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兩宋時期醫學家傳記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一、劉翰劉翰(919~990),宋初滄州臨津(今河北滄縣)人,世醫出身。曾任護國軍節度巡官,後周顯德二年(955),因進獻《經用方書》30卷、《論候》10卷、《今古治世集》20卷等醫學著作,被周世宗柴榮任命為翰林醫官。其書館收藏。宋大祖北征時,劉翰曾奉命隨軍從行。建隆初年(960),加升朝散大夫、鴻臚寺丞。建德初(963),太常寺考核翰林醫官醫療技術,絀除技術不者20餘名,而劉翰考核成績最優。開寶五年(972),未即位的宋太宗患病,劉翰、馬志奉命診視,痊癒後劉翰遷轉尚藥奉御,並賜錢物。開寶六年,奉詒與道士馬志、醫官翟照、張素、吳復圭、王光祐、陳昭遇等同編《開寶新詳定本草》20卷。後又與馬志修定、李昉、王祐、扈蒙等審校,完成《開寶重定本草》20卷。加官檢校工部員外郎。太平興國四年(979),命為翰林醫官使,再加檢校戶部郎中,雍熙二年(987),因誤斷滑州劉遇疾病預後,坐責,降為和州團練副使。端拱初(988)起為尚藥奉審御。淳化元年(990)復任翰林醫官使,同年去世,年72歲,二、孫用和孫奇孫兆孫用和(生卒年不詳),原籍宋代衛州(今河南汲縣),後客居河陽(今河南孟縣)。孫氏原為民間儒醫,通曉經學,尤其於醫道,善於用張仲景法治傷寒,遠近聞名。北宋仁宗的光獻皇后入宮前,曾隨其做官的叔父在河陽居住。有病時常請孫氏治療而得愈,入宮後,一次有病,大醫治療無效,經她舉薦,仁宗召孫用和治療而獲愈。孫用和被授以宣德郎尚藥奉御、太醫令充醫師等職。仁宗在位期間(1023~1063),孫氏曾為醫師講授醫經達十數年。著有《傳家秘寶方》3卷。另外見於書目載錄的《孫尚藥方》、《傳家秘寶脈證口訣並方》各3卷等,疑均為《傳家秘寶方》的異名。孫用和醫著在宋代《證類本草》與金代場用道《廣肘後方》等書中多有引用,國內現存本影抄本《傳家秘寶脈證口訣並方》殘本3卷。

孫奇為孫用和長子,與其弟孫兆都是進士出身,孫奇官尚書部官員外郎,孫兆官將仁郎守殿中丞,尚藥奉御丞等,均通曉醫道,仁宗嘉祐二年(1057),設“校正醫書局”孫奇與孫兆均為主要成員,參與校正的醫書有《傷寒論》、《金匱要略》、《金匱玉函經》、《千會要方》、《千金翼方》《外臺秘要》等。

三、洛欽。仁欽桑布洛欽。仁欽桑布(958~1055)藏族著名翻譯家,兼通醫學,於藏曆第一鐃窮的土馬年,即公元958年生於阿里古格地區恰娘汪拉納,其父名耶協畏。仁欽桑布幼即聰穎,十七歲時到印度留學,達十年之久。他拜納洛達巴等學者為師,學問大增,學到了各種佛學知識,包括講述、辯論、著作及翻譯的技巧,各種知識都十分純。回藏後,他就從事翻譯工作。開始時,主要是譯各種佛經,成為藏傳佛教後弘期的屈指可數的大譯師。

當時,他受到學者拉桑的鼓勵,將印度的著名的論師馬鳴(梵名阿溼傅窶沙)所著的《八支集要》一書和克汁米爾迦溼彌羅學者班欽達瓦文戛哇對該書的注本《八支要要廣注》、《詞義月光》(簡稱《月光》)兩部醫學書譯成藏文,影響很大。

四、王惟一王惟一,或名惟德,約生活於987~1067年間,裡貫無可考。曾任翰林醫官、殿中省尚藥奉御等職,並在太醫局教授醫學,王惟一於針灸,《宋史。藝文志》載有王氏《明堂經》3卷,惜未傳世,天聖四年(1026),宋政府再次徵集、校訂醫書,王惟一奉詔竭心,考訂針灸著作。仁宗以為“古經訓慶至,學者執封多失,傳心豈如會目,著辭不若案形,復令創鑄銅人為式。”(王惟一《銅人腧針灸圖經。夏竦序》中國書店影印本,1987),於是王惟一負責設計,政府組織工匠,於天聖五年(1927)以銅鑄成*人體模型兩具,王氏新撰針灸著作遂名為《銅人腧針灸圖經),該書由政府頒行全國,與針灸銅人相輔行世。

