為這需要大量的錢財。東瀛的皇帝是天皇,現任天皇是後白河天皇,但國政落於源賴朝手裡,而源賴朝也不過是靠手裡大量的軍隊才有的話事權,並不是說全東瀛都聽他的,只是各地大名迫於他的軍力才向他低頭的,只要源賴朝不是太過分,那麼是不會有人反抗他的,可如果源賴朝想建立強大海軍,那麼憑他一個人的力量是不可能的,就算建了也是不上不下,到時還是會給青軍龐大的海軍滅個乾淨,海軍不同於別的,不是有人有錢就可以建立的,還要有練的工匠,高超的造船技術,青軍得到這一切是通過對宋的得到,而東瀛,卻是沒有。本來,東瀛想要到宋國來,都是做宋國商人的船,他們本人是沒有力量行此大事的。想明瞭此點,源賴朝也就明白建造海軍的不切實際,與其指望造一支海軍,倒是不如在岸上加強陸軍的戰力,同時向東瀛名義上的宗主國,宋求助。這是唯一的方法,哪怕是向青國取得對話的機會也好,要知道,青人不與東瀛對話,這讓東瀛一直處在一種不確定的環境下。他們不知道青軍怎麼來的,為什麼來的,到底想要做到何種地步,是大搶一番還是要徹底佔領,從表面來看,似是要徹底佔領,這就要另行考慮了,東瀛很少給外人入侵過,茫茫大海就是東瀛天然的屏障,東瀛沒力量打別人,同樣也沒想到過自己會給別人打過來。不是沒有這個計算,只是沒想到它就那麼突然的來了。五萬準備十足的青軍垮過大海,進入東瀛,誰能想得到。
有了定計,就要行動,想來想去,源賴朝準備了十足的禮物,派出了大量的使者,出發向宋,他們當然沒有力量過海,靠得是宋國一位大豪族,陸氏的海商而行,陸氏是宋國大族,本來是不會涉及到這種事的,但東瀛給了錢的,陸氏也就答應了,當時,宋兩國一直有著大宋的生意往來,宋商運往本的貨物主要有生絲、錦緞、生鐵、瓷器、藥材、香料,還有宋版書、佛畫、佛具、銅錢等。本運來中國的貨物主要有銅、硫黃、木材、砂金、刀劍、漆器、扇等。本的工藝品在宋國市場頗受歡,尤其本刀堅銳美觀,為宋人所喜愛。宋國文學家歐陽修曾作《本刀歌》贊之。隨著宋貿易最大的港口,博多港落入到青軍的手裡,宋之間的貿易就頓停下來了,陸氏是早知的,一俟青國發兵,他們就轉向東瀛本州落腳,從而大發一筆,還可以賺上一筆消息費,畢竟東瀛不知道青國,而陸氏雖不知道很細,但道聽途說,怎也比足不出海的東瀛人要知道得多。在此,不得不說,陸氏是豪門大族,是儒門中人,是青國的反對者,在這一點上,舉凡宋國讀書人都是相同意見的,在他們眼裡,青與蒙一樣,都是不開化的蠻夷,窮兵黷武,一定不會有好下場。但他們當然不會跑到青國去鬧,所以便向東瀛出售青國的消息。在他們的嘴裡,青國雖強,但也不過是仰宋之鼻息,讀書人自以為是枉尊自大的病一顯無疑。於是源賴朝得到一個錯誤的誤導,青國的確強大,但青國也同樣沒什麼了不起的,他們只是一時的強大。這一點不足為奇,因為曾經同樣強大的遼國完蛋了,之後金國也一樣強大過,可它也完蛋了,最後現在是蒙古,蒙古雖然強大,但誰知道他會不會步宋國的後塵呢,要知道蒙古再強大,東瀛人看不到,他們能看到的,是宋國豐富的物產,宋國強大的造船技術,這一切哪是蒙古人能比得了的,所以在他們的心裡,蒙古人並不足為奇,同樣,這個打敗了蒙古的青國也一樣不可怕了,同樣是蠻夷,東瀛受漢文化很深,他們一面仰慕漢文化,一面和漢人一樣瞧不起蠻夷人,比如蒙古,比如青國。只是,現在情況不同,蒙古沒有打來,青國打來了,而且與別不同的是,青國有著強大的海軍,這支海軍就在東瀛人的眼皮子底下,雖然青國是蠻夷,但顯然是有一定水平的蠻夷,不是那麼好對付的,在這一點上,源賴朝也是有了深刻的認識,不過就算如此,也不過是蠻夷,如果有宋國從中斡旋,那麼解除了這場兵禍,怎也是好的,是唯一的,此時的東瀛人還是有自知之名的,他們是弱國,是弱小的,在強大面前,是一定要低頭的,至少在沒有足夠水軍的時候,畢竟,沒有水軍,他們連聯絡九州大名的力量也沒有。九州大名也不是真個廢物,在這生死之時,見識到了青軍的強大手段和殘忍行徑,少貳家、大友家、菊池家、島津家、竹崎家等地方勢力團結在一起,組建了一支十多萬的大軍,而青軍在博多灣東部的博多箱崎成功登陸後,擊敗守軍,佔領岸邊松林,從背後突襲在百道原的東瀛軍。東瀛軍腹背受敵,死傷慘重,餘部向太宰府水城(前代建築的一座巨大水壩)方向撤退。