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六十三章劉寶瑞相聲專區之官場鬥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那位姓梁,起名梁(涼)半截兒!

得,沒指望啦!

所以說起名兒得據“姓”

“字”呢?要結合“名兒”的含意。起“號”最難。一般來說,是幼時定“名兒”成年起“字”立業賀“號”這“號”都是別人送的,叫“賀號”和申琢磨了,我現在是中堂了,得有個“號”啊。看人家諸葛亮,複姓諸葛,名亮,字孔明,號臥龍。姓名字號,全啦,多好哇!我呢?姓和,名申,字致齋,號蠟頭兒!哎,不象話呀?嗯…我得請人給我賀個“號”請誰呢?對,劉墉!有學問。待會兒來了,讓他給我賀“號”劉墉來不來呢?反正,我給他下“帖”啦,他要是不來,這以後可就有我說的沒他說的啦!

和申哪,怕劉墉不來。劉墉來了沒有?來啦!為什麼呢?官場上講究應酬,不管心裡多彆扭,臉上不能帶出來,大面兒上,得過得去。常言說,宰相肚子裡能撐船嘛!就是說器量大,哪能象孩子似的,為半拉淹苤藍吵回嘴,二年不說話!

哎,這也太小氣啦!

劉墉想了,既然請我了我就得去。到底看看和申怎麼折騰。去?不能空手兒啊!祝壽嘛,得送點兒壽禮呀。送什麼呢?一琢磨,有了!就送這個吧。送的什麼呀?哎…待會兒您就知道了。

和申正這兒盤算著哪,哎,就聽門外喊上啦:“九王爺到!”和申趕緊出。前邊兒我不是說過了嗎?九王爺是個大胖子,急脾氣,直子。他進院以後啊,四下踅磨。哎,看見廊子底下掛著好些畫。過去一瞅:嗯?納悶兒啦!怎麼?這些畫特別。有“猴騎象”、“貓撲蝶”、“蝙蝠追鹿”、“鳳凰叼桃”還有一張:蓮花座兒上著三兒戟。哎?這怎麼回事兒啊?就問了:“哎,和申!你這些畫,都什麼呀?畫的亂七八糟的!”和申心說,行啦!該我顯顯能耐啦!怎麼?這些畫叫“形意圖”是和申特地找人畫的。聽王爺這麼一問,他來勁了:“王爺,這種畫,名謂‘形意圖’,觀其形,而察其意。您仔細一看就明白了。”九王爺說:“我仔細一看哪…也不明白了!你給我講講吧。”一指那張蓮花座兒上著三兒戟的畫:“哎,這張什麼意思?”

“王爺您瞧,這畫兒上,有蓮花,有三兒戟,借字朝音——這叫‘連升三級’!”

“噢,這叫‘連升三級’呀?那…那張‘鳳凰叼桃’呢?”

“奉獻仙桃。”

“蝙蝠追鹿?”

“福祿雙全。”

“貓撲蝴蝶?”

“耄耋之壽。”

“猴子騎象?”

“封猴拜相!”

“嘿!全都有講兒啊?!”您想啊,和申他善於拍馬呀,對這套阿諛奉承的玩藝兒能不通嗎?嗬,還真把九王爺給“唬”住啦!

“和申啊,你有學問哪,可以說是這個…他…才壓群僚啦!”九爺這麼一誇他,哎,和申還來勁啦。

“啊,不敢,不敢。滿朝文武有才者甚多,我怎麼能說‘才壓群僚’呢。不過嘛,我就是比他們都略微強一點兒!”

“啊?”嘿!說他胖他還上啦!

“也別說,論起比我強的,還有一位。誰呀?劉墉!書通二酉,學富五車,能寫善畫,思路捷,腦子轉得快,一般人轉不過他,要想求他辦點兒事,難啦!不過,待會兒如果他來了我這兒,你們瞧,不費三言兩語,哎,他就得給我賀個號!”文武官員一聽,哎,他還是比劉墉強!

正說著呢,哎,劉墉來了!手下倆管家,張成託著禮單,劉安捧著壽禮。劉墉送的什麼壽禮呀?這份兒禮還真不輕。紅布裹著,油紙包著,二尺多高,三斤多重,一對兒牛油金字大蜡!——哎,送兩兒蠟!

和申一看,心裡這氣呀!噢,壽禮?就送兩兒蠟呀!心裡彆扭,臉上還不能掛相兒。怎麼?等會兒還得求他賀號哪!裝著高興:“多謝劉中堂的壽蠟!好,來!點於壽堂之上!”趕緊把這對兒蠟,當間兒倆蠟釺兒上。紅蠟燙金字兒,左邊蠟上“福如東海”;右邊兒蠟上“壽比南山”蠟點上啦!

和申說了:“劉中堂,我有一事相求,望萬勿推卻。”

“噢,什麼事兒啊?只要我能辦到,是盡力而為。”和申一聽,有門兒!

“啊…您看,我姓和,名申,字致齋。尚無雅號,是不是…給我送個…啊?”劉墉明白了,嗯,想讓我送你個“號”啊。你有號呀,誰不知道你叫“蠟頭兒”哇!

噢,現在官兒作大了,再叫“蠟頭兒”不好聽了,想來個雅號!嗯…我送你個什麼號好呢?這…正琢磨哪,哎,奏事處的小太監傳旨來了。什麼事兒啊?乾隆賜給和申,親筆寫的“福”

“壽”字兒,又詔宣劉墉,到瓊島心殿見駕!和申、劉墉,朝北望空磕頭——謝恩、遵旨!

乾隆寫的這福字,倒著寫的,怎麼?福到(倒)了嘛!再瞧這壽字,最後一筆拉得長…,噢,長壽!

哎,皇上也學會啦!

接完聖旨,劉墉說了:“和中堂,聖上召見,我得跟您這兒告辭了…”和申說:“哎,您怎麼著也得把‘號’賀了,再走呀!”劉墉一想,賀號,送他個什麼“號”呢?猛一抬頭,看見那對兒壽蠟啦,一瞧上邊兒的字,靈機一動,哎,有詞啦!

“啊,好,和中堂,我看您的雅號,叫‘海山’吧!大海的海,高山的山。闊似海,志高如山,海、山!怎麼樣?”和申一聽,海山!好,太好了。

“多謝劉中堂贈號。”

“不客氣。那我可走啦。”和申把劉墉送到大門外,看著上轎走了,這才回去。一邊兒往裡走,一邊兒琢磨,羅鍋兒今兒給我賀這個號,還真不錯。海山這倆字太好了。姓和,名申,字致齋,號海山!嗬,這跟“蠟頭兒”怎麼比呀!劉墉到底是有學問,出言不俗,寓意深遠。海,闊似海;山,志高如山;海——山!

嘴裡唸叨著,回到了壽堂,進門兒一看當間兒這對兒壽蠟…,啊?和申當時就木到那兒啦!

怎麼?左邊兒的蠟“福如東海”點沒了仨字兒啦;右邊兒的蠟“壽比南山”也點去仨字兒啦。這邊兒剩下個“海”;那邊兒剩下個“山”海——山!

和申這才明白:“噢,我還是蠟頭兒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