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二十七章陳勝稱王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往東海郡祭拜海神的使者,在返回咸陽的途中路經泗郡造反的情景讓他瞠目結舌,也讓他險相環生差一點命喪泗水郡。好不容易,經過一番喬裝打扮,歷經九死一生回到咸陽,將看到的情況據實稟報給二世皇帝胡亥,沒想到接他的並非嘉獎,而是二世皇帝大怒,不問青紅皂白的將他打入大牢。

使者想不明白這其中的道理,一天到晚狂呼冤枉,希望上天能聽到他的呼喊,派下青天大老爺為他平冤。青天大老爺沒有盼到,倒是盼來了一手遮天的趙高。

“說起來你也是我的門生,這麼大的事情回來為何不先報我,而要直接去找陛下?”趙高站在牢外和藹的問道,不時的搖搖頭似乎是痛惜他的遭遇。

“大人…”使者垂著淚,覺得對不起這個對自己有知遇之恩的大人,回來的路上他本想著要先稟報趙高的,可是事情來的是那麼的巧,許久沒有見過的胡亥竟然出現在咸陽宮大殿裡,而趙高那卻因為種種原因又不在咸陽宮大殿裡。為了拔得頭功,也為了不讓別人分享他的功勞,他興沖沖的將這個天底下最大的也是最壞的消息告訴了秦二世。

“我知道的你的意思,若我像你這麼大的歲數也會跟你做出一樣的決定。人嗎?都是自私自利,又喜愛獨攬功勞,你這樣做也是人之常情,我不怪你。可是你太年青了,忘了一件重要的事情,如今的陛下已不比先前的陛下,最是害怕聽到不好的消息,而你卻將天底下最壞的消息告訴他,所以才有今之劫,這也是你的命啊!”

“大人,我並非欺君惘上,泗水郡確實已被反賊侵略。眼看就要丟了。”使者有些不死心,痛心疾首的說道。

“丟就丟吧!大秦有兵強將數百萬,就算丟上十個八個泗水郡,過不了多長時間也會再把拿下來的。可是你卻把這樣的消息告訴給陛下,讓陛下不高興已有四天了,這可是死罪,我救不得你!”趙高說罷,往牢裡丟入三尺白綾,道:“你還是自盡吧。這樣也免得連累你地家人!”使者死了,趙高打開牢門親自驗了驗,見使者確實沒有呼。方回到宮裡面見胡亥。

“稟告陛下,臣今本打算去提審使者,誰料他已經畏罪自殺!看來他所說不實,為了立個頭功,竟然欺騙陛下。”

“死了?這麼說泗水郡叛變的事情是假的了?”胡亥多愁眉不皺的臉。終於出了笑容。

“叛變?臣沒聽說過!”趙高搖了搖頭,道:“泗水郡上報來的奏報只是說有一些偷雞摸狗的山賊,對一些縣城多有侵饒,早被各縣清理乾淨。如今我們大秦的天下依然是一片清平安樂,陛下敬請放心。”

“原來如此!那個使者,平裡看他也是滿明的樣子。怎會如此糊塗的把山賊當作叛亂,嚇得朕幾都沒有睡好。他死了也好,省得朕再去問他地罪!”胡亥安了心,自此不再詢問叛亂的事情。

事態發展的出乎意料地順利,派出去的四路人馬紛紛傳來大勝的消息。

為了鞏固陳丘的防守,也為了讓自己手中掌握一定的兵力以防不測,所以派出去地各路人馬只是各帶了三千之眾,但陳勝還是沒有料到勝利會來得如此輕鬆。一場接著一場的大勝讓他有些飄飄然。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每路人馬都拿下了十幾座城池,兵馬之數也由三千,迅速的發展成了十萬左右。

這一,各路人馬紛紛傳回捷報,看到葛嬰已攻打至東城(安徽省定遠縣),武臣已攻打至范陽(河北省定興縣),周文已攻打至函谷關(河南省靈寶縣),陳勝大喜,得意洋洋的把李信找來。道:“李兄弟,如今天下已有一半到了我的手中。我打算把前方地將領暫調回來,舉行慶功之宴,屆時也可商議是否稱王,你看如何?”一個月來,李信本想也去前軍廝殺,可陳勝把他強留於身邊作陪。加上吳廣對其頗有猜疑,陳勝因為接連的大勝也不再對他言聽計從,他心中已有離意。此時見陳勝又提為王之事,不暗暗搖頭不已,嘆息陳勝終究逃脫不了農民的侷限,始終迫不及待的想稱王,以圖改變其農民的身份。

他已無力再勸說陳勝暫緩稱王,隨口道:“大哥把將領都調回陳丘,這不等於讓軍中無將,使新打下來的縣城不去防備秦軍的反撲?”

