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節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談話大多集中在石油問題上。前一天晚上的新聞報道透,石油輸出國組織堅決要求今後的石油易一律用黃金支付,而不用紙幣,因為紙幣——特別是美元——幾乎天天貶值。美國同石油輸出國組織之間的談判擱淺了,使得新的石油運的前景變得令人震驚地近了。
假使果真發生這種情況,那將給生產電力的公用事業帶來災難的影響。
這樣聊了一刻,然後,尼姆到有人碰了一下自己的手臂。轉過頭去,他發現是瑟斯頓·瓊斯,他在丹佛的朋友。他們倆熱情地握了握手。
瑟斯頓問:“圖尼帕工程有什麼消息?”尼姆作了個鬼臉。
“建築金字塔的速度更快些。”
“法老們不必取得許可證,對不?”
“對!厄休拉近來可好?”
“好極了!”瑟斯頓高興地微笑著。
“我們快要有孩子啦!”
“太好了!祝賀您!這個大喜子是在哪一天呀?”尼姆趁說話的當兒,趕緊整理自己的吃驚的思緒。他還清楚地記得在丹佛的那個週末厄休拉上自己的情景。厄休拉私下告訴他,她同她丈夫都想要孩子,但就是生不出來。她這話後來為瑟斯頓證實了。
“我們夫倆都作了體檢…我那杆槍,扳機能扣,也能擊,但我裝進去的都是空心子彈。我可永遠也不會有實心子彈…”
“醫生說大約在六月底。”啊,上帝!尼姆無須用計算機就可以斷定這是他的孩子,他的思緒紛亂,猶如掉進了攪拌器裡一般。此時此地他能說些什麼呢?他的朋友用手臂輕輕地搭在他的肩膀上,給他提供了一個答案:“我和厄休拉很想到時候請你當孩子的教父。”尼姆剛要說同意,表示願意做那孩子的教父,但隨即覺得難以啟齒。他只是再次緊緊抓住瑟斯頓的手,點點頭表示同意。尼姆默默地發誓道,瓊斯的小孩將有一位從未有過的最好的、最盡心的教父。
他們倆商定年會結束前再碰頭。
尼姆繼續往前走去,同更多的電業界的人士談:來自紐約的康·愛迪生公司——在尼姆看來,這是北美辦的最好的公用事業公司之一,儘管它被迫充當紐約市的收稅人以及受到投機成的政客們的誣衊——佛羅里達電力照明公司、芝加哥的聯邦愛迪生公司、休斯敦照明供電公司、南加利福尼亞愛迪生公司、亞利桑那公共服務公司等等。
金州電力公司派遣的由十二位代表組成的代表團活躍在來自外地的代表們中間,因為他們的公司是這次年會的東道主。雷·波爾森也在裡頭;他同尼姆跟往常一樣不親熱地互相打了個招呼。約·埃裡克·漢弗萊還沒在會上面,不過以後會來的。
剛同一個人談完話,尼姆注意到,在熙來攘往的代表們中間有一張臉越來越近。她是《加利福尼亞檢查報》的記者南希·莫利諾。她徑直朝尼姆跟前走來,使他大吃一驚。
“嗨!”她態度友好,滿面風,但是,尼姆對不愉快的往事記憶猶新,使得他很難報之以同樣親切的招呼。然而,他不得不承認,這個女人太誘人了;她那高高的顴骨和傲慢的儀態正是她的動人之處。她深知穿著的奧秘;她穿的衣服一看就知道價格相當昂貴。
他淡淡地應了聲:“你好。”
“我才在記者室拿到你的講稿,”莫利諾小姐說,手裡拿著一份新聞稿和一份他的講演全文的打印稿。
“這份東西太單調乏味了。除了印在這裡的之外,你還打算講些別的什麼嗎?”
“即使我要講,我要預先告訴你,給你幫忙,那才是見鬼哩。”這個回答似乎使她到高興,她笑了起來。
“爸爸,”一個聲音了進來“我們現在就上那兒去了。”這是本傑。他已經穿過代表們走向只夠少數旁聽者就座的會議廳小樓座。尼姆看到了絲和莉婭站在那邊的樓梯口,她們倆向他招手,他也向她們揮了揮手。
“好的,”他對本傑說“你們快去找你們的座位吧!”南希·莫利諾興味盎然地傾聽著。她問:“你把全家都帶來開會了?”
“是的,”他沒好氣地回答道,接著又加了一句“我子和我們的孩子同我一起住在飯店裡。萬一你想就此做文章的話,我可以告訴你,是我自個兒掏錢負擔他們的費用。”
“哎呀!哎呀!”她打趣地說“我得了個多麼可怕的名聲啊!”
“對你,我得留點神,”尼姆告訴她“就象我遇見眼鏡蛇那樣。”好一個哥爾德曼!南希邊走邊想,這傢伙可不是好惹的。
今天被派到這兒來幹這份差使,出乎她所料,況且她也不想來。但是,本市新聞編輯主任在會議程上看到哥爾德曼的名字,就把她派了來,指望她能找到一些可資攻擊的弱點,從而繼續一場在他看來有新聞價值的爭鬥。啊哈,那位張口就是“我是教練”的編輯大人。這回可錯啦。她打算要老老實實地報道哥爾德曼的演講,要是材料值得的話,甚至給以潤。(那份打印的稿子確實不值得,所以她才要向哥爾德曼提那個問題。)除此以外,她想盡早地離開這個鬼地方。今天正碰上她跟那個叫伊維特的姑娘約好在酒吧間見面的時間。她們倆一個星期前在那家酒吧間匆匆地談過一次話,南希能夠趕得上——她把汽車停在飯店的地下停車庫——雖然時間是夠緊的。她希望那位姑娘能踐約,能解答一些令人費解的問題。
這時得去聽哥爾德曼演講。她走進會議大廳,在新聞記者席上就座。
當尼姆在臺上演講時,他才發覺那個姓莫利諾的女人的話不無道理:象他這樣一篇充滿技術名詞的講演,在新聞記者看來,確實太枯燥無味了。但是,當他描述金州電力公司當前和今後的負載和發電量問題的時候,從聽眾凝神靜聽的表情就可以看出,許多人對尼姆以《超載》為題的演說裡談到的問題、挫折和憂慮產生了共鳴。他們的公司也面臨著提供用戶要求的穩定的電力的問題。他們也意識到時間越來越緊迫,一場嚴重的電荒只是幾年以內的事情了。然而,他們的誠實幾乎天天都要受到懷疑,他們的警告無人相信,他們的嚴酷的統計數字被視作笑柄。
快唸完他事先準備好的稿子時,尼姆伸手從口袋裡掏出一份他昨天才寫的補充稿。他將以此來結束今天的講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