作為官書問世的《銅人腧針灸圖經》,對宋代以前的針灸學成就進行了一次系統的總結,對宋代及後世針灸學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針灸銅人的設計和製造,更是醫學史上的一大創舉,兩具銅人作為最早的人體模型和針灸直觀教具,在醫學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王惟一為此做出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

五、許希許希生卒年不詳。宋。河南開封人,初以行醫為業,擅長針灸,後來補入翰林醫學,景祐元年(1034),宋仁宗患病,侍醫屢次進藥無效。冀國大長公主聽說許希的名聲,就推薦他診治。許氏認為應針別心下包絡之間,經針刺三次而仁宗病癒。於是許希被任命為翰林醫官,賜緋衣、銀魚及金幣。許氏用所得賞賜,在開封城西隅修建“扁鵲廟”並在廟中從事醫學教育工作,當時很多人紛紛隨他學習醫術。後來,朝廷就把太醫局設在廟旁,許希後官至殿中省尚藥奉御。著有《神應針灸要訣》1卷行於世,今佚。

六、掌禹錫掌禹錫(992~1068),字唐卿,北宋許州郾城(今河南郾城縣)人,天禧進士,歷官道州司理參軍、尚書屯田員外郎、井州通判、集賢院校理、崇文院檢討、光祿卿、直秘閣學士。官至太子賓客,博學多聞,好儲書,於《易經》、地域、醫藥諸學均有研究,著述頗多,曾參與編修《皇祐方域圖志》、《地理新書》著有《郡國手鑑》等,嘉祐二年(1057),奉敕與林億、蘇頌、張等共同修訂《開寶本草》。掌禹錫等又會同醫宮嘉宗古、朱有章等,以《開寶本草》為藍本,參考諸家本草進行校正補充,編撰《嘉祐補註神農本草》20卷,於嘉祐五年(1060)成書。

七、林億林億,生卒年不詳。裡貫失考,官朝散大夫,光祿卿直秘閣,於醫術,嘉祐二年(1057)宋政府設立校正醫書局,林億為主要校正者之一,他先與掌禹錫,蘇頌等校定《嘉祐補註神農本草》20卷,熙寧年間(1068~1077)又與高保衡、孫奇、孫兆等人共同校定和刊印《黃帝內經素問》、《傷寒論》、《金匱玉函經》、《脈經》、《針灸甲乙經》、《諸病源候論》、《千金要方》、《千金冀方》、《外臺秘要》等唐以前的重要醫著。

八、郭雍郭雍(1106~1187),字子和。祖籍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市),出身儒門,其父師事程頤,對《周易》研究頗深,郭雍能傳其父學,通於世務。隱居峽州(今湖北省宜昌),遊長楊山谷間,自號白雲先生。乾道年間(1165~1173),經湖北帥張孝詳薦於朝,旌召不就,賜號衝晦處士。孝宗知其賢,常對輔臣稱道他,並命所在州郡歲時致禮存問,後又封為頤正先生。郭氏篤好仲景之書,研究深,因於《傷寒論》已有殘缺,於是採《素問)、《難經》、《千金方》、《外臺秘要》諸書所論,及朱肱、龐安時、常器之等諸家之說予以補充,於1181豐撰成《傷寒補亡論》20卷。

九、陳承陳承,生卒年不祥,北宋元祐間(1086~1093)以醫術聞世。祖籍閬中(今四川閬中),為宋初名相陳堯佐曾孫。陳承幼年喪父,與母移居遼淮間,靠行醫持家。臨證多奇效,喜用涼藥,遠近聞名。陳承曾將《嘉祐補註神農本草》、《圖經本草》合併,附以古今論說和個人聞見,於元祐七年(1092)編成《重廣補註神農本草並圖經》23卷,陳承還參加了大觀年間(1107~1110)《印劑局方》的校正增補工作,官至將仕郎措置藥同檢閱方書。

