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二十六章謝謝你讓我討厭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若是僅僅應付其中一道勁力,趙德言還可以依仗著一甲子的深厚魔功硬挨,但兩種不同的勁道一道襲來,頓整個人像是活生生地給撕裂成了兩半,邊寒邊熱,全身經脈疼痛yu裂,剩餘下的真氣猶如被封閉,本無法動用!

生死同歸!

升至第六級的生死同歸!

爆發力穩定在八倍傷害,並附帶最為剋制古武體系的封氣狀態的至強殺招!

趙德言猶如餓狗搶屎般往前僕跌,噴出一蓬血花,卻還飛起後腳,往高旭下yin撐來,反擊之兇猛迅捷,連高旭都暗暗佩服。

魔門中人臨近死亡的狠勁確實令人咋舌,剛剛的那一發生死同歸的凌厲高旭深有體會,自忖換成其餘體系的二難度中等boss,百分百談不上,但九成會癱倒在地,趙德言能夠立馬反擊,完全是靠著一股不肯屈服的毅力和狠勁在支撐!

“你要是乖乖地待在大草原當國師,我自然懶得去殺你,可惜啊,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獄無門偏自來!”高旭冷哼一聲,屈膝重重頂在趙德言向後踢來的腳尖,天一真氣長驅直入,破壞他的經脈,再撮掌成刀,疾斬趙德言後枕要

受此兩連擊,趙德言再度嚎叫一聲,臉上現出奇異的豔紅sè,接著張口噴出一股血柱,直刺高旭口,甭管起不起作用,淋你一身血噁心噁心也成,高旭側身輕易避過,探查術掃了眼趙德言血量,皺了皺眉,剛剛冷卻的移形換位再出,這回的目標是…跋鋒寒!

趙德言畢竟是二難度中等boss,憑高旭目前的古武修為,壓著他打不成問題,但短時間內擊殺就很難辦到了,除非把所有手段全部砸在趙德言身上方可速戰速決,可那樣又不划算,所以高旭乾脆讓跋鋒寒上,利用劇情人物之間可造成致命傷害的特點,想必功力與ri俱增的跋鋒寒十招內便能擺平!

果不其然,跋鋒寒對於頡利的一切均痛恨無比,趙德言以漢人之身,出任東突厥的國師,不知為頡利出了多少毒計,讓金狼軍做了多少壞事,是頡利的另一條臂膀,斬斷他,看剛失畢玄的頡利到哪哭去!

那邊跋鋒寒在使出渾身解數,為童年的悽慘經歷報仇血恨,這邊廂與四大聖僧拉開距離的高旭和師妃暄正面對上!

繼洛陽城郊,淨念禪院之外的短暫鋒,兩人第二次見面,又是劍拔弩張,生死對決的境地,相比起那時,師妃暄曠絕當世的仙姿美態依舊,但容顏明顯憔悴,怪不得多情公子侯希白會那麼心痛,急吼吼地找高旭決鬥,最後輸得連美人扇都沒了…不過高旭覺得,沒有第三次機會了,也許明天,也許今晚,佛門這些個和尚尼姑,就該灰溜溜地滾回他們應該呆的地方去了!

無疑,高旭對於佛門,尤其是大唐雙龍傳世界的佛門極其討厭。

需要理由嗎?

真需要的話,就說一點——虛偽!

明眼人都清楚,現在是改朝換代的時期,天下大亂,群雄並起,江湖中的勢力也開始選定自己心目中的帝皇人選,將宗派的未來壓在他們身上,併為之奮鬥,這其實無可厚非,比如寧道奇依附佛門,亦是由於道門實在不給力,否則佛道兩派歷朝歷代均有摩擦,他身為天下最頂尖的道門大宗師,給佛門鞍前馬後地跑腿,還傳出什麼翻一翻慈航劍典便吐血受傷,知難而退的事蹟,炒作的意味濃重無比,你以為他樂意?

講白了,都是為了利益!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佛門逃不出這個圈子,為了維持兩大聖地的聲名不墜,為了不讓老對頭魔門騎到頭頂上,他們必須壓注,不過本來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偏偏要和代表天下萬民的福祉,拯救百姓於水深火熱的崇高理想掛上鉤,就變味了…做了婊/子,還要立牌坊!

