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念想樓船啊。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書房內本是寂靜一片,劉正的腳步聲自然顯得有些刺耳。
“德來了。”聽著聲音,端坐在主位上的劉備臉上出了一絲笑容,看了眼跨門而入的劉正道。
“兄長。”劉正恭恭敬敬的給劉備行了個禮。
劉備這些天忙得團團轉,連劉正的喜宴,他都沒時間去。攻入襄陽以來,還是兩人的頭一次見面。
按道理來說,劉正做個做將軍的如此怠慢,幾天都沒理正事。劉備應該到憤怒才對,但對劉正這個在他的事業上起到了至關重要作用的劉正,他卻是敷衍不出那種覺。
就像現下,劉備看見劉正自個兒來了,反而有些歡喜。
曹大軍壓境,剛來就挫了他的銳氣,而出使東吳的人選去遲遲未決,大大的衝散了他得到襄陽的喜悅。
滿心的就指望著劉正能夠出來擔下這個重責了。至於諸葛亮,他現下的地位威望都沒有劉正高,北伐滿寵大勝而歸,南取襄陽,一戰而下。更為他制定下了取荊,益,連東吳共抗曹的大略。
現下這件連接東吳的大事,在劉備心裡,劉正才是首選。誰能比制定者更加的合適?沒有把。
“德可是活動夠了,想活動脛骨了?”張飛與劉正的約定,劉備卻是不曉得的。劉備只有試探道。
“此乃困龍東昇的一道坎,助兄長一飛沖天,小弟當仁不讓。”沒了半點推脫,劉正淡笑著道。
“好。”劉備心下大喜,大叫了一聲好,隨即,就出了一個四方形的盒子,下了主位,親自遞給劉正道:“此乃大事,德身上的軍師將軍畢竟不是漢室軍職,份量未眠有些不夠。”說著,劉備看了眼手上的東西,笑道:“此乃劉景升鎮南大將軍的印信,現下事急,可送與德,以側身份。”這東西份量夠重,但不過是一個銅疙瘩而已,毫無作用。但唯一的好處恐怕也就是代表劉備的信任了。
對劉正出使東吳,可能有些用處。
劉正面一肅,低著頭,對劉備拜了拜,這才伸手接過。鎮南大將軍,這個封號,或許不能得到漢室的承認,但卻是得到劉備的承認。
只要連東吳成功退了曹,劉備再稱王,這印信,就是千真萬確了。
劉正心下寬鬆,多少平了些去東吳冒險的芥蒂。
接著,劉備打算派遣上百人隨著劉正一起去,但被劉正拒絕了,去東吳,就算是再多的兵也起不了作用。反而礙事。
拒絕之後,劉正卻是請劉備先派人去通知東吳那邊,派人到夏口接應。他自己去夏口就行了。
劉備考慮了片刻,這才點了點頭,喚來了一個小吏,讓他先行一步。隨即對著劉正道:“先回府安頓,明再起身把。”
“諾。”劉正重重的應了一聲,低著頭,緩緩的退下。
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萬事沒有絕對。劉正的能力有目共睹,但劉備的心下卻還是帶了幾分忐忑。
但是什麼辣手的事兒,只要到了劉正手上,都能夠化於無形。這多少讓劉備有些覺得了劉正是萬能的。
這出使東吳,應該也能成吧。
“大事成否,全賴德了。”第二一早,劉正告別了哭成淚人的翠竹,默默收拾衣物的枝桃。眼神似切又憂的薇姿。
只帶著惡來,還有兩個親隨。策馬狂奔向夏口。
夏口,就是正史上那個劉備一路從新野敗退的最後地方。離東吳的地界很近的一個港口。裡邊有劉表的一個小軍營,百來人左右。
隸屬於江夏郡。
劉正走得快,但在他前邊先去東吳的小吏更快,等劉正到了夏口的時候,有個主事兒的就代說,東吳的魯肅已經出了建業,過幾天應該就能到了。
劉正的腳步走得越多,歷史的變差就越大。這正史上魯肅可沒那麼慢的。
不過現如今劉正也是自信滿滿的,劉備據有了襄陽,坐擁數萬大軍,還怕孫權不上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