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68回丁山奉旨葬仁貴應舉投親遇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話說大唐高宗皇帝徵西回京,西番進貢者七十二國,俱來朝見。龍顏大喜,當坐朝。程咬金啟奏薛氏功勞,天子准奏加封,封薛丁山為兩遼王,命工部在長安督造王府。工部領旨。封長子薛勇紅羅總兵,次子薛猛雲南總兵,三子薛剛登州總兵,四子薛強雁門總兵,大夫人仙童封定國夫人,二夫人金定保國夫人,三夫人梨花功勞最大,封威寧侯。仁貴身喪西涼,諡文定,立廟祭祀。柳氏。樊氏俱封一品太夫人。丁山父子謝恩,回府又拜謝程咬金。文武俱來賀喜,不表。

且表那工部督造王府三月完工,請薛爺進府享受。長子薛勇。次子薛猛辭父上任,各府小爵主俱來送行,不必細表。再言丁山在府對四子薛強說:"吾兒,你二兄上任去了,我有一件事,因你年幼,不好差你。"薛強跪下說:"爹爹有甚事,說與孩兒知道。"丁山說:"我在西番曾許下太房州還願,差三子薛剛前去,他暴好飲,恐生事故,留在京中。你往雁門是順路,所以喚你前去。"薛強應諾,拜別父親。三位母親。大夫人再三囑咐:前去小心。二夫人。三夫人也一番囑咐。薛強領命,帶了家將,望四川而去。

另再回言丁山想起父親骸骨未葬,便與三位夫人商量。大夫人說:"這是大事,必須辭王別駕,速扶棺往山西安葬公公是好。"丁山說:"夫人有所不知。目前朝廷隆重,就上辭表,未免唐突。"夫人說:"這不難。煩徐先生保奏,自必無妨。"丁山忙寫表章,次上朝。一面向魯國公程咬金說:"要往山西葬父,煩老柱國保奏。"咬金聽言呵呵大笑,說:"這是你孝心,老夫自然保奏。"丁山拜謝回府,端整明上朝,不表。

再言次高宗駕坐早朝,文武朝畢,只見班中閃出一位大臣,象簡紫袍,俯伏金階奏道:"臣兩遼王薛丁山啟奏。"

"奏來。"

"臣父仁貴,沒於王事,喪白虎山,蒙恩命臣扶棺歸葬。今臣扶棺往山西安葬,願王賜恩。"高宗將表一看說:"朕留卿在朝,以報卿之功勞。今既要葬王叔,依卿所奏。待朕差官御祭御葬,留威寧侯在朝輔政。欽此。"丁山謝恩。駕退回宮,各官朝散。

丁山回府,與三位夫人及二位太夫人說知。次同柳氏太夫人。二位夫人送父骨往山西祭葬。三夫人梨花同三爵主薛剛在府。朝廷差行人司同到山西御祭御葬。丁山又上朝謝恩。有左丞相徐敬業。右丞相魏旭,又秦夢。尉遲弟兄。文武百官等,俱送到十里長亭,都助喪費銀兩。朝廷又賜黃金千里,白銀萬兩,金瓜月斧,"倘山西有不稱職官員,任卿先斬後奏,三年之後來京就職。"丁山望闕謝恩。各官送別。丁山對魯國公說:"老柱國,晚生有一言相告。今三子薛剛在京,倘或生事鬧禍,求老柱國處治。"。咬金說:"不消囑咐,老夫自當照管,你放心前去。"丁山又與梨花囑託一番,喚過薛剛,一番吩咐,不必細表,丁山竟往山西,一路不消盡說。咬金。梨花各回府中,我也不表。

