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424章帝國時代的來臨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记住【就要看書網】:91KS.ONLINE

九月,秦軍基本攻佔江東。楚國貴族攜帶新王撤到閩越的東歐,聯合閩越、東越人負隅頑抗。

=章邯率軍撤回江南。

荊軻據彭蠡鎮戍九江郡,出任九江郡守。

吳侯公子高領江東封國,江淮、江東等郡縣皆由關東系和老秦貴族控制。

王翦率軍鎮戍江東,一邊輔佐公子高穩定江東郡縣,一邊率軍剿殺楚國餘孽。

麃公率軍鎮戍兩淮,輔佐楚侯公子昌。

蒙武率軍鎮戍山東,輔佐齊侯公子驤。

=十二月,秦王政令告天下,中土一統,舉國同慶。

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正月,大秦併天下,舉行統一大典。

“王”更號為“皇帝”命為“制”令為“詔”自稱為“朕”追尊莊襄王為太上皇。

廢除溢法,自為始皇帝,後世以計數,二世、三世乃至萬世,傳之無窮。

始皇帝採納五德始終說,以周為火德,秦代周,為水德。改曆法,以十月為歲首。衣服、旌旄、節旗皆尚黑。

=當咸陽沉浸在喜慶之中的時候,從南到北卻傳來不好的聲音。

匈奴人再攻河西大月氏,北地也遭到了匈奴人的擄掠,燕人反攻,遼西再燃戰火。

遷徙關東富豪一事一直進行的不順利,尤其山東、兩淮地區,小股叛亂此起彼伏。今冬沂山周邊的膠東、琅琊再起叛亂,兩淮的淮yin、高郵也發生叛亂。

江東剛剛開始遷徙富豪,叛亂隨即爆發,而藏匿在會稽郡南部山林中的關東貴族聯合百越諸族頻繁襲擊郡縣,楚國殘軍也糾集閩越、東越人反攻江東,一時間江東局勢異常緊張。

丞相隗狀、王綰、御史大夫馮劫等公卿大臣聯名上奏,懇請始皇帝以統一大業為重,在遙遠的邊疆地區加設封國。

按照大臣們的設想,西北疆要設一個封國,東北疆要設一個封國,山東和兩淮要再設兩個封國,江東、江南也要再設兩個封國,甚至有大臣建議在巴蜀的西南蠻荒之地也要建一個封國。

面對水一般湧來的分封之議,始皇帝有些招架不住。如果僅僅是外廷大臣們要求分封還好對付一點,現在就連內廷的眾多親信大臣也極力勸諫始皇帝加建封國,始皇帝就覺形勢失控了。

緊接著,大臣們再度聯名上奏,懇求始皇帝修改爵秩等級制度。

中土統一了,中土之主的封號是“皇帝”那麼爵秩等級制度肯定要改。皇帝之下,理所當然是王爵,王下面是公爵,公爵之下才是二十等軍功爵。

這個要求合情合理。封國之主的封號應該是“王”這樣才能體現一方諸侯的身份。如此一來水漲船高,功勳卓著的功臣們的爵位就能從“列侯爵”上升到公爵。過去封君的最高爵位就是侯爵,現在由侯爵升到公爵,其衍生的權力和財富自然要增加,這才是公卿大臣們的目的,他們要在統一後的權力和財富中攫取更多。

然而,假如始皇帝同意加建封國,同意修改爵秩等級制度,實際上意味著他在“分封”一事上的讓步。

歷史上始皇帝在統一之初,以鐵腕鎮制功臣,強行把分封之議壓制了下去,而伴隨著這一舉措的就是遏制和打擊功臣,把王翦、蒙武、王賁、羌廆、楊端和、馮毋擇、李信這些功勳卓著的大將的兵權統統剝奪了,無論年紀大小,一律趕出朝堂,趕出軍隊。

看看歷史上的大秦南征,其統率竟然是一直名不見經傳的屠睢、任囂之,而幾年後的北伐,其統率竟然是蒙恬,由此可以推測一下,王翦、蒙武、王賁、楊端和這些在統一大戰中建下顯赫功勳的將軍們都去哪了。尤其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十二年後秦王政死了,陳勝吳廣揭竿而起,天下大亂,這時候出來力挽狂瀾的竟然是章邯,而章邯之前從未在歷史記載中出現,那麼不得不問一下,王翦、羌廆等人當時在哪?假如他們年紀大了,都死了,那王賁、李信這些人應該還在吧?為什麼他們自大秦統一後,就再也沒有出現在歷史記載中?

