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那被趕出府時,霍文濤只准她們拿走院子裡的東西,但她的嫁妝卻是鎖在庫房裡,金銀是安身立命之本,而這支釵子,有著父親對她太多的偏愛,她無論如何都想拿回來。
金銀她要,回憶她更要。
齊氏聽到她如此說,連忙回去稟告丈夫,霍文濤一聽便覺得麻煩,這事說好辦,但也不好辦。
嫁妝中的金銀田產早被他分給自己的兩個兒子,珠寶首飾也多送給兩個女兒,至於珍稀寶物,則由齊氏拿走,紫玉釵便在裡頭。
想想,讓齊氏把自己那份拿出來,再從公庫出個一萬兩——霍家幾個女兒,出嫁都是一萬兩嫁妝,這樣應該沒問題。
卻沒想到,霍小玉知道自己嫁妝有多少,金銀雖然差不多,珠寶首飾卻少了七成,最重要的是,她有兩塊田產。
齊氏只好又回府中轉達,霍文濤一聽就怒了,一個小妾生的女兒也想有田產,父親是老了,胡塗,才說要給她,他才不會給,怒急攻心,完全忘了現在是他求自己的庶妹。
又過了半年,當三個弟弟紛紛來跟他抱怨兒女說親不易,連帶他那嫁入平家的妹妹也因為當年推人落水之事,兒子都十五歲了,還對不上人家——有女兒的人家都會想說這平夫人當年能要妹子的命,現在就能要媳婦的命,誰敢把女兒許入平家,再者,霍文濤自己也是有覺,大兒子相貌平平,當年訂親時很順利,小兒子長得好看,卻到現在都還說不上人家,明顯就是被害的。
只講了這些,就讓霍家頭痛不已,而她在這大宅住了十五年,還有很多可說,萬一全講出來,霍家只怕要遠離京城,還得改名換姓,這才能過上安穩子——霍文濤終於屈服了,讓兩個兒子把田產地契出來,又叫女兒把拿走的首飾頭面都拿回來。
於是霍小玉在十九歲那年,終於拿回她的嫁妝。
要說有什麼不好的,即是她惹怒霍家,一些怕得罪霍家的醫館,不肯出診。
她用得起最貴的藥,卻只能請次一等的大夫。
鄭氏還是病著,所以她繼續做著小鳳居的生意,錢會用盡,有能力時多攢一點是一點,她不想再為了幾兩藥錢擔心受怕,只不過,不再提霍家醜事。
嫁妝之事,當然只有霍小玉自己知道——有錢是好事,但不需要昭告天下。
京城人只知道五年前被趕出家門的霍大人的女兒還在陪酒賣笑,一頓飯要十兩金子,雖然已經二十歲,但容貌卻更盛當年,來往者有朝廷官員,有文人雅士,求娶之人不少,不過她現在誰都還看不上。
柳大娘指著前方不遠處的兩層船隻,船上數人,看樣子都是書生,正在品酒詩,裡面有老有少,那個青衫公子看起來約二十來歲“霍姑娘,那船上的便只有那青衫公子未婚。”
“他叫什麼名字?”
“姓林,林有為,祖父曾經中過京生,霍姑娘,我實話實說,這林少爺,是真心可以考慮的。”霍小玉會叫柳大娘來,自然也是聽聞她老實不灌水,她說能考慮,肯定有長處“家裡有些什麼人,個如何?”
“家裡即是一個老孃,一個妹妹,個說好聽是溫和,說難聽就是怕孃的,林老太太治家倒是厲害,家裡雖然窮得只剩下兩個下人,一切依然按照規矩來,霍姑娘,婆婆難伺候,這是壞處,但林少爺文章極好,姑娘若是跟了他,盼頭倒是比跟著其他人還大。”霍小玉微微一笑“柳大娘,我不奢望當趙喜娘,我只要對方家中人口簡單,好相處,做人老實就好,會選書生不是希望他高中,而是怕對方魯無文,嫁個讀書人,說起話來總是比較容易。”
“姑娘有沒有想過嫁入商戶?我倒是知道有個鰥夫,以前也是念過書的,考了幾次都沒能上,這才認命接了家裡的當鋪,正病逝幾年,他都沒再娶,因為讀過書,想找個知心人,姑娘這般人品,對方肯定喜歡,填房也是正,家中下人不少,不需要姑娘勞。”
“家中哪些人?”