青軍順勢而進,用霹靂炮攻佔下了水城,東瀛軍退出太宰府,青軍大勝,隨後攻佔了肥前,打下肥前之後,青軍再度向筑後發動攻擊,東瀛軍在此死戰,結果青軍用上了弩軍,東瀛軍知其不可勝,而退,青軍打下了筑前,卻是收整了兵馬,不再突前,而是將攻擊主力放在了豊前國。雖然東瀛九州大名們集中了力量想打,但事實證明,如果把全部兵拉到青軍面前打正面戰,那實與自殺無異,而他們在驅趕平民上戰場,也沒見到青軍的仁慈,這是一支讓東瀛軍別無它法的軍隊,甚至有人想要投降,並且這種局面越發的大了。情況是如此明顯,青軍並不在意東瀛的佈置,因為在正面,在打法上,東瀛軍一點也不是青軍的對手,青軍很輕易就可以打敗敵軍,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東瀛軍用的手段也就可想而知了,他們一步步想引青軍行動,可是青軍戰鬥自有章法,在絕對的力量面前,一切手段都是那樣無用,青軍擺明衛車馬,向著豊前發動攻擊,這正是一步步地來著,先豊前,再豊後,再肥後,向,大隈,薩摩。一步步的來,一個個的打,一點點的,一回回的殺,就是如此簡單,卻是讓人知道了也別無它法,這正是兵法上的陽謀,你知道了,也沒有別的方法,這正是強力的證明。就比如一個超級大國,小國在它面前耍什麼花招都是沒用,只要大兵一出,什麼都沒有用,只有實力才是一切最好的說明。東瀛派出了強大的使者團,同樣,也向陸家付出了龐大的代價,不過這一切從哪說都好過建立一支海軍,那才是真正的燒錢。這一點上東瀛是很窮的,永遠不要以為東瀛很富,作為一個國家,東瀛的主要錢幣都是宋國銅錢,這也就可想而知這個國家有多少錢財了,有錢而不自知,也難怪青軍會打過來。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有多少量的通錢決定了這個國家的經濟實力,而在這一點上說,東瀛舉國上下都沒有這個認知,憑空的把錢幣這種大事到了宋國的手上,真是沒話說了,其實東瀛也不是沒想過發行錢幣,而問題的關鍵在於,想要發行錢幣,一定要有一個統一的政府,作為東瀛,雖然糨的幕府有一定的實力,但說起來是不上道的,只這筆發行錢幣的事前支出,也足以讓它破產,而幕府如果要這樣做,也就意味著各地大名的實力將很大程度地受幕府控制,這是這個名義上統一但實質上已經分裂的國家大名們所絕對反對的。是以,對於東瀛這個國家來說,當真是地地道道的窮國弱邦。有金礦有銀礦,而無實力,這樣的肥,不打它打誰?九州東瀛軍主力受損,軍心不定,戰心不一,在這種情況下,只要青軍鬆鬆口,許諾下一些好處,一定有大量的大名投降,從而讓九州平定下來,但,青軍方面貫徹了劉志恨的作戰方略,不急攻,不突進,見空不鑽,遇林不入,不事先把地型探個明白,絕不輕易動兵,讓東瀛軍想定設伏之計也是不行,只能一點點,死死磨著,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是個頭兒,而青軍卻是好辦,大搜領內之民,不用說了,老弱盡殺,男子盡閹,女子點名分內,把美與醜者分開定類,最美者的處*女和一些特別美的敬獻給大帝,而那些不為處子的美女分給軍官享受,還有一些婦人女子給士兵玩,最後分批把過多的人運輸到大青國內,大青動用了兩支艦隊,而普通船隊更是多,這方面,大青本國的船都不夠,從而向宋國內也定購租買了足夠的船隻,這才解決了運輸問題。
由是乎,轉眼間,三月過去了,東瀛使者也終於到了揚州,再由揚州到了臨安,面見大宋皇帝。到底是外邦來使,理宗本是要見的,只是這事一下子扯出了大青,卻是讓理宗皇帝莫名其妙,他不是不知道大青要對外海之邦動武,這是外國的事,也是大青的事,卻是與大宋何關,在大宋來說,只要不是動我大宋,別的,他大宋本國的事還管不來呢,哪裡還管得其它?