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對待不同意見的態度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端正對待不同意見(我在這裡指的只是學術上不同的意見)的態度,是非常不容易辦到的一件事。中國古話說:“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可見此事自古已然。

我對於學術上不同的觀點,最初也不夠冷靜。仔細檢查自己內心的活動,不冷靜的原因絕不是什麼面子問題,而是覺得別人的思想方法有問題,或者認為別人並不真正全面地實事求是地瞭解自己的觀點,自己心裡十分別扭,簡直是堵得難受,所以才不能冷靜。

最近若干年來,自己在這方面有了進步。首先,我認為,普天之下的芸芸眾生,思想方法就是不一樣,五花八門,無奇不有,這是正常的現象,正如人與人的面孔也不能完完全全一模一樣相同。要求別人的思想方法同自己一樣,是一廂情願、完全不可能的,也是完全不必要的。其次,不管多麼離奇的想法,其中也可能有合理之處的。採取其合理之處,揚棄其不合理之處,是唯一正確的辦法。至於有人無理攻擊,也用不著真正地生氣。我有一個怪論:一個人一生不可能沒有朋友,也不可能沒有非朋友。我在這裡不用“敵人”這個詞,而用“非朋友”是因為非朋友不一定就是敵人。最後,我還認為,個人的意見不管一時覺得多麼正確,其實這還是一個未知數。時過境遷,也許會發現它並不正確,或者不完全正確。到了此時,必須有勇氣公開改正自己的錯誤意見。梁任公說:“不惜以今之我,攻昨之我。”這是光明磊落的真正學者的態度。最近我編《東西文化議論集》時,首先自己亮相,把我對“天人合一”思想的“新解”(請注意“新解”中的“新”字)和盤托出,然後再把反對我的意見的文章,只要能蒐集到的,都編入書中,讓讀者自己去鑑別分析。我對廣大的讀者是充分相信的,他們能夠明辨是非。如果我採用與此相反的方式:打筆墨官司,則對方也必起而應戰。最初,雙方或者還能剋制自己,說話講禮貌,有分寸。但是筆戰越久,理越少,最後甚至互相謾罵,人身攻擊。到了這個地步,誰還能不強詞奪理,歪曲事實呢?這樣就離開真理越來越遠了。中國學術史上這樣的例子頗為不少。我前些時候在上海《新民晚報》“夜光杯”副刊上寫過一篇短文:《真理越辨越明嗎?》。我的結論是:在有些時候,真理越辨(辯)越糊塗。是否真理,要靠實踐,兼歷史和時間的檢驗。可能有人認為我是在發怪論,我其實是有而發的。

199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