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二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時值唐末,群雄並起,各處節度使據地為王。

在湘境,則為武安軍節度使…楚王馬殷所管轄,以潭州為都。

馬殷崛起於安史之亂後。

那時中原經濟受到了極大的破壞,馬殷原是蔡州節度使秦宗權的部將,中原大亂,軍隊為求活命,秦宗權命令部將孫儒率領劉進鋒和馬殷所部南下攻掠,卻在揚州被楊行密打敗。

孫儒被殺後,劉進鋒與馬殷率殘部逃到洪州,重新招兵買馬,並進佔潭州。

由於軍士們欣賞馬殷的為人謹厚,是以殺劉擁馬,擁立馬殷成為武安軍節度使。

接著馬殷繼續攻州掠縣,佔據了湘境大部。

此時的中原北方已是梁王朱全忠的天下,馬殷向梁王納貢稱臣,被封為楚王。

馬殷度德量力,閉關自保,守土居民。

在政治上他採取“上奉天子,下撫士民”等政策,算是給了人民一個較為安定的環境。

他以鉛鐵鑄錢於境內通,形成了以潭州為中心的楚國商業區。

雖然在政治經濟上,馬殷還算得上是位有為有守的君主,卻嫌生活過度驕奢。

他在楚地建立起了自己的勢力後,極盡奢華,僭越本分,導致他的子弟、僕從亦享有極大的勢力及名聲,但對於文修武治卻不特別留意。

於是當時便有人在暗地裡為馬殷取了綽號,叫他做“酒囊飯袋”除了生活過於奢靡,馬殷尚有一大隱憂。

那就是妾成群,兒子太多了點。

兒子多,繼位者卻只能有一個,也難怪馬殷後宮中經常風波不斷,一大群兒子表面上和睦融融,私底下卻是較勁不斷。

而馬希堯,正好“不幸”地身為馬殷的長子。

因“長幼有序”這四個字,即便馬希堯無心於父親王位“頭號接任者”這個位置,卻也無法避免成為眾矢之地,諸位同父異母弟弟的頭號競爭對手。

有心者都愛將心比心,以為自己拚了命想要得到的,別人也一定是垂涎三尺。

是以,無論馬希堯平在人前表現得再淡然、再無爭,那些人照樣能有話說。

他們說這就是大皇子高招的地方,以不動制萬動,以很想要偽裝成沒興趣,不但可讓楚王對他更是倚重,亦可讓眾人對他少了戒心。

但馬希堯自己很清楚,他是真的對王位沒有興趣,而這一切,源自他十二歲時,無意間知悉了生母死因的真相。

他的母親,在父親受封為楚王的同時被追謐為儷妃,當時她已過世了六年。

逝者已矣,一切富貴俱已成過眼雲煙,更何況是一個虛無縹緲的頭銜?

在當時他認為父親追謐的作法沒有必要,卻在後來才知道了原因。

案親追謐母親,或許確實是攙雜進了些許思念因素,卻也有過半是因為他良心不安。

原來他母親並非死於對外所宣稱的“突罹急症,葯石罔效”而是死於女人間的爭風吃醋,外加一碗被下了毒的雞湯。

母親的死,父親或許不是主謀元兇,卻是終其一世也甩脫不掉幫兇的罪名。

若非有父親一筆接一筆的風爛帳,他的母親怎會枉死?

那兇手若非是仗著得了父親專寵,又怎敢恃寵而驕大膽行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