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四十四章出乎意外的結局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賀蘭之的命令下達後,諸將馬上去做準備,並連夜出發了!

幾個月的連續奔波下來,將士們雖然非常辛苦,但大多都適應了般艱苦的行軍,再又因為連續幾場戰役的巨大勝利所帶來的喜悅、成就,對再次的行動並沒多少怨言,許多人期待著能再立下戰功,以獲得嘉獎,特別是那些中底級將領更是如此。他們非常賣力地吆喝著手下的軍士,鼓動軍士們一定要揀點軍功回去。很可能這次戰役後戰事就結束了,不好好努力,就沒機會再撈軍功了。

在各級軍官的鼓動下,將士們群情昂。

幾路大軍順利地出發了,賀蘭之也在隨後時間內率部開拔,他親領部人馬還負責運送並不多的輜重糧草,全軍所有可供食用的牛羊也全由他和李謹行帶著走。

青海高原上地勢相對起伏並不大,又因為大地還冰凍著,沒有什麼溝溝坎坎,即使在夜間行進也基本不要擔心行進途中遭遇什麼意外。有斥候探明的道路,又有高山作為地標,夜間行進並沒如開始剛進入青海那般艱難,一個晚上竟然可以行上三四十里路。

幾部人馬大多采用賀蘭之提供的建議,在凌晨時分休整,睡上幾個時辰然後用了早飯之後再行進,這樣可以避開最黑暗及最寒冷的時候。

因為帶著一些輜重及牛羊等牲畜,賀蘭之親領部人馬行進速度遠沒其他幾部快,只兩天過去,就拉下五十幾里路程,賀蘭之也令率前軍行進的李謹行宣佈下去,讓將士們加快行進速度。

李謹行對賀蘭之沒安排他和其他幾位將領,特別是與李孝逸、李多祚兩位相處了多曰的同伴一道行進有點微詞,但在跟著賀蘭之走了一天後,怨氣就沒有了,很認真地全面負責起這三萬餘人馬的曰常事務,和賀蘭之溝通很多,兩人間因為對一些事物的見解時常不謀而合,竟然有點惺惺相惜的覺起來。不過李謹行也非常希望能獨領一軍快速行進,參加突襲論欽陵部的戰鬥,他在和賀蘭之相伴行進了三天後,也小心翼翼地提議,他想再率一部人馬,加快行進速度,準備協同其他幾部人馬一道對論欽陵部展開攻擊。

賀蘭之在考慮再三後,也同意了李謹行所請,令他率一萬五千人馬,從大部隊中脫離出去,急馳烏海,李謹行歡天喜地地去了。

不過賀蘭之這樣的安排卻讓幾人有憂心忡忡,擔心的人是賀蘭之特意將他們帶出來,想給他們鍍鍍金的張柬之、狄仁傑、駱賓王三人。

此次出征,張柬之主要負責軍中火器使用及保管之務,駱賓王和狄仁傑是副大總管帳下行軍主薄,他們一直隨賀蘭之行動,即使急襲贊婆部時候也是如此。原本就對賀蘭之表現出來的才能很敬佩的他們,在目睹了賀蘭之指揮軍隊,取得了巨大勝利後,對他的敬佩之情更是溢於言表。不過他們對這次賀蘭之做出讓李謹行分兵去協助其他幾部攻擊論欽陵的安排卻頗有微詞。

也就在李謹行分兵出去,賀蘭之所領的人馬再次停下休整時候,三人就一道來賀蘭之所呆之處,說自己的擔慮來了。

“武副帥,屬下很是擔心!”狄仁傑率先對賀蘭之說道:“副帥身邊只有不到兩萬人馬,這裡距烏海已經很近了,隨時可能遭遇吐蕃人,論欽陵手下還有三十餘萬人,人數是我們的一倍還多,要是論欽陵率一部人馬繞過我軍,對副帥的人馬發動突襲,或者伏擊,那後果不堪設想,屬下以為,副帥應該將李謹行將軍召回來,兩部人馬一道行進,那樣安全一點!”聽狄仁傑如此說,張柬之也勸諫道:“武副帥,懷英說的有理,屬下也覺得讓李謹行將軍率部先行離去,實是太過於冒險,要是論欽陵率部在附近出現,憑我們這不到兩萬的人馬,很難抵擋得住吐蕃人的攻擊。論欽陵謀略出眾,用兵極少有敗績,副帥一定要多提防,他很可能破釜沉舟,冒險一戰,要是武副帥出什麼事,那就前功盡棄了!”駱賓王也想站出來附和,但被賀蘭之擺手阻止了,他笑著對面前一臉關心之的三人道:“三位的擔心我完全明白,你們所講的這些本帥都考慮到過了,這處地方和平原地形不一樣,我左中右三部人馬往烏海方向行進,基本就把左右近百里的地都清理了遍,吐蕃人要是在這些地方出現,很難逃過我軍斥候的打探,也基本不可能避過我前行的幾部人馬,本帥所領殿後這近兩萬人,應該是最安全的,吐蕃人不可能繞過我前面幾軍來攻擊本帥部的,吐蕃人的斥候也沒可能打探到本帥率軍殿後,要是他們有這能力,前些曰子也不會被三位李總管伏擊!”聽了賀蘭之此話,狄仁傑、張柬之、駱賓王面面相覷,但對軍事方向的情況瞭解不多的他們也找不出更好的理由來辯解,他們還是不甘心,還想說點什麼。

賀蘭之知道對他們的心思,對他們笑笑“好了,你們的擔心我明白,不過一切都會沒事的!”

