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第一奇書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新刻繡像批評金瓶梅》(崇禎本)電子版抄本說明《金瓶梅》乃是天下第一奇書也!不幸長期以來,被列為誨穢書,橫加
止。中國古典小說中,《水滸》以“誨盜”聞名,而《金瓶梅》卻是以“誨
”而著稱於世,二書均算得上是天下絕無僅有的奇觀了。
而且特別有意思的是,《金瓶梅》作者明顯對《水滸》中潘金蓮一節情有獨鍾,但他確乎有意要與施耐庵貫穿《水滸》全書中的“英雄主義”神背道而馳,有心著眼於描畫有血有
的俗人俗事和世事的千奇百態,所以以致最後竟把《水滸》中的這段故事作為開始,借來演繹出這部驚世駭俗的大作來,其實細考起來,《金瓶梅》原算不上是“誨
”之書的。就象《西廂記》一劇。
無非多了幾句“柳款擺,花心輕折,
滴牡丹開,蘸著些兒麻上來。”的情節,於是便被假道學家們目為“
”了。
《金瓶梅》中,這類情節其實也遠遠不算多,作者為了情節需要和對人物、事件的表現,僅以白描直書而已,並非刻意大肆渲染,也不是全書主旨,即便那些所謂“潔本”在“以下刪去若干字”以後,大體上也不傷其作品原貌。
更何況,就如金聖嘆在《西廂記》批本中所言…“細思此一事,何無之,何地無之?不成天地中間有此一事,便廢卻天地耶?細思此身自何而來,便廢卻此身耶?”以“
”為穢者、為罪者、為恥者、為羞者,若為真道學家,倒不如真去自廢其身,也讓世界乾淨一些!其實,假如有一天這世界上真沒有這“
”事了,人類倒真也就“人將不人”了。
“食、”之為人
之
本,連孔老二也自嘆未見有好“德”如好“
”之人,難道不是更說明問題了嗎?世人大力推崇《紅樓夢》,實際上只能說明世人沒幾個讀過《金瓶梅》。
除去文采的買上《紅樓夢》略勝於《金瓶梅》以外(從這點講,《紅樓夢》也多少可以與《鏡花緣》一類的“假正經”之作為伍),《金瓶梅》作者對社會、人生的悟
和見識遠在曹雪芹之上。
讀《紅樓夢》,只能造就一些孤芳自賞、酸文假醋、至多象賈寶玉那樣的自作多情的神經病和以此靠騙取丁點兒研究經費為生的幾個可憐蟲“紅學家”而已。
《金瓶梅》才是中國古典小說的頂峰!也只有閱世深者,才能讀得懂《金瓶梅》並能欣賞這樣的亙古無雙的大手筆和大徹大悟的境界。相對而言,《紅樓夢》只能算小兒科,也只配給一些所謂的“才子佳人”們去讀。
基本上算是古典小說中的瓊瑤小說而已。就拿現代的所謂“痞子文學家”王朔為例吧,照他自己的說法,過去一直是極為推崇曹雪芹的,在他成了“大腕兒”以後。
終於有了機會仔仔細細讀了全本《金瓶梅》,這才大驚小怪地發現這《紅樓夢》竟是大抄《金瓶梅》“不光是思想抄,連細節也抄。”至多算抄得較成功而已。
其實,讀過《金瓶梅》的,特別是真正讀懂了《金瓶梅》的,絕對沒有人會再把《紅樓夢》放在眼裡。
以《金瓶梅》這樣的小說史上的奇絕文字,多少年來卻不為大眾所耳聞,只被少數學者、涉獵者所驚歎,這不能怪世人之無目,蓋因長期錮和封殺所致,此外,《金瓶梅》雖然算不得是“
情小說”但讀者也別聽信古人的胡謅,當“勸世、戒世”之作觀。比如象原序中的一些見解,未嘗不是東吳
珠客在一定歷史條件下為這部書不得不打的掩護而已。便是第一回開篇的“財
論”至多隻能算是《金瓶梅》編篡者的小說家筆法罷了。
作者的匠心,不能僅僅從書面上的文字上去理解,此外,讀者更不要輕信見識淺薄的評論者的誤導。
便是按《第五才子書》中潘金蓮偷漢一節的評語的手眼觀之,恐怕才高如金聖嘆者,亦未必解得《金瓶梅》作者所表現的世事真諦,亦未必能領略得了這部奇書中的種種妙絕。
此《繡像金瓶梅》電子版抄本,乃是以汝梅、齊煙會校之齊魯書社版為範打字輸入,此書為“崇禎本”系統的全本,沒有任何刪節。
原本為繁體,現輸入時改為簡體以利免費,原書中還有不少采的夾批眉批,因格式所限,暫不錄入。
該書為儘量保持原刻本原貌,對原刻本中的絕大多數誤刻、錯字、借字、異體字都未作更改。
但在這電子版抄本中,輸入者在抄錄時都酌情予以更正和規範,這也包括因避諱崇禎皇帝名而替代“由”、“檢”二字的借代字。凡國標碼錶中所缺漢字,以“[]”註明。
齊魯書社版卷前所附吉林大學王汝梅教授所作的介紹《前言》,這裡也一併抄上,作為想對《金瓶梅》有進一步瞭解的讀者的參考。褐鏽為本電子版從萬曆詞話本中錄入了“欣欣子序”和“廿公跋”雖然崇禎繡像本中不列此二篇文字,這裡也一併收入,作為參考,最後請讀者注意,目前海外中文書店市面上有不少港、臺版的所謂“真本”、“全本”《金瓶梅》濫竽充數,對各類《金瓶梅》一書進行了極不負責的除“
”和刪改後出版,卻仍然大言不慚地混淆讀者視聽,自稱是《金瓶梅》原本。
甚至竟然使得不少人也人云亦云誤把“崇禎繡像本”《金瓶梅》當成是“潔本”本書是以真正的“本”《金瓶梅》為底輸入,所有“
穢”之處絕不作任何刪節,以便讓世人能夠同享一睹全豹之幸,不會因為未能完全領略這部亙古奇書而留下任何遺憾。特此說明。
不甚了了真人謹記。帝元二二一七年六月於斯坦福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