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108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嬌娘帶著兩個小傢伙到景仁殿時,殿內已聚滿了一群半大的孩子,說是半大的孩子,可給兩位皇子殿下挑選伴讀,又豈能真召來六七歲的孩童,一個個都在家嬌生慣養的,又是不通世事的孩子,若是一個不甚和皇子們起了口角,可不是給府中招來禍事,故而各府送入宮中的,皆在十歲上下左右,多少是曉了事,又是被家中所看重的。

許是在家中時已被長輩教導過,一個個倒甚是守禮,幾人能一團,低聲說著話,皆是一副小大人的模樣,英親王府的佑哥兒在這群孩子中明顯身份更為貴重,身邊呼呼啦啦的圍了一群,他子活潑,又常常隨著他生母入宮,故而不見拘束,俊秀的小臉掛著笑容,正伸出手比比劃劃,惹得周圍的孩子皆是睜大了一雙眼睛聚會神的看著她。

殿裡伺候的小太監見皇貴妃攜兩位皇子到來,先是清咳一聲,給眾人提個醒,之後忙上前請了安。

佑哥兒率先反應過來,膛,帶著小夥伴上前規規矩矩的見了禮,禮儀不差分毫。

嬌娘面上帶著淺淺的笑容,道了聲起,又頗為親暱的拉過佑哥兒的手,含笑問道:“你母妃近來可好?怎麼也不見她進宮來了。”佑哥兒因隨著生母去昭陽宮,與嬌娘自是稔,見姨母問話,也不拘著,只笑眯眯的說道:“回娘娘的話,母妃說您近些子要為兩位殿下挑選伴讀,怕是要忙上一陣子,故而不便來叨擾一二。”私下,佑哥兒見了嬌娘總是要喚上一聲姨母以示親近,可在今天的場合,他倒是有所收斂,神態語氣雖是親近,稱呼上倒與常人無意。

嬌娘見佑哥兒被姐姐教的甚好,不免笑了起來,伸手摸了摸他的頭,說道:“你倒是越發的伶俐了。”佑哥兒嘿嘿一笑,也不自謙,樂呵呵的道:“謝娘娘誇獎。”嬌娘彎笑了一下,又對著一個身著寶藍錦緞,袖擺與領口繡銀團花紋的小少年招了招手:“元哥兒,過來讓姨母瞧瞧。”這元哥兒是文伯侯府的嫡長子,生母是嬌娘的二姐,雖不是一母所出,可也是自家姐妹,加之七娘子作為文伯侯的續絃並未生子,平中也把元哥兒當作親子看待,嬌娘少不得也要看顧一二。

元哥兒不比佑哥兒本就是皇親,生母又與嬌娘同母所出,時常於宮中走動,他雖知道皇貴妃是自己的姨母,可也知在姨母的身份上邊,還有一個皇貴妃的身份,見皇貴妃喚自己上前,忙走了過去,又是見了一禮,神間很是恭敬,隱隱還透著三分惶恐。

嬌娘見狀不免一笑,嗔怪道:“你小小的人倒是多禮,也怪你母親,平裡也不見帶你來宮裡走動走動,自家親戚,反倒是生疏了。”元哥兒年方十二,算著群人中是最大的,已是少年的模樣,子也沉穩知事,聞言,也不敢打蛇上,只羞澀一笑,回道:“雖與娘娘沾親帶故,也不敢失禮,母親倒是常在府中惦記著娘娘,來之前,還提及娘娘喜歡吃母親陪嫁廚娘做的燕窩糕,本想讓小臣捎帶進來,又怕不合規矩,這才作罷。”嬌娘見他提及燕窩糕,便知這話不假,不由慨一嘆:“讓你母親惦記了,本宮也是甚是想她,想想,自她出嫁,已有四年未曾相見了。”話音兒一落,嬌娘勾起了紅,指了指在殿外邊鬆開了她的手,之後背手而站,板著粉小臉的戚華璋,含笑道:“你這表弟你還未曾見過吧!”元哥兒目光看向立在嬌娘身側的戚華璋,見他小小年紀,卻一身貴氣,且模樣生的與皇貴妃甚為相似,端得好相貌,漆黑如墨的鳳目中透著毫不掩飾的鋒芒,眉目之間隱隱透著一股子高傲。

“小臣見過二皇子。”元哥兒上前一揖,神依舊恭敬,不因戚華璋年紀尚小,便有所輕忽。

戚華璋薄微微一彎,微不可見的點了下頭,淡淡的說道:“表哥請起,自家兄弟,倒也無需這般客氣。”說完,又不著痕跡的看了嬌娘一眼,見母妃微微頷首,眼中帶著讚許之,略彎的嘴角不又揚了揚,眼中透著幾分得意。

為皇子挑選伴讀,自是一件大事,嬌娘自然不會自作主張,早先便已被戚望之提點過,故而人選已定,坐上高位,目光淡漠的掃了一圈,在一個穿青錦緞的小少年身上打了個轉,便含笑讓他上了前,問道:“在家中可曾讀過什麼書?”