只是東瀛使者到底不是空手來的,給得東西真多,二十名倭女,讓理宗再度滿足,這些倭女,都是經過訓練的,東瀛在訓練女子方面手段多多,久經女考驗的理宗都是意想不到,世上玩女人還有這種玩法的,什麼綁縛,滴蠟,皮鞭,吃屎,喝,不一而足,一般來說,都是女子討好男子的手段,理宗皇帝到了頂也就是玩玩後庭花,哪有玩過這種變態的,當下住了,只是話說回來,收人的手軟,吃人的嘴軟,把人家倭女玩過了,當然要在這事上盡一盡心,這種事情,他一向都是甩手掌櫃,自己不會去管的,但這事也不可能隨便讓別人去管,如果找一個不知死活的“大儒”一定會拍鼓腹,把事情攬在自己的身上,然後找上大青,不用問,最後得罪大青,又或者給大青殺了,事情不了了之,但大宋就要失面子了,所以推拖事情,也是要看手段的,這種事算來算去,有這份心計的,也就只有賈似道了,當下這事情就推到了賈似道的頭上,怎麼說現在的漢國公主也是大青的五大帝后之一,非比尋常,也是賈后的女兒,賈似道的外甥女,出了什麼事,劉志恨也不會殺他的,這樣算來,賈似道可不是最合適的人麼?賈似道也推不了這事,只得應下,頭皮上卻是疼得緊,想來想去,決定還是問問大青官員的意思,要知道,大青與大宋好,兩國好的一個表向就是兩國在對方國家裡都駐有務大使,大青的大使當然不是一般人,只要是親大青的宋官都向其示好,甚至有大量的地主老爺向其詢問移民大青的方法,要知道,大宋的氣象可不是真就沒人看出來,有道是另為太平犬,不為亂世人,而且大青在土地開發上一向有手段,在大宋的一樣可以向大青買上一塊大大的土地莊園,然後憑此可以成為大青的國民,領黃卡,在大青,允許雙國籍人,但此條只針對宋國人定,並且還要肯定,必須是三世為宋人,才可以享受此條件,成為青國人後,可以自由往來於兩國,可以在青國置辦產業,當然,稅要多一點,在青國,青國本國單一國民的稅要低一點,雙國籍人的稅一般要高一點,但這個高也是很低的,如果沒有產業的人可以伸請貸款,這一點主要是在窮州,窮州土地好,一年兩也是正常,此點正是向大宋得到農民之法。在這種大青與大宋好的情況下,大量的宋國無產者給送到了窮州,讓窮州一下子人口多了起來,這部分人,雖然窮州可以吃下,但無疑會很吃力,於是窮州再轉運向大青其餘州府,這種方法避免了大宋國內的民亂,也讓人口一直成問題的大青得到了好處,要知道大青殺伐得天下,不僅是國外殺,國內也殺,同時在佔領地對那些土民也是常常殺的,不為了別的,最關鍵的就是防止他們作亂,對於這些人,相比之下,那些宋人就安全多了,他們不在意是誰管理他們,只要他們有吃的,他們就把治世者當神一向拜,他們對劉志恨並不怕,相反崇拜得很。很多人竟然還加入了巫教。當然,大宋也是得到了好處的,至少不會再有那些亂叫骯髒的亂民了,這些民,除了那些願意死在自己土地上的,都有了出路,也就不會對大宋造成影響了。除了大宋的財賦還是有一定的問題,那就沒有任何問題了。好輕鬆就見到了大青國外使,對於大宋國相來說,見大青外使當然很容易。兩方一談,大青國使說表示不行,你們大宋不打東瀛,還不讓大青打,這不是瞧不起大青麼?我大青怎麼說也有五十萬以上的大軍,蒙古人且不怕,何以要聽你大宋的,還是說你大宋自覺得兵馬軍力比蒙古還強?真要是想打,我大青倒也願意試試。這賈似道哪裡敢試,當下提出了求教之道,說話也是漂亮,我也不想的,這是皇帝老子差下來的命令,我也沒辦法呀。於是外使一笑,道:“我有財路,相國想要麼?”賈似道當即大喜道:“願意求教。”兩個人一番定計,也就有了主意,當下,賈似道表示,要帶東瀛使者去見大青大帝,這件事情很重要,關係到三國之間的關係,怎麼說他這個宰相是要出面的,這話說得合情合理,另一方面,由於行了公田法,賈似道表面風光,其實已經把大宋國內的高官與讀書人都得罪了,很多人罵他相惡人,在這種情況下,出到外頭去,散散心,避避風頭,也是好,而且在他不在朝的情況下,一定會有很多隱藏的人跳出來害他,如果大宋回不去了,他也好留在大青,有著外甥女在,想來在大青也一樣有他的出頭之。得了此念,理宗也就同意了,於是乎,一支三百人的大宋國使,一支五百人上下的東瀛國使,就這麼浩浩蕩蕩地向大青而去,也不知是有心無心,本來大青大帝劉志恨在末冬宮是眾所周知的事情,但眾人一路上卻是直著向大青而去。不過,倭人不知道,也沒有人對他們說,這是賈相爺定下的路,他們手下人自是不會多說了,再者說了,這一路去,也是有好處的,公費出行,一應的花費,出自大宋國府庫,以大宋官員的素質,為國家省錢,他們卻是不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