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八章決戰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喊聲之下,滿城皆亂。而隨即響起的隆隆馬蹄聲和軍士們快步小跑的腳步聲,更是將這個混亂加劇到了頂點。面對突然到來的兵亂,百姓和商人們是最害怕的,商人擔心自己的貨物錢財被搶,百姓則擔心自己和自己家人的命安全。是以,整個雄州城的大街變得更加喧譁,越發的水洩不通了。城裡的人有的想逃出城去,有的想尋個安全的地方躲避,有的則想著要拿出保家衛國的勇氣和衝入城內的賊子拼殺一番。因為沒有人引導,沒有合適的規矩,這些人依著各自的想法行動,最終卻是互相堵在路上半點也前進不得。
混亂導致了城池防禦體系的遲鈍,而這個遲鈍反映到現實上,便是李靜軒的大軍如入無人之境。很快就控制了城牆上的要害之所,迅速的將城裡的反抗給鎮壓了。
兩個時辰之後,雄州城變得平靜起來。喊殺聲已經遠離了,城內的遊人也跑得無影無蹤,只留下鎮守大街的士兵身杆子拔的站立著,默默的維持著城裡的秩序。
李靜軒是在這個時候入城的。一進入這座已經被自家手下控制的城池,他便快馬加鞭的奔向雄州的府衙大堂,用自己攜帶的官印去壓制雄州城的官印,以取得這座城池的最後歸屬權。這是幻陣的一格儀式,李靜軒不明所以然,卻也得按照這個規矩去做。因為只有這樣他才能以雄州城主的身份下令搬光雄州城的一切。
是的,搬光雄州城裡的一切。李靜軒並沒有長期佔領雄州城的打算。雖然他最後也是要佔領全部城池的,可那是以後,而不是現在。對於怎麼打仗,李靜軒有一個本的標準,那就是一切以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為主旨,以佔領城池為次要。在戰術上以聚集自己的力量打殲滅戰為主,而將平推、擊潰戰放在後面。
六天的時間,李靜軒在雄州城裡待了足足六天的功夫。這六天裡,他以雄州城主的身份,發佈戒嚴令,封鎖了雄州的四門,切斷了雄州與外界的聯繫。採用暗立妖蠻旗幟,卻許進不許出的辦法將所有知道雄州有變故的人都堵在了雄州城裡,不曾讓他們與外界聯繫。
接下來,李靜軒化身為強盜和搬運工。他慷沈慶巖之慨,將沈慶巖存在雄城的錢糧拿出了一部分,作為報酬,出重金僱傭雄城的百姓將雄城裡的庫存搬到艦隊的運兵船上,然後又將這些物資和雄城的百姓一起運到後方安置。他是要留給沈慶巖一個空白的城池。
在金錢的誘惑下和刀槍的迫下,雄城的百姓們屈服了。他們依靠自己的一番辛苦的勞作將整個雄城的物資搬了個一乾而盡。
看著空空如也府庫和街上那越發顯得乾淨的青白石板,李靜軒滿意的點了點頭。此時雄州城裡所有的百姓都已經被他裹挾而走,乘坐於運兵船中,在八艘戰艦的護衛之下向南航行,卻是走了已有兩三個時辰之久。他們走了,李靜軒也就安心了。於是,李靜軒下達了他在雄城的最後一個命令:“起火,焚城!”他這是要將整個雄州城燒為一片白地,卻是一個銅板也不留給沈慶巖、金鈺他們——雖然現在他們還不知道雄州城被李靜軒攻佔的消息。
隨著李靜軒的一聲令下,無數的火箭被入雄城之中。霎時間,熊熊烈焰從雄州城內騰起,炙熱的火苗歡快的****著城內的一切,滾滾的黑濃煙不停的湧上天際,不一會就將明亮的太陽給遮蔽了。天變得昏暗起來,可處於陰影之中的人們並沒有受到陰影的涼,反而覺得一股又一股的熱如水一般接連不斷的撲面而來。
“這城池完了!”受著面而來的一股股熱,李靜軒很直接的做出了這樣的判斷。只是,完了,並沒有李靜軒心中多少的漣漪。他自認該做的已經做了,至於因此對城裡百姓造成的那些損失,他認為這些是必要的,“一切都是為了勝利!”