再講薛剛在京無事,結一班小英雄。秦夢之子秦紅,混名闊面虎,尉遲景混名白麵虎,羅昌混名笑面虎,王宗立混名金虎,太歲程月虎,長安城中人人害怕他,皆雲五虎一太歲。

,眾小英雄都來探望,與薛剛意氣相投,結拜為兄弟。每在酒店中飲酒,到教場中走馬箭,玩耍回來又生事,憑你文武都要讓他幾分。就是魯國公程咬金也管他不住,無可奈何。這合當有事。有一人姓薛名應舉,夫二人,也是山西人,到長安投親。不想張君左之子張保,帶領許多家將在街上走,張保在馬上看見王氏生得美貌,滿心歡喜,呼家丁喚他到府中,有話問他。家將領命來到薛應舉面前說:"大爺喚你夫婦到府,有話問你。"應舉摸不著頭路,問道:"我與你家大爺又不相識,喚我怎麼?"家丁說:"你見了我家大爺,自有好處。"扯了就走。王氏再三哀告,只是不聽,竟扯了應舉夫走。王氏大喊說:"清平世界,又不犯法,拿吾則甚?"街上這些百姓曉得張府勢耀,那裡敢來相勸,憑他拿去府中。家丁稟道:"喚到了。"張保一見,滿面笑容說:"尊姓大名?貴處那裡?說與我知道"。

應舉初然間家丁拿來,倒有幾分害怕。今見張保如此相問,便放心說:"大爺,小人家住山西,姓薛名應舉,偕王區,到京投親不著,落在此。求大爺發放回去,恩不淺。"張保說:"你既投親不著,在京無益,留你子在此,多打發盤纏回去。"應舉一聞此言,大怒說:"我堂堂男子,滿腹經綸,要來求取功名難道我賣老婆不成?快放了我回去。"張保說:"你來得去不得了,休想回去。"吩咐:"把王氏拿進後堂,婢女們看守,把這奴才趕出府門。"王氏見了扯住丈夫,口中百般大罵說:"清平世界,強,若奏聞聖上,依律處死。"張保大怒,吩咐家丁:"將應舉送往長安府,當做強盜,要他處斬,以除後患。"家丁應諾,將薛應舉鎖住,拿往長安府去了。應舉喊破喉嚨,那個來管你。竟到衙門,那知府聽了張府家人之言,認其為盜,將應舉苦打成招,問成死罪,明立斬。

那王氏被張保拿進後堂,便抱住親嘴。王氏把臉側開,大喊,兩淚如雨,大哭起來。叫道:"丈夫快來救吾。"張保笑嘻嘻說:"不要叫了,若肯從我,少不得做個小夫人;若不願從,你也休想回去。你丈夫做了強盜,料不能活的。"王氏聽了,兩腳亂蹬,將頭向張保亂撞。張保正勢強,忽家人報說:"老爺回朝,喚公子。"張保無法,就付老婢:"看守在後園,晚上來與他成親。"竟往外面去了。老婢同王氏來到後園,王氏哭訴冤情,老婢哀憐,說:"大娘,你如今好了。你既有冤情,我也曉我。我晚上放你。那公子怕老爺,不敢亂為。"王氏跪下說:"媽媽救了我,我沒世不忘。"啼哭不住。老婢說:"也罷,我開園放你去。"王氏叩謝救命之恩。老婢扶起而別。

不表王氏逃走,再言老婢做成圈套,公子問起,只說王氏投池身死,諒來不究。那張保留在書房,不許進內。這是老婢造化。

再言王氏逃走,一路啼哭,天又晚,就投庵過夜。明仍上街打聽。聽得人說,明午時要斬大盜。王氏聞言,問道:"要斬何人?"旁人說:"昨張府失盜,拿住正盜,叫薛應舉。"王氏聽了,這是我丈夫呀,叫一聲:"張保,天殺的,我與你無冤無仇,為甚將我丈夫處斬?好不疼殺我也!"大叫一聲,暈倒在地。

薛剛同一班小英雄在酒店飲酒回來,在狀元街游到金字牌坊玩耍,見一婦人跌倒在地,啼啼哭哭。眾小英雄問道:"你何故在此啼哭?"王氏細說名姓:"山西人氏,丈夫薛應舉,小婦王氏,來到長安投親不著,被張君左家人哄騙進府。張君左之子張保要強姦小婦,因我不從,將我夫當強盜送到知府,苦打成招,明將我夫斬首。今求仁人君子化一口棺木,收殮丈夫,我也盡一點孝心。"薛剛大怒說:"難得此女貞節,明我等救你丈夫,回去罷。若被張賊曉得,你命就活不成了。"王氏拜謝回庵。小英雄回府,眾人說:"造化了,遇著薛三爺,諒必得救了。"不知如何去救,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