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大災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魏中軍不在大梁。”
“去哪了?”寶鼎驚訝地問道。
“昨天接到消息,碭郡的陽武和東郡的酸棗兩縣為搶水打了起來,聽說兩郡郡守親自趕了過去,也是互不相讓。魏中軍擔心出事,匆忙趕去斡旋。”
“搶水?”寶鼎愈發驚訝了“陽武和酸棗附近有大河,有鴻溝,還有濟水河,到處都是水,為什麼要搶水?”
“大河南北已經快三個月沒有下雨了。”趙高急忙解釋道“耕用水大,各國各地都在搶水,最近因為搶水而發生的械鬥越來越多。”
“三個月沒下雨?”寶鼎吃驚地問道“三個月不下雨,大河的水就不夠了?”
“大河有水,不過水位較低。”趙高道“但各地溝渠沒有水了。”
“那就從大河裡放水啊?”
“大河水位低,放不過來。”寶鼎愣了片刻,霍然驚覺。知道了,知道趙國為什麼發生大饑荒了,原來是旱災造成的。既然是大饑荒,那說明這場旱災持續很長時間,未來幾個月估計都不會下雨。
“為什麼一直沒人告訴我?”寶鼎厲聲質問道。
趙高垂首不語。這種小事誰會告訴武烈侯?武烈侯最近幾個月忙得團團轉,先是打仗,後來與各國使節頻繁談判,再後來華陽太后又薨亡了,相比起來,這種天不下雨的小事誰會稟報?再說老天的事摸不準,誰曉得哪天它就大雨傾盆了,那不是自找沒趣嘛。
“快,馬上下令,請各軍統率和各郡太守火速到行轅議事。”
“再請大匠、墨者,還有所有人在大梁的巨賈,把他們統統請到行轅來。”趙高答應一聲,匆忙離去。
=琴唐、馬驌、琴珪、烏原,還有卓氏、張氏、白氏和孔氏等各家巨賈紛紛趕赴行轅。
琴唐等人以為武烈侯召集他們是商討加快中原冶鐵大作坊的事,所以聚集到行轅後,眾人坐在一起,自然商討此事,但三言兩語之後,便發生了烈爭執,而爭執的雙方就是南陽巨賈和中原巨賈。
冶鐵技術的提高表現在冶煉溫度的提高,而冶煉溫度的提高得益於新的鼓風技術和新燃料。現在大家都知道蓼園以“石炭”代替木炭做為冶煉燃料,而“石炭”主要集中在河東、太原等地,這一礦產品的開採和買賣已經被琴氏、烏氏、卓氏和墨家所壟斷,其它蓼園巨賈本沾不到邊。至於鼓風技術,雖然是蓼園所有,但實際上被琴氏和墨家所控制,其他巨賈參與合作的途徑就是利用自己所擁有的錢財、作坊和工匠來獲取由新的冶鐵技術所帶來的豐厚收益,他們只能拿到金蛋,無法獲得下金蛋的金雞。
正是因為鼓風技術和新燃料都被以琴氏為首的幾家巨賈所壟斷,那麼很顯然,在利益的分配上自然做不到公平,沒有公平自然就會帶來矛盾,而矛盾造成了一系列問題,比如武烈侯親自提議建造的中原冶鐵大作坊,其工期就一再被延誤。
中原冶鐵大作坊是經過咸陽同意,並由少府親自參與建設的一個大工程,事實上它具備公私合營的質,是武烈侯為統一後設法保全部分私有工商業所做的長期謀劃的一個開始。武烈侯為此非常關注,數次過問此事,但可惜的是,這個時代有多少人像武烈侯一樣因為知道未來而未雨綢繆、高瞻遠矚?
寶鼎出來之後,琴唐等人馬上各抒己見,各說各的理,其主要矛盾就集中在技術封鎖和利益分配不公。
“軍隊需要武器,大量的武器。”寶鼎說道“宛城、舞陽、新鄭,再加上大梁,我們要在年內確保這四座冶鐵大作坊都能以最大產能生產炒鋼,保證兵器作坊能夠夜打造兵器。軍隊有了兵器,才能確保征伐的勝利。我看重的是中土統一的大利,所以,我請你們不要把目光盯在這塊小小的利益上。這一塊的利益在你們看來確實很大,但在我看來
本不值一提。”
“我曾經說過的話,不再重複。我已經給你們指明瞭統一之後的生存之路,土地才是你們立身安命的本錢。至於作坊,我正在想方設法讓你們逐漸走上公私合營的路,這樣利益均分,既可以讓工商業得以維持,又能保證朝廷和你們都能從中受益,同時還能最大程度地緩和矛盾。我想,此策見效之後,中樞和你們都可以接受。”
“所以你們不要被眼前這些蠅頭小利所誘惑。”寶鼎告誡道“等到中土統一了,你們會看到一個完全不同的中土,一個到處充滿著巨大利益的中土。你們現在的付出必定在將來為你們得來巨大的收穫。”眾人用心聆聽,即使有不同的看法,也不敢當著武烈侯的面說出來。今的武烈侯已經不同於往
,隨著戰績的增加,他的威信也急驟上升,這從一幫中原各軍統率對他的恭敬之中就能看出來。
“我今天請你們來,不是為了這件事,而是有大事相托,此事事關中原之存亡。”眾人愣然,馬驌更是吃驚地問道“齊國要發動攻擊?”最近中原各地都在盛傳齊國要攻打中原的事,這顯然是別有用心的人在惡意造謠,意圖挑起秦齊兩國的緊張局勢。寶鼎最近和齊國使者數次見面,就是為了讓雙方都不要被謠言所惑,以至於造成決策上的失誤。
寶鼎搖中原,這一點我可以保證,請諸位放心。”
“那是何事?”琴唐急切問道。
“大河南北近三個月沒有下雨了,你們難道沒有一點警覺?”眾人頓時鬆了一口氣。這些人無不尊貴富有,即便有天災,對他們的影響也不會不大,當然沒什麼警覺。
“老天總會下雨的。”琴唐不以為然地說道“武烈侯無須緊張,中原的糧食還足以支撐。”
“如果老天一直不下雨呢?這樣的乾旱如果再持續幾個月,我們還有秋糧嗎?”眾人互相看看,還是不予重視。
“武烈侯,我聽說河北的旱情較為嚴重。”馬驌說道“中原的旱情主要集中在大河兩岸,三川、河內、碭郡和東郡的部分地區正在全力抗旱。另外太原和上黨的部分地區也出現了旱情,據說也較為嚴重。”
“我害怕的是老天要懲罰我們,連續大半年不下雨,那中原旱情必定越來越嚴重。”寶鼎嘆道“你們知道,一旦秋糧嚴重欠收,緊接著就是大饑荒,到那時我們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成千上萬的饑民餓死荒野,中原還談什麼穩定?”寶鼎轉頭望向坐在身邊的趙高“長史估計一下,中原各郡還有多少儲備糧食?”
