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助不感恩貧困生真的無情麼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受助一年多,沒有主動給資助者打過一次電話、寫過一封信,更沒有一句謝的話,湖北襄樊5名受助大學生的冷漠,逐漸讓資助者寒心。8月中心,襄樊市總工會、市企業家協會聯合舉行的第九次“金秋助學”活動中,部分企業家表示“不願再資助無情貧困生”並取消了5名貧困大學生繼續受助的資格(8月22《楚天都市報》)。
這件事經過報道被新、騰訊、網易網站轉載後,在網上引起了熱議。一部分人譴責不知報恩的大學生,另一部分人則質疑資助者,認為其既然要助人就不應該討要回報。
初聽到消息,我的第一反應也是譴責不知報恩者。且不說自古以來,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裡就有知恩圖報,更有“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的高貴品質,便是在生活中,自己幫助了的人,人們也期望他們說聲謝謝。那些不知恩的人,在人們眼中便是忘恩負義,動物都不如。然而道德上的譴責,似乎總阻止不了一些人的我行我素,社會上依然有很多人“忘恩負義”更可惡的是他們甚至不認為是自己的不對,反而譴責起別人的苛刻。
這樣的人,我都不只遇到過一個兩個,雖然我的態度是既然拿那種人沒法,那就當自己看錯了人,自作多情自我解嘲一番,從此與她不相往來,然而對另一些用了心血的人,可沒這般釋懷的下。我的一個朋友就曾經辛辛苦苦帶出來幾個做項目的學生,當時器重,希望以後他們能幫他幹,誰知這些學生學會了,賺了錢,人也隨著蒸發了。我朋友不知有多痛心,然而又有什麼辦法呢?說看錯了人吧,自己花那麼多時間與力培育,怎麼能說看錯就放得下的呢?重要的也許還有自己對於那些人的情,情一旦受到傷害,那是金錢與時間無法彌補的。
這似乎和這幾年社會上討論的誠信問題相似,然而誠信還只是基於工作與報酬的私人與企業的關係,而不知報恩則是破壞了人與人之間的一種信任的關係,這種破壞更顯現了的人的冷漠,怎能不遭到譴責?
然而,事情似乎也不是這麼簡單。襄樊市總工會副主席周萍接受採訪時說:“出現這樣的事,並不是貧困大學生的錯。他們還小,社會經驗不多。但作為孩子的家長,應教育孩子如何處理人際關係,如何知恩圖報。”家庭教育,很多社會學家都指出,是孩子人生中重要甚至會影響其一生的的教育,俗話說“有其父必有其子”可見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長中的重要作用,然而中國的孩子大部分時間接受的還是學校教育,家長們也對學校的教育抱著莫大的期望。
中國的教育一直以來都是強調應試教育,雖然也有提出素質教育,然而社會評判的標準依然還是孩子的成績,在此大環境下,學生不會不受其影響,於是出現了一些貧困學生仗著自己成績好,以為受人資助是理所當然,如果沒有人資助,那是別人冷漠,埋沒祖國人才。於是我們也可以看到,那些接受採訪的貧困學生,沒有哪個不是眾口一詞“我會好好讀書,用成績來報答資助人”卻很少有人說“我會記著這份情,並用同樣的行動來幫助其他需要幫助的”當然也有不少貧困生做得很好,不但恩,而且做到了用行動來報答社會,而這正是資助人所希望的,即一種助人神的傳承。說到成績好的貧困生受到資助,我們似乎又忽略了另一個問題,即成績不那麼好的學生的受教育權,如果這些學生中有很有潛力的,又或者品德人格都很優秀的,只因為他們的成績不夠拔尖,從而失去了受人資助的權利,這是否也是一種缺失,一種由不正確的教育觀念所帶來的社會的不公平?
現在站在那些受譴責的大學生角度看看。據調查,這些沒有恩——表示出行動來的貧困生,並非真的忘恩負義。這裡似乎引出了貧困生的心理問題。貧困生缺的僅僅是錢麼?又或者是我們只看到了外在的東西,而忽略了更重要的內在因素?
