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神秘寨主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出了園子,趁著夜往玉林峰上行。孤零零一座三層竹木樓佇立半山飛崖峭壁間。
峭壁千仞,兩年往山就是山頂,卻又離著半山的園子有很長一段距離,可以說,這裡偏僻得很。
幾個綵衣女子挑著燈籠,小香靜立在江離身側,蕭煜身後跟著紅姨。一行人來到小樓前。
“你就讓我住這裡?”江離微微顰眉,回身瞪著一起上山來的蕭煜。
她對住的地方不挑,但她卻不是傻子。
半山那座緻的園子隨便找個地方都能安頓下她。再不行,她也可以去跟叨擾秋霜。而蕭煜卻特意讓人給她安排這麼一處僻靜的竹樓,江離不得不懷疑他的用意。
蕭煜淺笑,老實道:“我的確有我的用意。我是想到那夥人不可能那麼容易死心。他們若再打織錦圖的主意,而又知道了你在這裡,那麼他們一定會尋來玉林峰。”紅姨冷淡著臉,沉著而自信,“半山那幾座園子依著山勢而建,地形複雜,極易藏人,而且也不好搜尋。而這裡雖然偏僻,卻地勢險峻。只怕他們不來。只要他們敢來,我們會讓他們有來無回。”
“紅姨說的對。”蕭煜點頭道,“你住到我那裡,黑衣人必是不敢來。住到園子裡去我又怕他們來了我們抓他不住,想來想去,我還是覺得你住這裡最合適。”蕭煜柔柔的目光落在江離臉上,微笑道:“我們能保證你的安全。當然,如果你害怕,或者說你不願意當誘餌,你可以跟我下山,住到我那裡去。”
“誰要住到你那裡去!”江離輕啐一口,“我也不是怕了,只是不喜歡你揹著我出餿主意。不過你既然跟我坦白說了,我就不計較了。既來之,則安之。”江離說著話,往小樓走去。蕭煜淡淡一笑,緊跟其後。
紅姨走在後面,給江離介紹道:“這座小樓是寨主專用的地方,平時輕易不許人進去。以前織錦圖也一直放在這座樓上,這麼多年從沒出過事。江姑娘請放心,既然殿下把你親自到我手上,我絕不會讓你出事。”紅姨剛剛安排了十多個綵衣女子進了小樓灑掃過,十幾個綵衣女子被安排留下來侍候江離,此刻都在樓外靜立。
小樓裡每個房間都點著燈,燈火在無星無月的夜空下顯得黯淡。
樓外的夜風響起,一陣陣沉沉的嗚嗚聲,如夜梟出來覓食般。
紅姨聽著樓外的風聲,靜靜地打量著江離。在她想來,像江離這樣外表柔弱、出身大戶人家的女子驀然換了個地方,而且還是這麼個荒山峭壁之上的小樓,她應該慌張才是。
誰知她說了句‘既來之,則安之’,大大方方地進了小樓,果真一副處之泰然的樣子。紅姨臉上對江離的冷淡不由緩了些。
江離走進小樓。樓裡很寬敞,中間幾大圓柱,簡單幾張桌椅。
柱子上掛著幾盞青銅燈具。跳躍的火光下,江離看清楚了,屋中間竟然擺了一張織造雲錦的木織機。
江離想都沒想,脫口問:“紅姨才說過這是寨主專用的地方,輕易不許外人進來。那這織機是你在用?”
“我只會舞劍,哪兒會織錦!”紅姨圓潤的臉淺笑起來顯親切。
說完又笑,“織錦雖然在我們南陳很免費,但一般人家的孩子也沒有機會學。就算有機會學,也得要天分。而且在我們南陳,學織錦的多半是男子。這臺織機是寨主織錦用的。”清風寨這樣一個三國草莽聚集的地方,一寨之主居然喜歡織錦?江離暗歎,詫異不已。
不知怎麼,江離看到這臺織機心頭跳了跳,隱隱覺,自己似乎對這個寨主很悉。
紅姨走到江離身邊,輕言細語:“一樓放織機,二樓收拾出來給你們住,織好的錦都在三樓,江離姑娘要不要上三樓看看?”江離杏眼晶亮,點頭說好,跟著紅姨上了三樓。
三樓,地上鋪子的,牆上掛的,桌案上擺的全是各種織錦,各種款式,名式花紋,看得人目不暇接。
“這都是你們寨主織的麼?”江離從桌案上一堆雲錦中抬頭問紅姨。
“有一部分是從各地收集來的。你面前這幾段雲錦是他親手織的。”紅姨雖不會織錦,她負責保管這些織錦多年,一眼都能分辨出來。
江離盯著面前的一堆織錦喃喃,恍然大悟的表情。
怪不得剛才在園子大廳裡她就覺得眼。再看看擺在眼前的雲錦,雖然花樣不同,卻都是一樣的風格。
水紅銀紅配大紅,濃而不重,豔而不俗。江離還記得蔣幹傳授這種彩配法的口訣。
還有織錦退暈手法:裡深外淺正暈,外深裡淺反暈,一公分是多少梭,接縫處金彩花紋嚴絲合縫。
這些純手工提花織機織出來的錦緞,不同人織出來風格不同,每一幅都是別人模仿不來的。
這些織錦分明就是出自她的師父蔣幹之手。
所以,“從南陳宮廷裡出來的織錦匠師,那位織錦奇才的親傳弟子,教江琚讀書的先生,教我學織錦的師父——蔣幹師父,竟然就是清風寨的寨主?”江離總算後知後覺。
蕭煜出一個‘還不算太笨。’的表情,“不是都給你說了,寨主訂了外人不許進樓的規矩。寨主不在,若不是你是他親口認的徒弟,我也不可能自作主張地安排你住進來。”想起剛出京城的時候,她還想著要跟清風寨劃清界線。結果一路上竟然還帶著清風寨寨主同行,江離懵了。
懵過之後,以前一直疑惑的一些事情也想明白了。在京城時蕭煜就說要給她找個南陳宮廷大匠師,原來他是早給自己找好了。
不過還有些事她想不明白了,“我記得你以前說過寨主是秋霜的父親,可是我記得秋霜的父親是丘大的哥哥——”
“丘氏兄弟當年在清風寨的時候,清風寨才初具雛形。那時來投靠的清風寨的都是一些三國邊境的窮苦百姓,人數也不過幾十上百人。至到後來蔣幹和雲彤來了清風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