“一個鄉下婆婆,人客氣,亡留下兩個兒子,三妾室生了一男五女,都算乖巧。”霍小玉聽了頗為動心。長輩好相處,孩子又乖巧,而且商人家,就沒這樣多規矩,社會地位低,自然對她就沒這樣挑剔了。
何況自己當年落水,身子被凍壞了,即使調養了一年多,也只是讓她在冬天時手腳不冰冷,能不能生孩子都難講,若是對方已經有孩子傳宗接代了,她這個填房便不用考慮子嗣問題,子倒是輕鬆得多。
“長子多大?”
“十二歲。”霍小玉莞爾一笑“那我豈不是過門兩年就要張羅婚禮,過門三年成婆婆,祖孫三代不是不好,但太早了,我還想多過幾年清閒子。”柳大娘也忍不住笑出來,這女孩兒就算過三年,也還很年輕,這樣年輕就當婆婆,的確也不太象話“是我不好,沒懂姑娘意思,我現在明白了,姑娘不求才,不求名,但求清閒,對嗎?”
“若柳大娘能替我找到良人,我不會虧待大娘的。”霍小玉看看天漸晚,遠邊浮現點點茜紅雲朵“桂子,去跟船家說回去了。”桂子咦的一聲“小姐不看看月嗎?”
“小姐我餓了,得回家吃飯。”採香湖與古寺巷距離不算遠,馬車行不到半個時辰,便停在巷口。
主僕倆一前一後走著,到了自家院口,桂子伸手敲門“牛婆子,是我們,開門啊。”門很快從裡頭拉開,牛婆子笑道:“小姐回來的可正是時候。”霍小玉提裙過檻“怎麼,飯菜剛煮好嗎?”
“哎,飯菜算什麼,有貴客來。”
“貴客?怎麼福氣沒跟我說。”牛婆子低聲說:“鮑十一娘帶了個客人過來,鄭姨娘大概是心中高興,神倒是好上許多,三人在小廳喝茶聊天呢。”霍小玉聞言,臉上倒是出現喜——五年前,母女二人被霍文濤掃地出門,除了桂子,浣紗這兩個傻丫頭跟了過來,就只有鮑姑姑雪中送炭了。
為了夫家面子,姐兒跟了人,與昔姊妹是不會再聯絡的,可沒想到鄭氏病後,唯一一個來看她的,就是這十幾年沒見過面的姊妹。
此後,每隔一段時間便送米麵油鹽,若是夫家宴客,也會讓人送幾個菜過來,鮑姑姑嫁入普通商戶當姨娘,手上金銀不多,能照顧到這裡,已經十分不容易。
這些年,人情冷暖,她都記得。
“等飯菜好了,直接送到小廳,我跟鮑姑姑一起吃。”牛婆子笑著說:“好。”霍小玉回到房間,桂子替她解下披風,又把在湖上被吹亂的頭髮重新梳過,看看鏡子,整齊不失禮,才往小廳走去。
晚初夏的晚上還有點寒意,小廳門是合上的,才在門口,就聽見鄭氏的聲音“十一娘,我真不知道該怎麼謝你才好,這事如此困難,即使是我自己,都不知道能不能辦到…”
“姊姊說什麼呢,當年要不是姊姊好心開口,我早被打死了,哪來今這條命,那聽姊姊說了,我便發誓,無論如何要把人找到。”
“十一娘——”
“姊姊別想著過去的事情,若哭出來,李少爺要見笑了。”
“也是。”鄭氏的聲音既喜悅,又傷“年紀大了,容易多想,李少爺還請不要放在心上。”門外的霍小玉心中一凜,李少爺?
難道——不,不會,她記得初見是夏時分,過幾就是大暑,那天氣很熱,熱到她回房間換過兩次衣服,李益當時也是藉口天熱,不好趕路,所以留宿在這,而現在不過才初夏,早晚天氣都還有些微冷。
她就是為了避開那個命運,這才急著在找夫婿,只要她成了親,嫁了人,即是拗過了天命,那一切都不會發生。
二十五歲就香消玉殞,太冤枉了。
這一世,她想活久一點,不求長命百歲,但總不能走在母親前面…
霍小玉定了定神,不會的,姓李的人這麼多,鮑姑姑的客人,一定只是湊巧也姓李而已。
她知命運,但不破命運,讓所有的事情都按照著原本的時間發生,所以,李益也不會意外,盛夏的時候他才會來到京城,先見了福氣,這才由福氣安排進入勝業坊的古寺巷。
別嚇自己。
“姑娘怎麼站在這裡?”廚娘提著食盒,笑咪咪的一下推開小廳的門“魚剛剛蒸好,先送過來。”廚娘動作大,屋裡三人一下往外看來。
背對著門口年輕男子轉過身來,眉目清朗,神情俊秀。
霍小玉只覺得一陣暈眩——李益。
居然真的是李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