記者在襄樊市總工會採訪時,遇到河南省南陽市一家企業推銷員張先生。張先生稱自己曾資助過一名貧困高中生,該生高中畢業後有半年時間不與他聯繫,當時他很傷心,甚至有些後悔。半年後,該學生寫信告訴他,高考成績不理想,壓力太大,所以不好意思給他寫信。這下子,他才知道事出有因。
貧困學生本來就由於社會的貧富分化帶來了他們心裡的一些扭曲,這其中有他們自己的自卑,也有別人與社會的歧視壓力。在這種情況下,他們變得非常,學會了用冷漠來保護自己,就算是那些有錢人對他們進行資助,但那些人在他們眼中也是高高在上,無法靠近的,因為他們不在同一個層次上。也許對那些資助人看起來很簡單的“謝謝”
“恩”在這些脆弱的學生心中卻不知如何表達,他們只有沉默,可是他們沉默了,卻又遭到那些慷慨者的打擊甚至社會的聲討,無論怎麼樣,他們都是弱小的,這又加劇了他們的無力,讓他們變得更冷漠。
對此我深有體會。我有個很有錢的親戚,也說不上是親戚,只是我媽是他們家女兒出生時第一個見到的外人,於是按照當地風俗便認了乾媽。他們家對我們家總是很大方,出手慷慨,沒少買過東西送過錢。然而我對他們家的態度卻是有點冷淡,在別人看來,這似乎很沒良心。我心裡知道要謝,然而每次試著去表達時,他們給我的覺就是滿不在乎,表面上看起來熱情然而這熱情似乎只是他們的事情,全然不搭理我的受。而且在他們心裡,似乎他們給了我們很多,我們就理所當然要對他們涕零,唯唯諾諾,而我們的一切不合他們的意的做法都屬於忘恩負義,要揹負道德的重負。這種覺讓我厭惡透了,我寧願不要他們給我們任何東西,而只要一份單純的親戚情。所以我很少去他們家,很少問候他們,但是心裡暗暗發誓,如果我能賺錢了,便是表面上的我也會買很多東西給他們,他們有錢不缺什麼,但他們缺的是身份與品位,我也不送什麼稀世珠寶給他們,就送一些高雅的帶某種品位的物件。
這是一種無力的反抗吧,即便我的誓言也顯示出來因為金錢所建立的情薄弱的關係,這關係是那樣的可笑與悲哀。
我又想起了我的許多朋友,其中有一個因為某種玩笑也認我媽做乾媽,叫我做妹妹。他家不算富裕,就是普通的農家,種田、打零工,然而即便這樣,他卻同樣對我很好,經常來我家總會帶一些水果或是自家種的菜,我家需要幫忙的地方,只要他能做,就會二話不說。對他的,我也很少說或用行動去表示,但我們之間的關係是那樣融洽,毫無隔閡。我知道這份情我會一直記著,他也不需要我給他什麼物質上的,在他心中,只要我記得有他這個朋友他就已經很高興了。
人與人之間,其實缺乏的並不是良心,而是相互之間的溝通與在溝通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理解與情誼。我知道,也許那個親戚並不是如我所想高高在上,可是我試圖去和他們溝通,瞭解他們真正的心情,他們總不給我機會。同時在我眼裡他們就是富人,我們就是窮人,雖然我們的思想一點都不比他們窮。
基於此,我希望那些資助者不要太苛求這些貧困學生了,社會的貧富差距已經給他們帶來了傷害,又怎能用你們的所謂道德來苛求他們呢?雖然這道德是那樣天經地義。擁有一顆助人的心是不夠的,還要擁有一顆寬容、體諒與大度的心,最重要的是用適當的態度與方法去幫助人,讓別人體會到的不僅僅是物質與金錢,還有溫暖與關愛。
同時,那些貧困生們也應該努力,這種努力不是用好好學習來一勞永逸,而是學會愛,愛自己也愛別人。冷漠的態度也許能讓你一時縮在自己的硬殼裡,免於受傷害,當同時你也阻擋了別人的關愛,阻擋了溫暖與幸福。逃避不是辦法,要勇敢面對的其實是自己那顆脆弱的心。
再次,一些資助組織要建立一些溝通的機制,也可以定期開展活動,促進貧困學生與資助者之間的對話與互動,只有通過面對面的才能化解誤會,而互動能增進兩方的情。
我時常在想,有什麼東西能夠維持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呢?血緣麼?不是,因為我看到那麼多的家長對孩子不負責任,而同時又有那麼多的兒女對父母不夠孝順。同學麼?不是,因為除了幾個同學和我的關係至今還好外,其他的都了無音信,這本身就說明了問題。同事麼?更不是,職場上的爾虞我詐,讓人想起來就膽戰心驚。
然而我心裡又湧現出一股暖,緩緩的,讓人安心。那就是情義,這情義無法描繪出具體形態,甚至無法言說。然而我知道那是一種彼此之間的袒與信任,是深入心靈的對話,是對對方的需要與愛。與父母與他人,都需要這種情。雖然這中間有矛盾也會有不如意,彼得斯在《的無奈——傳播思想史》裡就揭示了:完美的是不可能的。然而他又尋找出一種新的辦法,即以追求彼此的關愛來代替追求完美的,化解人與人之間人為的障礙,實現一種實用主義的行為的協調。
傳播學者說到人與人之間進行傳播必須在共同的語意空間才能順利進行,而這共同的語意空間需要資助者與貧困學生用一顆彼此關愛的心來共同創建。而一定的是走向和諧的有效方式。
我相信只要人人都試著去關愛他人,甚至是經濟地位低的也可以關愛經濟地位高的,那莫,人們生活得一定會比現在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