“回娘娘的話,小臣正習《中庸》。”這青衣小少年倒甚是沉穩,不驕不躁,且生了一副白淨秀氣的面容,微微一笑,很是讓人生親近之

嬌娘點了點頭,問向站在戚華璋身側的大皇子:“遜逸可喜歡他來做你的伴讀?”話一出口,大殿上一些小少年便出幸災樂禍的神來,早在家中時,他們被已被囑咐此行的目的,皆是奔著二皇子伴讀的身份而來,且已聽家中長輩說過大皇子的處境,故而那等沉不住氣的,不免失了態。

戚遜逸倒沒有如戚華璋一般肆無忌憚的打量著人,只微微一笑,回道:“兒臣很喜歡,正巧兒臣也正在習《中庸》。”戚華璋見母妃竟先給大哥挑了人,生來就霸道的子讓他生了幾分不悅,小嘴不一抿,有些委屈的看了嬌娘一眼。

嬌娘不由失笑,她這兒子被皇上教導的越發霸道了,什麼事都要可他先來,什麼好的也都要先由他選,竟受不得一點的委屈。

按照規矩,給戚遜逸又挑了三人,身份雖算不得貴重,卻也是朝中重臣的孫子,之後,嬌娘又點四人作為戚華璋的伴讀,這四人中除了身份貴重的佑哥兒外,另外三人一個是大理寺卿的幼子,一個是宗人府丞的次子,倒是另一個有些出乎人的意料,竟是九門提督的長子,在京中有名的只喜歡舞槍,面上來看,除了佑哥兒外,另外三人的出身倒比不上戚遜逸四位伴讀的出身。

戚華璋目光在另外三人身上打了個轉兒,也不知想了些什麼,竟衝著三人笑了一下,讓人有些受寵若驚。

命人送了這些小少年出宮,嬌娘便要帶著兩個小傢伙回昭陽宮,卻見殿外高賢候在了一旁,並說皇上召二皇子過雍陽殿。

嬌娘想是為今伴讀之事,便鬆開了握著戚華璋的手,又彎身為他整了整衣服,這才攜了戚遜逸去往凌煙閣。

戚華璋在戚望之面前可不敢放肆,更不敢作出什麼撒嬌的舉動來,乎乎的小臉作出一本正經的神,小小的身子站得筆,只有一雙烏溜溜的眼珠子不安分的打這個轉兒,透出他這個年紀應有的本來。

見戚望之合上奏章,戚華璋才邁著小步子走上前,乖巧的的接過他手中的筆,放在了硃紅的筆架上。

“今見過給你挑出的伴讀了?”

“見過了,兒臣瞧他們都是好的。”戚華璋彎著眼眸,氣的回道。

戚望之抬手敲了敲桌面,薄略一彎,說道:“這三哥,一個是大理寺卿之子,一個是宗人府丞之子,還有一個是九門提督之子,當然是好的。”

“勞父皇費心了,兒臣都明白。”戚華璋眯了眯眼睛,輕聲說道。

戚望之看了他一眼,輕輕一哼:“你都明白什麼了?”戚華璋黑亮的眼珠子一轉,便回道:“父皇為兒臣挑選的這三人,父輩皆是在朝中任職,而大哥的四位伴讀,卻是祖父在朝中任職,父輩卻是無大作為。”戚望之嘴角勾了勾,笑罵一句:“你小子倒是把這些記得牢。”

“都是父皇教的好。”戚華璋抿嘴一樂,之後又正了正臉

小小的人,生的粉雕玉琢的,一雙大眼睛更是活靈活現,原是個極機靈的相貌,偏板著的小臉,作出一副老氣橫秋的小大人模樣來,便是戚望之瞧了也不由一笑,心下更是一軟,伸手以一種成人的方式拍了拍戚華璋的肩,語重心長的說道:“別怪父皇對你嚴厲,帶其冠必承其重,你後所要肩負的是這萬里山河。”戚望之牽著戚華璋的手走出了雍陽殿,領著他一步步的走向最高處,可以眺望到京都最繁華的地方,抬手一指:“這只是一部分,昭兒,你可明白父皇要給你的是什麼,不是口中輕飄飄的萬里山河四字,而是這天下,後,這整個天下都屬於你,屬於戚華璋一人,你…萬不可辜負朕。”這番話,戚望之不止是以一個父親的身份,更是以一個帝王的身份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