“中原各倉已經沒有儲備糧了。”趙高當即說道“去年代北大地震我們用了大半的儲備糧,去年底我北疆軍又殺進雁門與匈奴人連番作戰,中原各郡為此把所有的儲備糧全部送到了太原。到目前為止,中原所有糧倉僅存基數,只能勉強維持十萬常備軍的常所需。”眾人聽到這番話才意識到問題嚴重,一個個的臉
頓時凝重。他們家裡的儲備糧也是非常少,過去囤積的糧食都給武烈侯“搜刮一淨”了。
寶鼎的臉卻更是難看。他現在後悔了,他應該想到如果趙國爆發大饑荒,中原可能也會遭到波及,所以當初應該留一些儲備糧,以防萬一。當初大手大腳,把繳獲所得全部運到災區救人,如今倒好,一籌莫展了。
寶鼎暗自懊悔。在坐的一幫人也是暗自腹謗。本來中原的糧食足夠了,都給武烈侯這個“敗家子”敗光了,搞得現在束手無策。
“如今到哪糧食?”琴唐嘆道“楚國肯定不要指望了。去年我們把楚人的儲備搬空了,今年又搶了他們幾十座城池,楚人對我們恨之入骨,半粒糧食也不會給我們。至於齊國,即便願意支援,也會先支援趙國,後支援我們。”
“不要指望別人,靠我們自己吧。”寶鼎說道“我們先展開自救,想盡一切辦法抗旱。中原這麼大,不可能全部受災,受災地區總是有限,受災人口也是有限,我們肯定能渡過難關。今天請你們來,就是請你們伸出援助之手,幫助我共渡難關。”
“唯武烈侯馬首是瞻。”老卓文馬上站起來,慷慨昂地說道。
眾人無不側目鄙視。去年這個老傢伙“陰”了武烈侯一把,導致中原有今之難。今天這個老傢伙又迫不及待地跳出來,估計十有又要再“陰”武烈侯一次。
琴唐毫不猶豫,當即告誡武烈侯“河北的災情肯定比中原嚴重,一旦河北陷入大饑荒,難民必定南下,禍害中原。請武烈侯務必讓大軍嚴守大河,不要讓趙國的災民進入中原。”琴唐這話尚未說完,卓文就瞪著他憤怒地叫道“中原人是人,河北人就不是人?武烈侯向來仁義,豈會聽你這個老匹夫的絕戶之言?”
“豈有此理”張鹿也跳了起來“我中原都岌岌可危了,還顧得上趙人?上次武烈侯已經傾其所有救了趙人一次,難道這次還要武烈侯賠上中原再救趙人一次?”烏氏和卓氏關係親密,向來是站在一起。烏原看到卓文受到眾人的“攻擊”當即站起來為卓文辯解。
眾人各執一詞,烈爭吵。
寶鼎抱著腦袋沉默不語。他想到了更可怕的事。
在他的記憶裡,這段時間有兩次大饑荒。一次發生在攻趙之前,也就是今年的趙國大饑荒。還有一次發生在滅趙之後,緊跟著又是一次大饑荒。這兩次大饑荒間隔的時間最多隻有一年,而第二次大饑荒沒有說明地點,就“大飢”兩個字。那麼是不是可以這樣估猜,第二次大饑荒的範圍更大?
兩次大饑荒對中土造成的傷害可想而知,而秦國佔據了天時,乘機橫掃中土,給中土造成了更大的傷害。
用什麼辦法才能最大程度地減少天災對普通民眾造成的傷害?如果能拯救萬民於水火之中,是不是可以給秦國贏得巨大的聲譽?秦國贏得了仁義之名,必定可以緩解六國民眾對秦國的仇恨,這是不是有助於未來帝國的長治久安?
===e你正在閱讀第267章大災?,如有錯誤,請及時聯繫我們糾正!
返回:大秦帝國風雲錄書頁,如你喜歡本書請收藏!手機上網推薦您使用qq瀏覽器更新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