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440章艱難的起步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現在始皇帝和中央迫於財政危機,不得不改弦易轍,重新展工商業,這樣一來,寶鼎和他在北疆實施的利用工商業促進展的諸多政策不但給中央提供了寶貴的實踐經驗,也讓中央可以在最短時間內推行一系列相關政策。

寶鼎留在咸陽參與國事決策,輔佐始皇帝和中央制定實施“休養生息”之策,帝國就此走上了艱難的恢復和展之路。

=屋漏偏逢連夜雨,就在帝國集中力量穩定中土之時,從北疆傳來急報,匈奴人兩路入侵,一路從雲中黑水方向攻擊雁門蒼頭河一線,一路從北地烏水方向攻擊長城要隘焉氏

北軍大行轅左右副率王賁、司馬尚,北軍西行轅統率李信一邊指揮北軍據隘堅守,一邊向始皇帝求援。據他們的估計,匈奴人的攻擊要持續到第二年的初net,為此他們懇請咸陽給予錢糧武器上的支援。

北疆戰事爆,原定回鎮京師的十萬北軍將士自然中止了南下行程,全部投入到戰場,而更嚴重的是,北疆戰事導致中央財政不得不向北方戰場傾斜,這當即打亂了咸陽在財政支出上的計劃,讓始皇帝和中央不得不重新擬製下一年度的諸多國事決策。

接到北疆急報的當天晚上,始皇帝緊急召見太傅、上將軍公子寶鼎、太尉蒙恬、護軍中尉張唐、大監軍楊端和和中將軍、藍田大營統率羌廆。

左丞相李斯陪shi一旁,郎中令蒙嘉則把北疆急報讀了一遍。

寶鼎暗自苦嘆。老天與自己作對啊,好不容易把帝國推向了休養生息的軌道,誰知北疆戰事再起,變數再生。很顯然,始皇帝和李斯、蒙嘉等人的第一反應肯定是懷疑自己給他們設下了一個圈套,十萬北軍回鎮京師是假,推行“輕賦薄徭”之策讓地方勢力迅坐大才是真。局勢銜接的如此緊密,不要說始皇帝和公卿大臣們有這樣的懷疑,換作自己也會惱羞成怒。

“諸位愛卿對北疆局勢有何看法?”始皇帝臉陰沉,冷聲問道。

蒙武悄悄看了寶鼎一眼,沒有說話。

當初他就對始皇帝的決策提出過異議。北疆鎮戍不僅僅是防禦匈奴人的入侵,還包括鎮制北疆邊郡的北虜諸族“守外虛內”的國防策略不可更改,但始皇帝堅持要建設中央穩固京畿,而武烈王在無可選擇的情況下,只能同意始皇帝的決策,以此來贏得始皇帝對財政政策的修改。

蒙武對始皇帝的決策有異議,對武烈王以十萬北軍將士回鎮京師同樣持否定態度,不過出於政治上的需要,他不能反對,只能暗自祈禱上天賜予北疆幾年穩定局面,誰知一轉眼的功夫,匈奴人就大舉入侵了,好像匈奴人在咸陽佈置了眼線獲悉了帝國決策一樣,一劍砍中了大秦的要害。

如今怎麼辦?剛剛擬製和實施的休養生息之策肯定不能朝令夕改,中央沒有財政支持北疆進行持久戰事,只能靠北疆自己想方設法堅持下去,這肯定會嚴重損害到北疆邊郡的利益,邊郡北虜人的生存一旦陷入危機,後果不堪設想。

此刻咸陽面臨的已經不僅僅是十萬大軍能否回鎮京師的問題,而是北疆武力能否在抵禦匈奴人入侵的同時保持北疆邊郡的穩定了。

蒙武一籌莫展,他倒沒有懷疑這是寶鼎為了阻止十萬北軍回鎮京師而設下的一個圈套,他是擔心北疆局勢因此而崩潰。

張唐神冷峻,眼中盡是不滿之。他是沙場老將,曾在北疆與北虜人包括匈奴人都打過仗,他知道目前廣袤而漫長的北疆防線對大秦的和平統一來說意味著什麼,他不但反對十萬北軍回鎮京師,甚至認為目前的北疆鎮戍力量猶嫌不足。