“武副帥深謀遠慮,屬下也放心了,不過屬另下有幾句話早就想說了,但一直不敢說!”狄仁傑猶猶豫豫地說道。

見狄仁傑如此,賀蘭之依然笑著道:“懷英兄,你有什麼話儘管說吧!”

“武副帥,你初次領軍出征,就立下了如此大的功勞,大非川一戰大部的功勞都屬於你,擒獲贊婆的功勞也在你名下,這些戰功超過了大部分將領一輩子立下的戰功。有這麼多的戰功,你這輩子的資勵都撈足了,屬下覺得,你應該見好就收,不應該再接領軍攻擊論欽陵部的命!”狄仁傑說的非常直接“要是烏海戰役沒那麼順利,甚至失利了,那你前面所立的功勞就失去了意義…”狄仁傑還是不敢把他所有的擔心都說出來,但他的意思已經基本表達了出來。

駱賓王接過了狄仁傑的話“武副帥,我們是擔心你,你立下的軍功已經足夠大,要是你指揮烏海戰役再獲大勝,軍功很嚇人,朝中定會有非常多的人不服,特別是…”駱賓王看了一眼賀蘭之,並沒把什麼人講出來,再接著道:“要是你此戰指揮失誤,如懷英說的那樣失利了,那前面的軍功被抹去不說,很可能還會因此被治罪,回朝後肯定有很多人彈駭你…”其實他們起先的擔心是賀蘭之不能服眾,手下將領特別是級別一樣的阿史那道真不願意聽從指揮,所幸這擔心是多餘的,包括阿史那道真在內的其他將領都心甘情願地聽從賀蘭之的指揮,還差不多拍著脯保證一定會立下軍功的。這一點倒不是他們最擔心的,他們最怕的就是賀蘭之在面對論欽陵的三十餘萬大軍時,出現了敗績,那前功盡棄,甚至一些原本就對賀蘭之妒嫉的人會趁機落井下石,此戰賀蘭之非但不會得到獎勵,甚至還會被處罰,那樣太得不償失了。

他們覺得事關如此重大的戰事,一定要裴行儉親自指揮才可。三人並不知道裴行儉的身體不適,他們是想不明白裴行儉為何不親自領軍出征,而是將重任給剛初道的賀蘭之身上。

見三人說出了他們的真心話,賀蘭動,但他並不擔心這個,有手下這麼多驍勇善戰的將領,還有士氣正盛的十數萬軍士,飽受打擊的吐蕃人肯定抗不住我軍的攻擊的,當下笑著道:“多謝三位的關心,本帥自有數,一切不會有事的,此戰我軍一定能再取勝,連上天都助我,發生一場雪崩殲滅論欽陵的數萬人馬!我不怕軍功太大,此戰要是立下天大的軍功回去,沒有人會不高興的,至少陛下和娘娘肯定會非常高興,大唐的軍民都會高興,這就夠了!好了,你們的擔心我清楚了,沒事的,你們去忙吧,馬上要出發了!”

“是,武副帥!”見賀蘭之如此說,狄仁傑、駱賓王、張柬之也沒再說什麼,施禮後各自去忙事了——四天過去了,離烏海也只有六七十里之遙,賀蘭之知道其他幾部差不多應該抵達烏海一線,甚至可能與吐蕃人接應上了,他也連續地派出傳令的軍士及斥候去打探消息,並令自己所領的人馬加快行進速度,準備增援,或者再偷襲一把。

也不在他率部疾馳時候,前方有消息傳來了。

兩騎傳令的軍士在另外一隊軍士的護送下飛馳到賀蘭之面前,大聲報告前方軍情:“報告武副帥,阿史那副帥和李孝逸、李多祚、黑齒常之將軍幾部一道急襲烏海城的吐蕃人,攻擊得手,殲滅一萬五千吐蕃人,俘虜三萬人,攻佔烏海城!”

“太好了!他們真是好樣的!”聽了傳令軍士的報告,賀蘭之興奮異常,連聲追問:“其餘剩餘的吐蕃人呢?”論欽陵的三十萬人馬其餘部分呢?

傳令軍士的回答卻讓賀蘭之非常意外“報告武副帥,烏海城只有不到五萬吐蕃人,已經全部被我軍殲滅,據擒獲的吐蕃俘虜待,論欽陵已經率部往邏些城方向撤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