“走吧!”李靜軒輕輕的一夾身下戰馬的肚皮,示意其調轉過頭來,轉身前進。雄州城這邊的事情到此就算是告一段落了。接下來的事情,便是由自己領著麾下的著兩萬兵馬由陸路直琴州城的後方,從最令人難以置信的地方攻擊沈慶巖,達到出人意料效果。
“總之,小心是最重要的。我對你們的要求是又要迅速又要保密。接下來的路,我們將晝伏夜行,我打算用十天的功夫到沈慶巖的身後。這一點,我想你們能夠辦到吧。”李靜軒問自己的手下。
“十個晚上走一千兩百百里地?”李靜軒的手下瞪大了眼睛。
“怎麼?這很困難?”他開口問道。
“不,我們能夠辦到!”那人重重的點頭保證。
“那就好。走,我們這就出發。”李靜軒多少有些迫不及待了。
大軍就這麼開撥了。眾人一步一個腳印,咬著牙堅持的走著。這一路,大夥走得相當累,但也走得很是順暢。李靜軒的制定的進軍路線類似沿著官道的兩側前行。為了防止大軍的行動被某些人發現,李靜軒採用了嚴格的保密措施,他不但派出前後兩個方向的斥候,並且將斥候的活動範圍擴展到了百里之外,而且他還下令見路上遇到的所有路人都控制住以免他們在有意無意之中洩自己的消息。
在如此嚴密的規矩之下,李靜軒的大軍完美的隱藏了自己的蹤跡。九天之後,他們已經抵達了離琴州城只有二十里地的位置。李靜軒將大軍潛藏於離官道足足有數里的森林之內,而後,他派遣手下的探子繞過琴城與對面的唐河取得了聯繫。
此時,唐河的情況不是太妙。在李靜軒實現了自己的戰略意圖的同時,琴城的沈慶巖也完成了自己的戰術佈置,佔據大河上游北岸定州城的金鈺已經帶著自己的馬步軍三萬和沈慶巖的琴州守軍會合了,妖蠻一方的兵力因此而達到九萬之眾。
在沈慶巖的建議下,金鈺用這九萬人馬將唐河的營地團團圍住,夜攻打不已。他們急切的想要把唐河趕下河去,但在巡江艦隊的支持下,唐河還是利用自己手中的一萬餘人借住自己構建起來的防禦工事擋住了金鈺的猛攻。
十幾個夜下來,金鈺總是徒勞無功。不過連續不斷的攻打,已經嚴重消耗了唐河的手下將士們的氣神。畢竟唐河手下的士兵只有一萬,而金鈺手下的士兵卻又九萬,在連續不斷的戰鬥中,金鈺手下的那群人可以輪著休息恢復自己的神和疲勞,而唐河手下的這群人,只能咬牙堅持再堅持下去。隨著時間的逝去,他們很顯然的已經漸漸臨近了一個底線。簡單的說他們已經堅持不了多久了。
這樣的情況,唐河自然明白。只是處於隊裡選的信任,所以他咬牙堅持著。直到李靜軒派的人過來,與他說明了情況後,他才真正的鬆了一口氣下來。
“靜軒的隊伍只在左近了?這很好,既然這樣…那我們就準備和對面進行決戰吧。現在雙方軍隊的主力都集結在這兒,正是一分勝負的好時候。只要我們能在這一場戰鬥中戰勝對方,我們就將贏得最後的勝利。”唐河在聽說李靜軒說出其現在所處位置之後,對眼下的局面做出相應的判斷。出於對這個判斷的考慮,唐河懇切的望著李靜軒派來的使者:“我明天就回正式發動計劃的第二階段…這一仗我們需要彼此的配合。”
“明白!”使者重重的點頭。他在觀察了唐河手下營地情況好一會之後,便向唐河告辭,迅速的返回李靜軒的營地之內,將唐河的意見和部署告知李靜軒。
“看來我的兄長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如果不是他真的快撐不下去了,他只怕也不會說出這樣明顯示弱的的話來。”李靜軒聽了探子的情報喃喃自語道。
既然唐河都已經到了最重要的關頭,那李靜軒自然也不會對此不管不顧。於是,兩人通過一番緊密的聯繫,終於確定了決戰的方案。
