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80章替脫衣裳時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玳安道:“有姐夫騎的驢子還在這裡。”西門慶道:“也罷,快騎接去。”棋童應諾去了,吳道官誦畢經,下來遞茶,陪西門慶坐,敘話:“老爹敬神一點誠心,小道都從四更就起來。

到壇諷誦諸品仙經,今三朝九轉玉樞法事,都是整做。又將官哥兒的生八字,另具一文書,奏名於三寶面前,起名叫做吳應元。永保富貴遐昌。小道這裡,又添了二十四分答謝天地,十二分慶贊上帝,二十四分薦亡,共列一百八十分醮款。”西門慶道:“多有費心。”不一時,打動法鼓,請西門慶到壇看文書。西門慶從新換了大紅五彩獅補吉服,繫蒙金犀角帶,到壇,有絳衣表白在旁,先宣念齋意:大宋國山東清河縣縣牌坊居住,奉道祈恩,酬醮保安,信官西門慶,本命丙寅年七月廿八子時建生,同吳氏,本命戊辰年八月十五子時建生。

表白道:“還有寶眷,小道未曾添上。”西門慶道:“你只添上個李氏,辛未年正月十五卯時建生,同男官哥兒,丙申年七月廿三申時建生罷。”表白文宣過一遍,接念道:領家眷等,即投誠,拜幹洪造。伏念慶一介微生,三才未品。

出入起居,每龍天之護佑。迭遷寒暑,常蒙神聖以匡扶。職列武班,叨承衛,沐恩光之寵渥,享符祿之豐盈。是以修設清醮,共二十四分位,答報天地之洪恩,酬祝皇王之巨澤。

又修清醮十二分位,茲逢天誕,慶贊帝真。介五福以遐昌,迓諸天而下邁。慶又於去歲七月二十三,因為側室李氏生男官哥兒,要祈坐蓐無虞,臨盆有慶。

又願將男官哥兒寄於三寶殿下,賜名吳應元,告許清醮一百二十分位,續箕裘之[“胤”換“丿”為“彳”]嗣,保壽命之延長。

附薦西門氏門中三代宗親等魂:祖西門京良,祖妣李氏。先考西門達,妣夏氏。故室人陳氏,及前亡後化,升墜罔知。是以修設清醮十二分位,恩資道力,均證生方。

共列仙醮一百八十分位,仰幹化單,俯賜勾銷。謹以宣和三年正月初九天誕良辰,特就大慈玉皇殿,仗延官道,修建靈寶,答天謝地,報國酬盟,慶神保安,寄名轉經,吉祥普滿大齋一晝夜。

延三境之司尊,迓萬天之帝駕。一門長叨均安,四公和迪吉。統資道力,介福方來。謹意。宣畢齋意,鋪設下許多文書符命、表白,一一請看,共有一百八九十道,甚是齊整詳細。

又是官哥兒三寶陰下寄名許多文書、符索、牒札,不暇細覽。西門慶見吳道官十分費心,於是向案前炷了香,畫了文書,叫左右捧一匹尺頭,與吳道官畫字。

吳道官固辭再三,方令小童收了,然後一個道士向殿角頭咕碌碌擂動法鼓,有若雷相似。合堂道眾,一派音樂響起。吳道官身披大紅五彩法氅,腳穿朱履,手執牙笏,關發文書,登壇召將。兩邊鳴起鍾來。鋪排引西門慶進壇裡,向三寶案左右兩邊上香。西門慶睜眼觀看,果然鋪設齋壇齊整,但見:位按五方,壇分八級。

上供三請四御,旁分八極九霄,中列山川嶽瀆,下設幽府冥官。香騰瑞靄,千枝畫燭光。花簇錦筵,百盞銀燈散彩。天地亭,高張羽蓋。玉帝堂,密佈幢幡。金鐘撞處,高功躡步奏虛皇。

玉佩鳴時,都講登壇朝玉帝。絳綃衣,星辰燦爛。美蒙冠,金碧加。監壇神將猙獰,直功曹猛勇。

青龍隱隱來黃道,白鶴翩翩下紫宸。西門慶剛繞壇拈香下來,被左右就請到松鶴軒閣兒裡,地鋪錦毯,爐焚獸炭,那裡坐去了。

不一時,應伯爵、謝希大來到。唱畢喏,每人封了一星折茶銀子,說道:“實告要送些茶兒來,路遠。這些微意,權為一茶之需。”西門慶也不接,說道:“奈煩!自恁請你來陪我坐坐,又幹這營生做什麼?吳親家這裡點茶,我一總都有了。”應伯爵連忙又唱喏,說:“哥,真個?俺每還收了罷。”因望著謝希大說道:“都是你幹這營生!我說哥不受,拿出來,倒惹他訕兩句好的。”良久,吳大舅、花子由都到了,每人兩盒細茶食來點茶,西門慶都令吳道官收了,吃畢茶,一同擺齋,鹹食齋饌,點心湯飯,甚是豐潔。西門慶同吃了早齋,原來吳道官叫了個說書的,說西漢評話《鴻門會》。

吳道官發了文書,走來陪坐,問:“哥兒今來不來?”西門慶道“正是,小頑還小哩,房下恐怕路遠唬著他,來不的。到午間,拿他穿的衣服來,三寶面前,攝受過就是一般,”吳道官道:“小道也是這般計較,最好。”西門慶道:“別的倒也罷了,他只是有些小膽兒。家裡三四個丫鬟連養娘輪看視。