且不說天下萬民莫名其妙地被代表被拯救,憑什麼佛門選定的李世民就是鐵板釘釘的未來天子,唯一真龍,其他勢力選擇的就不是個玩意兒?只允許別人向李世民投降,李世民向別人誠服就本不可能?

相比起來,李世民殺的人少嗎?李世民光明正大到從不用yin謀詭計嗎?甚至於李世民是李淵的次子,李建成才是太子,一天他不掉轉槍頭對付父兄,他就休想能坐上帝位!

爭天下者,誰不是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如果比較治理天下的才能,那麼可以毫不誇張地講,排除天策府的輔助,固然知人善用也是極大的優點,但李世民還比不上石之軒化身的裴矩,是不是說石之軒更適合當皇帝?

至於對百姓的仁德,就更可笑了,借鑑祝玉妍對徐子陵所說之言:“不論任何人登上帝座,都不得不為子民謀幸福,否則他的位子就坐不穩,歷史早有明鑑。你以為我們聖門的人當上皇帝,就必定會殘暴不仁嗎?這想法實在太幼稚。我們聖門推祟的是真情真xing,鄙視的是那些滿口仁義道德、侈言孔孟佛道的偽君子。”這話的後半段正巧點題,佛魔兩門,正是偽君子和真小人之別,實際上後者的為惡遠遠超出前者,ri積月累嘛,但大家卻更為討厭後者,緣由便在於——虛偽!

最可怕的是,明明做的是虛偽的事情,師妃暄卻不是虛偽的人,準確的說,她不認為自己虛偽,當局者旁觀者清,受其姿容和兩大聖地的好名聲所惑,大唐雙龍傳的劇情人物也鮮有人覺得她虛偽!

由此就能見識到慈航靜齋洗腦教育的成功,正常意義下的偽君子,諸如嶽不群、江別鶴,他們戴著大俠的面具做壞事時,難免會心虛心怯,而受到情緒影響,亦會不自覺地出種種破綻,師妃暄就完全沒有這些弱點,因為無論多麼不公的事情,只要符合李世民的立場,她都認為自己是對的,別人的犧牲是沒有辦法的…比如此刻。

當sè空劍芒被高旭輕易接下,帝舍利的雜氣順著劍尖湧至,師妃暄眼前陡然幻象重生,臉sè變得雪白,幾乎趨至劍心通明境界的心境修為瞬間不穩,眨也不眨地盯住高旭,開始失態地訓斥了:“高兄現身於世間兩次,借和氏璧與楊公寶庫攪動風雲,天下一統再度遙遙無期,黎民仍舊生靈塗炭,你滿意了?”

“哦,所以為了除去我這絕世魔頭,你就和石之軒聯手,與東西突厥合作?”高旭罕見地在戰鬥中講起多餘的話來,角溢出莫測的弧度,反問道,“你是否想回答我成大事者,不拘小節?佛門選定的李世民,是否有這種特質?”

“古往今來成大事者,誰不是心狠手辣、不拘小節之輩,凡擋著帝座的障礙物,一律均被清除,李世民自不例外!”師妃暄平靜答道,“當一個人以帝皇寶座為最崇高的理想和目標時,會為此做出個人的任何犧牲,唯一分別只有你當皇帝的目的是為滿足一己的野心,還是為天下萬民著想!”

“妙哉,原來你們不僅將自己定位好,連李世民的崇高理想與目標,都設想好啦?”高旭輕撫手掌,忽又好奇地問道,“以佛門的消息,當知道我前些ri子殺了畢玄,並挑動大草原內亂,如今突厥的危害已經大幅度削減,李唐還是唯一的贏家人選嗎?”

“不錯,聖子的手段固然巧妙,但可知曉類似的方法早就被前人多次用過?突厥歷來是以勇力勝,中原卻是智計佔優,中原對付突厥最厲害的法寶,就是分化與和親兩大政策,武力只作後盾之用。只要能令突厥出現分裂和內鬨,中原便可隔岸觀火,安享其成,否則以武力論,早在南北朝分立時,突厥便已橫掃漠北,建立起強大的可汗國!”師妃暄jing神一振,趕忙滔滔不絕地講述起來,希望化高旭,能令其懸崖勒馬,回頭是岸,“所以畢玄的死亡能令突厥內亂一時,卻維持不了多久,頡利可汗野心,突利可汗亦非易與之輩,他們很快就會拋棄成見,同心合力!”師妃暄這番話倒是頗有見地,突厥的分裂,與隋室的離間政策有莫大關係,正是看準突厥權力分散的弱點,最高領袖大可汗下還有若干像突利這種小可汗,各有地盤,無論治權和武力都是duli的,只要向其中某汗拉攏示好,便可製造眾汗間的矛盾!

