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南北朝陽城澱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博水又東南經穀梁亭南,又東經陽城縣,散為澤渚。渚水瀦漲,方廣數里,匪直蒲筍是豐,實亦偏饒菱藕。至若簍婉口童,及弱年崽子,或單舟菱,或疊舸折芰,長歌陽,愛深綠水,掇拾者不言疲,謠詠者自
響。於時行旅過矚,亦有
於羈矣!世謂之為陽城瀉也。題記:博水又向東
,經過穀梁亭的南面,再向東
經過陽城縣後,就散作一片湖泊。方圓有數里之大,不止生長蘆葦,更盛產菱藕。等到成
,不論婦女、老年人還是兒童,都架著小舟到湖中去採菱。這時有人大聲唱陽
之曲,湖水碧綠為人喜愛。採菱的人都不知道疲倦,歌謠在水上飄蕩。作者在路過時曾見到這個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