“北虜既然來了,攻打我北疆長城,那還有什麼好商量的?”張唐用力一揮手,氣如虎“傾盡國力,給北虜沉重一擊。”寶鼎臉僵硬,默然無語。

羌廆知道寶鼎的難處,他稍加沉yín後,說道“從這些年匈奴人的攻擊策略來看,單于庭內部對自身的展沒有形成統一意見,單于庭內部有很深的矛盾。”始皇帝、李斯、蒙嘉等人頓時關注起來,齊齊盯著羌廆。

“匈奴人先是攻打代北,接著又跑去打東胡,然後調過頭來打河西。打河西的時候,匈奴人受到我們的牽制,無法集中全部力量展開攻擊,於是暫時放棄攻打河西,再度南下攻擊我長城防線。”羌廆說道“這些年匈奴人一直在打仗,東打一下西打一下,力氣耗費了不少,但戰果有限。”

“透過這些攻擊我們可以看到匈奴單于庭的內部矛盾,而匈奴人的各方諸王和歸附匈奴人的大漠諸族在這些矛盾中互相傾扎廝殺,所以不出意外的話,北疆局勢不僅現在緊張,未來還會持續緊張,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憑藉我北軍武力,長城防線絕對是固若金湯。”羌廆話裡的意思很明確,匈奴人因為內部矛盾和展策略的不確定,會不斷地攻擊長城防線,而咸陽如果不能在財政上給北疆以支持,那麼十萬北軍回鎮京師的希望也非常渺茫,北軍只能靠人數優勢來確保長城防線的穩固了。

始皇帝等人聽到這話不暗自冷笑。長城防線假若被匈奴人突破,武烈王和那些北軍統率們還有好子過?但現在的問題上,中央財政無法支持北疆戰事,那假如長城防線被匈奴人突破,始皇帝和中央也要承擔連帶責任,所以只能退一步,放棄十萬北軍回鎮京師的想法,繼續給北疆以最大的財力支持,承認自己在這一輪博弈中的失敗。

蒙武不能不說話了,目前情況下,北軍不但要守住長城防線,還要確保北疆邊郡的穩定,所以,請武烈王即刻趕赴離石要的北軍大行轅,行使北軍統率職責,力挽狂瀾。

解鈴還須繫鈴人,無論是咸陽政局還是北疆局勢,關鍵人物都是武烈王,現在只有請武烈王親自坐鎮北疆,先把當前北疆危局解決了再說。

張唐和羌廆不知道寶鼎的真實想法,沒有表示支持。

始皇帝和李斯、蒙嘉等待寶鼎的決策。

“我馬上趕赴北疆。”寶鼎斷然說道。

“十萬北軍將以最快度回鎮京師。”寶鼎這句話一出口,始皇帝和李斯、蒙嘉頓時鬆了一口氣。寶鼎的這個決策不容易,雖然這足以說明北疆當前危機不是寶鼎給咸陽宮設下的圈套,但肯定是北軍統率們不願意遵從咸陽命令調十萬北軍回京,所以才利用匈奴人的入侵向咸陽施壓。

“武烈王,匈奴人兩路攻擊,我長城防線岌岌可危。”張唐當即反對“在戰事最為緊張之刻,把十萬北軍主力調離長城防線,甚為不妥。請武烈王三思。”

“咸陽拿不出足夠多的錢糧。”寶鼎說道“依靠北疆自身能力也無法供養三十萬北軍,所以,若想確保長城防線,要之務就是削減鎮戍軍隊,大量調用邊郡地方軍。”邊郡青壯要守護自己的家園,其士氣高昂,其次,臨時徵的兵役,其士卒要自己解決一部分口糧衣物和馬匹武器。寶鼎的目的很簡單,用地方軍代替正規軍,用北疆人鎮戍北疆,用北疆人的財富來填補中央財政投入的不足。

始皇帝當即贊同,同意寶鼎大量征伐邊郡兵役進行作戰。

羌廆望著寶鼎,目。雖然寶鼎的計策可以實施,但寶鼎若想說服王賁、司馬尚、辛勝和李信等北軍統率,從北疆調十萬主力回鎮京師,難度太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