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情彙纂。原創:方從哲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偽職】以懷特拉比斯為之,掌製作軍器。
懷特。拉比斯者,熱那亞人也。熱那亞人好末技,拉比斯亦業此。後寓四海,於炮術頗有心得。英夷構亂東南,頗乏舟楫,乃強掠他邦過路之船。拉氏之船亦為所困,無所事事,乃應英夷之募為勇,又好“綠衣勇”凡數百人。英夷大隊偕之竄犯鎮江,為王師大隊所破,勢窮而降,歸楚逆。匪鹹以為懦,名之“板甲大白兔”【故事】即平東、平西、平南、平北將軍是也。
漢置,次四徵、四鎮將軍,位列四安將軍右。入魏,為第三品。
【偽職】匪之四平將軍,位亞前後左右將軍,分掌四境軍事,蓋提督之類。
偽平北將軍樂逆楚名、偽平南將軍陳逆天,皆庭鏢師也。偽平東將軍翟逆曉琳,蔡李佛拳匪也。偽平西將軍季逆退思,湖南之猾農也。楚逆練兵雪峰山,具入營,因得大用。
【故事】魏晉之世有都督,開府,曰都督府。隋唐建都督府於要衝,或曰總管府。初掌一道軍事,後泯然刺史矣。藩鎮起,乃廢。於宋唯存名目。
明太祖改樞密院曰大都督府,俄而分大都督府為五。逮明末,唯存名目,都督寄祿而已。國初亦設都督,提督、總兵加之。後定總兵正二品,遂廢。
【偽職】初,楚逆入朝,於朱雀軍設都督府,以李逆、陸逆並親信為都督。遇大事輒行會商,以分李、陸之勢。
匪共反,仍因之,凡軍務大事,皆議而後行,彷彿軍機處。
卷二、匪官志第二匪文吏多降官劣紳附賊者,若代州徐逆繼畲、順德梁逆廷楠等。是故多沿國朝典章,而稍有更革,自稱仿唐宋制度,而無其實。
【故事】漢分尚書檯六曹,魏晉設置漸蕃。至隋,合諸曹為六部二十四司,自此乃為定製,唐宋元明,逮於本朝,皆沿之。
【偽職】賊亦設六部,亞偽平章事,治理政事。
然,匪無封疆,吏部考績而已。都督府掌兵符,故兵部實無職守,徒存其名目。工部諸事,亦多由南洋實業總局兼領。戶、禮、刑,職守亦率不同於國朝,當道、大帥,不可不查。
【故事】西漢設常侍曹,東漢改吏曹,別作選曹。以後襲之,至隋乃為吏部,掌考選封勳之事。宋初,為銓曹四選所侵。元豐以後復之。
歷朝首重吏部,號天官丅。
【偽職】匪無君無臣,吏部所掌為進退官吏、考其殿最而已。
楚賊以天官權重,自充偽吏部尚書。
【故事】漢有民曹,然實主通進事。魏設左民尚書,晉設右民尚書,為其濫觴。以後左民、左戶、度支云云,名雖繁複,其實一也。至隋,設民部。後以避唐太宗諱,改戶部。宋初,為三司所侵。元豐以後,復之。
【偽職】李逆起於商賈。既主粵,行事有商賈之風。尤重度支,法令細苛。是故匪之戶部,實唯掌度支之事。
李逆以地官之重,僅亞天官,故自任偽戶部尚書。
【故事】北周始備,以後率皆襲。
【偽職】匪共無君無父,乃謀以偽儒左道以惑民,是故尤重禮部。梁逆在部,務廣設學校,大興偽試,以煽百姓,搖惑士紳。所試者,皆楚李二逆之書,所謂正儒者。詳《匪學志》。
梁逆廷楠,字章冉,順德之滑紳也。副貢生起家,以澄海訓導而候補道。英夷亂起,偽為忠順,大起團防,廣募義捐,實通匪共,圖謀作亂。補廣東學臺,朱雀軍反,率先蓄髮從逆,實乃廣東之第一大漢也。二逆見而喜之,授禮部尚書。
【故事】魏設五兵、駕部尚書,車部、庫部諸郎。至隋,合為兵部。宋、元,為樞密院所侵。明乃復之。至國朝,止選武官、造軍械、設驛傳諸事,不使知聞職方。
【偽職】匪共以都督府總兵權,兵部實無職守。以偽後將軍肯尼夫。萊特兼領,備員而已。
【故事】東漢設二千石、三公二曹以掌刑獄。魏晉時有都官尚書。隋初置都官尚書,開皇三年改刑部。所掌者,刑獄之事也。以後率襲之。
【偽職】匪共陰詭,結匪類甚多,行軍首重匪諜。又設東廠、錦衣衛,皆隸之偽刑部。是故,刑部非獨掌刑獄,而兼掌匪諜。
偽左將軍張逆興培者,為匪骨幹有年。然以出身蔡李佛拳匪,為楚、李二逆所嫉,託以他事使出外。故主職方偵探者,實偽東廠都監早逆慢熊也。張逆既出,以早逆攝刑部尚書。
早逆慢熊,西亞人也。故名梅德韋傑夫,西亞貴人也。道光五載,其父為亂西亞國中,見法,放鮮卑地。早逆不自安,乃歸明,蒙國朝不棄,隸籍八旗黑龍江馬隊。然慢熊陰鶩殘忍,好挖坑,偽為恭順,禍心中藏。英夷事起,隨揚威大將軍奕經南征。至鎮江,投匪共,遂為楚逆所用。
【故事】晉有田曹、起部、水部之屬。至隋始置工部,以後率沿之。宋初,為三司所侵。元豐後復之。
【偽職】李逆以南洋實業總局起家。匪共起,工部之權多為所侵。偽工部尚書範逆中以下,多由南洋總局內外匪兼攝。
範逆中,尼德蘭人也。範氏世代亂民,不服王化,故每為泰西聖君所誅。中不應天命,反躬自省,又來中國構亂,獻大炮於楚逆,入於匪共。…【以下九寺等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