“秦軍?”陳勝搖了搖頭,道:“我不去攻打他們,他們已經偷笑了,哪還有膽子來捋我的虎鬚?”

“我聽人講兵法,說為軍者不能仗著敵人不來進攻而不去防備,而應該時時防備不怕敵人來進攻。大哥卻恰恰相反,仗著敵人不來進攻而放鬆防備,在戰事最為緊要地關頭調主將回來行無意義的慶功之宴,一旦秦軍進攻,軍中無將勢必大敗,到時後悔都來不及了!”李信已被勝利了雙眼的陳勝,更加上其一心想稱王,哪聽得下去李信的勸解,道:“我早已料定秦軍不敢進攻,兄弟就不必這份心了!”看到陳勝眼中已有惱意,李信也就不再多說。從陳勝的寢室告辭,他出了縣衙去找張耳與陳餘說說話,以解心中的煩悶。趕到張耳與陳餘的住所,卻見門上掛鎖,家裡並無一人。向四鄰一打聽,方知這兩人連同家人,早在兩之前已稟明陳勝去助武臣。陳勝也不相留,任由二人前去。

“這兩人跑的倒快,可是陳勝為何不留上一留,這兩人也算是當今天下少有的賢才啊!看來陳勝是鐵了心要稱王,留著兩人在身旁是怕兩人囉嗦,阻其稱王吧!”李信心中暗道,往縣衙趕的半道上,碰到了前去帶回一千騎士地疥。

“一千騎士可都帶來?”

“都帶來了!昨下午方趕到蘄縣,現在由候他們照看著呢!”道。

“為何來得如此遲?”

“半道上碰到陳勝的南路軍,見我們個個騎得好馬,硬要徵用。我們哪啥得將馬白送給他們,兩句話不和便打殺起來。殺了一百多人方逃了出來。路上怕再遇到陳勝地人馬,盡揀偏僻小道行走,因此來得晚了!”

“原來如此!”李信點了點頭,疥接著道:“九原那邊來使者了,讓郡守速速回去九原!”

“我也正想離開此地回去九原,可知九原發生了什麼事?”

“這個小的不知,不過使者說是韓信命其來請郡守速回,說什麼有大事將要發生,回得晚了怕將軍多年經營的基業會毀於一旦!”

“好!你先回蘄縣。我回縣衙作些準備,明去蘄縣與你等匯合,返回九原!”李信與疥匆匆告辭。回去給陳勝留信一封,帶著英布與興樂出城離去。第二,陳勝拿著李信留下的書信,見上面盡是些無才無德的託詞,說什麼留在此處也幫不上大哥。徒耗大哥地糧草,因此離去繼續遊玩。

對於李信的不告而別,陳勝也不生氣,心中反而舒了一口氣。他發了一會呆後,將李信留下的竹簡丟於案上,嘆道:“倒可惜了那匹叫‘白蹄烏’的好馬。他稱王稱帝沒有了那匹好馬,將會少了幾分威風!”陳勝按照自己早已打算好的給各路領將發去將令,令他們速速回到陳丘議事。李信走的第二,經不住吳廣的再三請求,他自立為楚王,封吳廣為總領各路兵馬的國尉兼丞相。

葛嬰大軍打下東城,正在縣衙接收東城的一切東西,有親兵來報找到一個自稱故楚後裔地人。名叫襄強。

“襄強?”葛嬰稍微愣了愣。想起陳勝下命令時的神態,有些拿捏不準陳勝命令裡含著的到底是什麼意思。雖說命他們一邊打仗一邊尋找各國後裔擁護他們為王,但他發現陳勝看他時地眼神有些不對,似乎暗示他找到楚國後裔之後秘密殺掉。

自從起義之後他這位好友的脾氣變得十分的古怪,時常讓他猜測不出好友內心裡真正的想法究竟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