只是害怕。貓狗都不敢到他跟前。”吳大舅道:“孩兒們好容易養活大…”正說著,只見玳安進來說:“裡邊桂姨、銀姨使了李銘、吳惠送茶來了。”西門慶道:“叫他進來。”李銘、吳惠兩個拿著兩個盒子跪下,揭開都是頂皮餅、松花餅、白糖萬壽糕、玫瑰搽穰捲兒。西門慶俱令吳道官收了,因問李銘:“你每怎得知道?”李銘道:“小的早晨路見陳姑夫騎頭口,問來,才知道爹今在此做好事。歸家告訴桂姐、三媽說,旋約了吳銀姐,才來了,多上覆爹,本當親來,不好來得,這茶兒與爹賞人罷了。”西門慶吩咐:“你兩個等著吃齋。”吳道官一面讓他二人下去,自有坐處,連手下人都飽食一頓。話休饒舌。到了午朝,拜表畢,吳道官預備了一張大桌,又是一罈金華酒,又是哥兒的一頂青緞子綃金道髻,一件玄紵絲道衣,一件綠雲緞小襯衣,一雙白綾小襪,一雙青潞綢衲臉小履鞋,一黃絨線絛,一道三寶位下的黃線索,一道子孫娘娘面前紫線索,一付銀項圈條脫,刻著“金玉滿堂,長命富貴”一道朱書闢非黃綾符,上書著“太乙司命,桃延合康”八字,就紮在黃線索上,都用方盤盛著。

又是四盤羹果,擺在桌上。差小童經袱內包著宛紅紙經疏,將三朝做過法事,一一開載節次,請西門慶過了目,方才裝入盒擔內。

共約八抬,送到西門慶家。西門慶甚是歡喜,快使棋童兒家去,叫賞道童兩方手帕、一兩銀子。且說那是潘金蓮生,有吳大妗子、潘姥姥、楊姑娘、鬱大姐,都在月娘上房坐的。

見廟裡送了齋來,又是許多羹果卓禮物,擺了四張桌子,還擺不下,都亂出來觀看。金蓮便道:“李大姐,你還不快出來看哩!你家兒子師父廟裡送禮來了,又有他的小道冠髻,道衣兒。噫,你看,又是小履鞋兒!”孟玉樓走向前,拿起來手中看,說道:“大姐姐,你看道士家也恁細,這小履鞋,白綾底兒,都是倒扣針兒方勝兒,鎖的這雲兒又且是好。我說他敢有老婆!不然,怎的扣捺的恁好針腳兒?”吳月娘道:“沒的說。

他出家人,那裡有老婆!想必是僱人做的。”潘金蓮接過來說:“道士有老婆,相王師父和大師父會挑的好汗巾兒,莫不是也有漢子?”王姑子道:“道士家,掩上個帽子,那裡不去了!似俺這僧家,行動就認出來,”金蓮說道:“我聽得說,你住的觀音寺背後就是玄明觀。常言道:男僧寺對著女僧寺,沒事也有事。”月娘道:“這六姐,好恁羅說白道的!”金蓮道:“這個是他師父與他娘娘寄名的紫線鎖。又是這個銀脖項符牌兒,上面銀打的八個字,帶著且是好看。背面墜著他名字,吳什麼元?”棋童道:“此是他師父起的法名吳應元。”金蓮道:“這是個‘應’字。”叫道:“大姐姐,道士無禮,怎的把孩子改了他的姓?”月娘道:“你看不知禮!”因使李瓶兒:“你去抱了你兒子來,穿上這道衣,俺每瞧瞧好不好?”李瓶兒道:“他才睡下,又抱他出來?”金蓮道:“不妨事,你醒他。”那李瓶兒真個去了。

這潘金蓮識字,取過紅紙袋兒,扯出送來的經疏,看見上面西門慶底下同室人吳氏,旁邊只有李氏,再沒別人,心中就有幾分不忿,拿與眾人瞧:“你說賊三等兒九格的強人!

你說他偏心不偏心?這上頭只寫著生孩子的,把俺每都是不在數的,都打到贅字號裡去了。”孟玉樓問道:“可有大姐姐沒有?”金蓮道:“沒有大姐姐倒好笑。”月娘道:“也罷了,有了一個,也就是一般,莫不你家有一隊伍人,也都寫上,惹的道士不笑話麼?”金蓮道:“俺每都是劉湛兒鬼兒麼?比那個不出材的,那個不是十個月養的哩!”正說著,李瓶兒從前邊抱了官哥兒來。孟玉樓道:“拿過衣服來,等我替哥哥穿。”李瓶兒抱著,孟玉樓替他戴上道髻兒,套上項牌和兩道索,唬的那孩子只把眼兒閉著,半不敢出氣兒。

玉樓把道衣替他穿上。吳月娘吩咐李瓶兒:“你把這經疏,拿個阡張頭兒,親往後邊佛堂中,自家燒了罷。”那李瓶兒去了。

玉樓抱孩子說道:“穿著這衣服,就是個小道士兒。”金蓮接過來說道:“什麼小道士兒,倒好相個小太乙兒!”被月娘正說了兩句道:“六姐,你這個什麼話,孩兒們面上,快休恁的。”那金蓮訕訕的不言了,一回,那孩子穿著衣服害怕,就哭起來,李瓶兒走來,連忙接過來,替他脫衣裳時,就拉了一抱裙屎。

孟玉樓笑道:“好個吳應元,原來拉屎也有一托盤。”月娘連忙叫小玉拿草紙替他抹。不一時,那孩子就磕伏在李瓶兒懷裡睡著了,李瓶兒道:“小大哥原來困了,媽媽送你到前邊睡去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