在方案中,唐河手下的人馬將被視為一面大盾引金鈺和沈慶巖的進攻,而李靜軒的兵馬則會在適當的時候,從後方直殺而上,將兩人徹底擊敗——這樣的戰術無論李靜軒還是唐河對此都沒有任何意見。他們都覺得這是能夠儘快解決眼下敵人的好辦法。
既然是好辦法,那自然要按計劃行事了。
於是,李靜軒與唐河都在暗中做好了決戰的準備。
兩天之後,那是決戰的子。
唐河引兵出寨擺出了一副想要突圍的模樣。這個架勢被沈慶巖給當真了,沈慶巖唯恐讓他跑掉。當下便與金鈺商討了一番,最終確定了在野外劫殺唐河的作戰計劃。
為了保證計劃能夠實行的順利,沈慶巖幾乎完全空了琴城裡的兵力,他和金鈺合兵一處,一前所未有的大手筆,將近萬兩層一片,三圍缺一的將唐河緊緊的包圍起來。在包圍圈形成的這一刻,他們似乎已經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唐河的“突圍”開始了,在出營三里之後,他被三萬妖蠻拼命阻擊,而另外的四萬多妖蠻則遊獵於唐河軍勢的北側,擺出一副隨時都要攻擊的模樣。至於最後的近萬士兵則直撲唐河的身後,切斷了他和大營之間的聯繫。
雙方在寬闊平坦的坦途之地上手,擁有眾多騎兵一番的妖蠻擁有了地利。在戰馬四蹄飛揚之下,唐河的軍隊遭到了難以想想的打擊。
怎麼辦?看著手下那些萬分的戰士們一個一個的倒下,唐河對此非常頭痛。無言的,他受到了局勢的不妙。然而李靜軒的大軍還沒殺來的事實,令他不得不咬牙切齒的繼續堅持下去。
雙方就這樣糾纏了半晌,唐河手中的近萬士兵已經死傷了兩千多,而作為他們敵人的金鈺一番,也在唐河的拼命反抗下,戰損了一千有餘。妖蠻擁有比人類強大許多的戰力在此表現得十分明顯。
儘管唐河一直在抵抗,但無論是金鈺還是沈慶巖都可以看得出,唐河的敗落已是必然,除非有什麼奇蹟發生。
只是所謂的奇蹟,真的會發生嗎?金鈺和沈慶巖卻是不信。所以,他們認為自己贏定了,他們開始暢想取得勝利以後究竟該幹些什麼事情來。
然而就在他們暢想勝利以後的種種之際,李靜軒的隊伍終於抵達了戰場。隨著李靜軒手中長劍的揮下,一萬騎兵,兩萬步兵頓時從背後撒歡似的衝向沈慶巖和金鈺的所在。幾乎是瞬間,他們就突進到了離兩人不到一里的地方。
除非早有情報,事先打了預防針,否則沒有人會相信自己在正面壓制敵人的時候,還有一支敵人會出現在自己的身後,向自己猛下黑手。隨著李靜軒的突然殺到,沈慶巖驚訝的張大了嘴巴,金鈺甚至顯出了一絲不知所措。雖然他們很快就反應過來,做出了很是正確的佈置——將左右兩翼部隊的一部分調過來,試圖堵住李靜軒的進擊,但這並沒有什麼用。
當李靜軒出擊的號角聲響徹戰場的時候,唐河便知道自己的援兵已然到達。他將這個消息告知自己的手下,頓時挑起了自己手下的興奮和士氣。
而此消彼長之下,妖蠻那邊的士氣頓時低落的許多。面對本陣出現的狀況,這些腦袋簡單的傢伙卻是有些呆愣了,他們不知道自己現在最正確的選擇是留下繼續戰鬥,還是回去解救自己的將軍們——他們有些混亂。
而這樣的混亂被唐河所把握。唐河下達了反攻的命令。原本被妖蠻壓在下風的人類士兵頓時燃了起來,攻守雙方頓時易位。在短短的一個瞬間之後,戰場的局面竟然呈現出人類一方壓著妖蠻狂揍的情況,讓人看上去多少顯得有些奇葩。(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