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大渠就是我們的未來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291章大渠就是我們的未來寶鼎把案几上的地圖鋪開。
這是長沙郡的地形圖,其中包括位於長沙西部的秦國黔中郡、東部的楚國九江郡和南部南嶺一帶的地形。這個時代的地圖當然不能和幾百年後的地圖相比,但山川城池還是標註得相當清晰。
寶鼎接著又打開一張黃紙,把這張黃紙鋪在地圖的下首。趙高仔細一看,黃紙上是手繪的地圖,非常簡略,不過也可以清晰看到上面有大海、山川等標識。
趙高疑惑地望著寶鼎。
“這是西南地形。”寶鼎笑道“我繪製得並不準確,但告訴我的人也只說了個大概。西南地形基本如此。”寶鼎前世做營銷,走南闖北,看地圖是經常的事,久而久之,這大江南北的山川地貌也就清晰刻在腦海裡。
“你看…”寶鼎手指地圖“這是我們現在所處的長沙郡。”
“在長沙郡的西面是武陵山和雪峰山,夜郎國和我們隔山相望。在長沙郡的東面是幕山、九嶺山和羅霄山,楚國的九江郡和我們隔山對峙。”
“在長沙郡的南面就是南嶺,地勢險要。百越諸族憑藉這道天險,隔斷了與中土的聯繫。”
“長沙郡地勢好,北面是大江,東西南三面是大山,山川環抱,水系發達,土地肥沃,是個可以與南陽相媲美的好地方。”寶鼎說道“當年楚國定都於郢(ying),湘水兩岸的土地可以說是楚國賴以生存的基,只不過隨著楚國丟失荊宛,被迫遷都淮水之後,這裡由昔
的京畿要地變成了西南邊陲,於是迅速沒落,再不復昔
的繁華和富庶。”這個時代的長沙郡在地理位置上叫江南,兩千多年後這地方稱之為長瀏盆地,的確是個好地方。
南陽位於南陽盆地,南郡位於江漢平原,長沙位於長瀏盆地,這三塊地方由北而南一字排列,大江和漢水、湘江把它們連到一塊。當年楚國最強時期就是因為佔據了這三塊富庶之地,可惜如今都落在了秦國手裡,雖然現在楚國還佔據著江淮和江東之利,但失去了這三塊地方,無論是在戰略上還是在財賦上,楚國都不是秦國的對手了。
趙高對此當然比較清楚。他和大多數官員一樣,認為楚國至死不會放棄江南,畢竟這塊地方的戰略位置太重要,但結果出人意外,不知是楚國太背運還是武烈侯的運氣太好,江南竟然輕鬆地落入了武烈侯手裡。
“江南變成楚國的西部邊陲之後,人口失非常嚴重,如果不是因為這裡土地肥沃,糧食產量尚可,估計早就荒涼了。”寶鼎繼續說道“我正是看中了這塊地方的諸多便利條件,才想到轉徙災民於長沙。以我的估猜,湘水兩岸的大片土地足夠養活江南楚人和轉徙而來的百萬災民,但我需要更多,我不僅需要安置這些災民,還要利用這些災民大量墾荒土地,以便增加江南的糧食產出。這些多餘的糧食和充足的人口,足夠保證我開拓西南。”趙高暗自嘆息。西南策略的前景的確美好,但現在的關鍵問題是,如何度過眼前的難關?安置災民、墾荒、到產出糧食,至少需要一年,在這一年裡,武烈侯拿什麼養活百萬災民?糧食才是至關重要的事情,沒有糧食,其他一切想法都是虛無的東西,毫無意義。
“我們遠征西南,實際上就是攻打南嶺以南的百越諸族,佔據這一片廣袤的土地。”寶鼎的手指在黃紙上繞了一圈。
“我們做個假設,假如我帶著幾十萬軍隊遠征西南,這一路上不但要翻山越嶺,還要對付百越諸族、兇禽猛獸和可怕的瘴氣,在沒有糧草供應的情況下,其死亡之慘重可想而知。楚國幾百年都沒有做成的事,我能完成嗎?”趙高面苦
,心想西南策略本來就沒有成功的可能,但你信誓旦旦,而咸陽又巴不得把你趕出中原,於是形勢就到了這一步,現在可謂騎虎難下了。
“我們還有時間,足夠的時間。”趙高安道“你曾說過,西南策略少則一年,多則三五年,必能成功。”
“你依舊對我有信心?”寶鼎笑著問道。
“當然。”趙高毫不猶豫地點頭。現在不是信心的問題,也不是西南策略能否成功的問題,而是轉徙江南的百萬災民必須救活的問題。把這百萬人救活了,武烈侯在江南的實力將空前暴漲,再加上南陽、南郡對武烈侯的支持,未來將大有可為。
“你所看到的不過是一塊江南之地,百萬人口而已,你並沒有看到開拓西南對未來發展的重要。”寶鼎一句話就說中了趙高的心思。
趙高尷尬而笑“武烈侯還是執意要遠征西南?”
“我最初以為得到夜郎人的幫助,遠征大軍最起碼可以越過南嶺,拿到離水和潭水這一帶的大片土地,但現在看來,夜郎人幫助我們遠征西南的可能微乎其微,而南嶺以南的蠻荒之情遠遠超過我的預料。在那等惡劣的情況下,遠征軍深入西南,基本上等於送死。”趙高聽到這句話頓時鬆了口氣,僥倖,武烈侯還算清醒,沒有拿人命當兒戲。
“那麼,武烈侯打算何時開始遠征?”
“我要先開鑿一條大渠。”寶鼎平靜地說道。
趙高這時從地圖上已經基本上估猜到了武烈侯開鑿大渠的意思,那就是把南方几條大河連成一片,利用水路,把江南的糧草運過南嶺,幫助大軍遠征西南。
“先打通糧道?”趙高問道。
寶鼎鄭重點頭“糧道不通,西南遠征必定失敗。”
“武烈侯在拿出西南策略之前,曾說最多需要五年時間就能完成開拓西南的大業。”趙高問道“武烈侯是不是早就想到了要在西南開鑿大渠,先行打通糧道?”寶鼎沒有回答。
說實話,他在擬製西南策略的時候,雖然想到過歷史上秦軍遠征西南屢遭敗局,屠睢甚至戰死南嶺,但他始終沒有把史祿主持修建的靈渠和秦始皇開闢西南三郡的功績聯想到一起。
在他的印象裡,屠睢統率的五十萬大軍遠征西南,經過數年鏖戰,直到史祿修建了靈渠,解決了糧草運輸的問題後,遠征才取得了最後的勝利。其後始皇帝再次徵發大軍攻打西南,在短短時間內便非常順利地開闢了象、桂林和南海三郡。。既然秦軍第二次遠征西南開闢的是廣西一帶,那麼顯而易見,第一次遠征開闢的就是福建、廣東一帶。
正是因為秦軍第二次遠征西南毫不費力,他才想到了提前打西南,提前開闢象、桂林和南海三郡,由此才制定了西南策略。
但等到他到了長沙,等到莊翼把長沙郡的地圖拿給他,他才霍然發現,自己對歷史上西南遠征的理解完全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