分居四面,內懷猜忌,外示和同,難以力征,易可離間,此乃最佳策略!

當然,就如疼著疼著也習慣一樣,亂著亂著也習慣了,突厥不是沒有人才,畢玄的親弟墩yu谷就提出了以其人之道,還施彼身的計策,挑撥中原各方勢力,令中土四分五裂,漢人打漢人!

正巧中原也是處於朝代更迭,要比亂,那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於是師妃暄接下來就說出了慈航靜齋那套極其出名的觀點:“突厥始終是心腹大患,師尊在多年前便作出預言,若天下是由北統南,天下可望有一段長治久安的興盛繁榮,若是由南統北,不但外族入侵,還會延續四分五裂之局。這道理聖子明白嗎?”高旭咳嗽了聲,一劍趕跑想來壞事的三個老和尚:“嗯哼,我是山野村夫,文化水平不高,很不明白,解釋解釋唄!”師妃暄聞言打了個手勢,示意嘉祥大師別過來打擾,以免錯失了勸化聖子的大好時機:“以前我對師尊的分析也沒有深刻的體會,直到少帥軍冒起,來勢強橫,我才真正體會師尊的看法,試想少帥軍獲勝,李唐瓦解,原屬李唐的將領定會紛紛據地稱王,為李唐復仇,北方政權崩潰,外聯軍肯定會趁少帥軍忙於收拾殘局之際大舉南侵,到那時,少帥能守穩關中和洛陽已是非常難得,在這種情況下,中原會是怎樣的一番局面?”這番話一出,早有預料的高旭尚且沒有什麼太大的反應,不遠處的寇仲和徐子陵身體一顫,不由自主地向這裡望來,斬玄劍揮下、令趙德言人頭落地的跋鋒寒也被如此無恥的言論震懾住了。

師妃暄很顯然是認定在高旭的幫助下,少帥軍能很快一統南方,與李唐分庭抗禮,天下成為二分之局,話到這裡尚可接受,接下來…就是狗不通,荒繆至極了!

少帥軍勝了李唐,是南勝北,北方政權的將領會割據,那麼李唐勝了少帥軍,北勝南,南方政權就不會有將領割據,為少帥軍復仇了?這是什麼奇葩邏輯??

要知道,李唐固然處於北方,但本沒把兵力用在抵擋突厥的防線上,而是全部用來防備中原內部的勢力,突厥不入侵是自己也在內亂,同時等待中原更亂,和李唐沒有半錢的關係!

頓了頓,師妃暄似乎也覺這話說服力不夠,趕忙再接再厲,秀眸對高旭shè出了懇求神sè,輕柔地道:“在北方的超卓人物中,只有李世民具備所有令中土百姓幸福的條件,這是誰都不能否認的,他目前唯一的缺陷,是李淵沒有邀他作太子,讓突厥有混水摸魚的機會,假若李世民能登上帝座,一切問題可刃而解!”眾人聽得目瞪口呆,了半天,師妃暄前面的奇葩言論都是為了勸服高旭投靠李世民,並幫其取得太子之位做鋪墊啊!

虧得她環環相扣,還真扳出一套歪理出來,一時之間,眾人還不知道怎麼反駁她,總不能說我們就是出來爭天下的,你這麼做是對我們極大的不公平,那麼師妃暄馬上就會抬出天下萬民…只有高旭心裡清楚,師妃暄不是天真到指望他投降李世民,再幫助李世民當上太子,而是以為發動玄武門之變的李世民即將成為大唐皇帝了,師妃暄希望的是,在李世民登上皇位後,他能知難而退,離開長安,不再鬧得魚死網破!

“你知道嗎?修煉了慈航劍典因而仙化的你很難讓人討厭,哪怕你的所作所為有太多厭惡點!沒法子,美女嘛,總是容易得到寬恕的…”高旭笑了起來,笑得前所未有地開懷,朗聲道,“現在好了,你說出的這些話,讓我生出了真正的厭惡之心,殺了你,也不會有絲毫負罪,在心底留下半絲痕跡,影響我將來的武道進展了!”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