始皇帝肯定把這批功臣們鎮壓了,至於是解甲歸田還是血腥誅殺,那就不得而知了。總而言之一句話,統一大戰中的功臣們不可能在十二年裡全部死光了,一大批功勳卓著者總能活下來幾個,但既然在大秦生死存亡之刻,由章邯、王離出來力挽狂瀾,那隻能說明這些功臣們都死了,都死在始皇帝發動的政治風暴之中。

形勢和歷史上的形勢不一樣,今大秦有功勳卓著的太子扶蘇,有聲名顯赫的公子寶鼎等宗室和外戚大臣,這在歷史上都是沒有的政治勢力,所以始皇帝不可能像歷史上一樣,以自己的鐵腕強行鎮制功臣們,摧毀分封之議。

始皇帝必須在分封上讓步,別無選擇。

=深夜,御書房。

始皇帝非常疲憊,斜躺在火盆邊,默默地凝神沉思。

寶鼎坐在案几旁邊,不停地翻閱著文卷。

“沒有想到,你和朕一樣,竟也成了眾矢之的。”始皇帝嘆了口氣,搖頭苦笑。

寶鼎略略皺眉,把文卷推到一邊,也坐到了火盆邊上。

始皇帝死守分封的大門,但寶鼎聯合貴族們硬是推開了這扇大門,雖然這扇大門目前的開度非常有限,然而,分封大呼嘯而來,始皇帝和寶鼎即便聯手抵禦,也無法讓這扇大門保持原有的開度了。

“你這位太傅現在可是處在風口尖上。”始皇帝看到寶鼎眼裡掠過一絲惱怒之,不揶揄道“稍不小心,恐怕有滅頂之災啊。”始皇帝原先一直對寶鼎頗有怨言,畢竟當初是他bi迫咸陽宮打開了分封之門,他無法相信寶鼎的諾言,現在他倒是相信寶鼎的確是在堅持自己的政治理念了,因為朝堂上公開反對加建封國的大臣就是以公子寶鼎為首,假如沒有公子寶鼎的堅決反對,始皇帝認為自己已經妥協了。

“我說過,該出手的時候就得出手。”寶鼎神冷峻地說道“王翦、麃公的年紀都大了,做什麼事都力求穩妥,但兩淮和江東在目前局面下,過份穩妥就是軟弱,就會助長叛逆的囂張氣焰,所以必須換兩個人去鎮戍兩淮和江東,血腥鎮壓,絕不姑息。”

“王翦和麃公都是功勳卓著的上將軍,這時候把他們一起調回京城,未必合適。”始皇帝顯然不願意在此刻把兩位老將軍一起調回京城。

“西北疆局勢緊張,讓王翦去主持西北疆軍事,讓麃公鎮戍北地,這個理由足夠了。”始皇帝考慮了一下,微微點頭“朕認為,把王賁調去鎮戍東北疆,讓他遠征遼東最為合適。王翦和麃公調離,王賁則去鎮戍東北疆,那誰去鎮戍兩淮和江東?”

“從北疆調人。”寶鼎說道“讓司馬尚去兩淮,讓司馬斷去江東。”

“司馬尚?”始皇帝沒想到寶鼎要把司馬尚放到兩淮,頗驚訝。

“我已經控制了代北,司馬尚沒有必要再留在北疆了。他應該得到重用,讓關東人看一看,我大秦並不虧待降將,只要你給大秦建功,一樣可以封侯拜將。”始皇帝想了片刻,lu出一絲笑容“山東那邊呢?”

“讓蒙武鎮戍上郡。”寶鼎毫不猶豫地說道“馮毋擇和李信隨王賁去遠征遼東,鎮戍東北疆,互為牽制。”

“誰代替蒙武、馮毋擇鎮戍山東?”

“從中樞調人吧。”寶鼎斷用力一揮手“這一次,中樞要動一動了,很多人在這個位置上坐得太久,有些忘乎所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