十、唐慎微唐慎微,約生活於11~12世紀間,字審元。原籍蜀州晉陽(今四川崇慶),出身於世醫家庭,對經方深有研究,知名一時。元祐年間(зzc袼Ю疃瞬校臉啥夾幸劍佑諢?當時成都府東南郊),遂為華陽人。唐氏雖語言樸訥,容貌不揚,但睿智明,醫術湛,醫德高尚。患者不分貴賤,有召必往,風雨無阻。為讀書人治病從不收錢,只求以名方秘錄為酬,因此學者喜與遊。每於經史諸書中得一方一藥,必錄而相諮。從而積累了豐富的藥學資料。為唐氏編撰《經史證類備急本草》增廣見識,提供了有利條件。1082~1083年間,尚書左亟蒲傳正看過該書初稿後,要保薦唐氏做官,但唐氏拒而不受,繼續修訂增補自己的本草著作,約於1098年以後定稿。完成全書31卷,反映了宋代‮物藥‬學的發展水平。唐慎微以個人之力完成如此宏偉湛的藥學鉅著,刊行之後,產生了重大的國內外影響。

十一、龐安時龐安時(約1042~1099),字安常,自號蘄水道人,蘄水(今湖北浠水縣)人。出身於世醫家庭,自幼聰明好學,讀書過目不忘。取黃帝、扁鵲脈書研讀,不久即通曉其說,並能闡發新義,時年不滿20,後安時病耳聾,進一步鑽研《靈樞》、《太素》、《甲乙經)等醫籍,經傳百家與醫藥有關者,亦無不涉獵,融會貫通。龐安時醫術湛,能急病人之急,行醫不謀私利,常讓來診者在自己家裡住下親自照料,直至治癒送走,他晚年參考諸家學說,結合親身經驗。撰成《傷寒總病論》6卷,對仲景思想做了補充和發揮。其突出特點是著意闡發溫熱病,主張把溫病和傷寒區分開來,這對外病學是一大發展。

龐氏對《難經》非常推崇,著有《難經辨》數萬言,惜未傳世。另外,還著有《主對集》、《本草補遺》,均已散佚。

十二、韓祗和韓祗和,生卒年不詳,約生活於1030~1100年間。據《傷寒微旨論》病案記載,韓氏曾於“邢磁二郡”(今河北邢臺磁縣)“懷衛二郡”(今河南泌縣、汲縣)及“滏陽”(在今河北境內)等地行醫,或可推斷韓氏原籍在今河北、河南兩省界地區。

韓氏對外熱病研究深,他研習仲景《傷寒論》30餘年,於1085年撰成《傷寒微旨論》2卷,兩萬餘字,宏揚仲景思想又富有創新神。韓氏倡用辛涼解表之法,所制方劑多用柴胡、簿荷、石膏、知母等辛涼清解之品。這不僅在醫生習用溫藥普治外病的當時具有補偏救弊之功,對於後世溫病學的形成也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

十三、朱肱朱肱(約11世紀至12世紀間),字翼中,號無求子,晚號大隱翁,因曾官奉議郎,人稱朱奉議。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元祐三年(1088)進士,但無意為官,退而釀酒著書,其間對《傷寒論》深有研究,值朝廷重視醫學,遍求於醫術之人,朱肱遂被徵為醫學博士,後因書蘇東坡詩獲罪,被貶於達州(今四川達縣),次年還為朝奉郎提點霄宮。

朱肱研究傷寒最重經絡,認為不識經絡,則猶觸途冥行,不知氣所在。在用經絡循行部位和生理特點解釋傷寒傳變的同時,還特別強調脈證合參以辨別病證的表裡陰陽。他對外熱病分類命名,施以不同方藥,在鑑別診斷和治療方面具有獨到見解。

朱肱先於大觀二年(1108)著成《傷寒百問》一書,傳過程中漸有殘缺。至大觀五年(1112),張蕆據朱肱親傳繕本予以修訂增補,終成20卷,改稱《南陽活人書》。除此之外,還輯有《內外二景圖》。

十四、蘇頌蘇頌(1020~1101),字子容。原籍為泉州同安縣(今屬廈門市)。因同安舊屬南安縣,故有稱其為南安人。蘇頌之父蘇紳是仁宗朝有名的文字侍臣。曾為官潤州丹陽(今屬江蘇),死於任上,蘇頌因隨父徒居丹陽,故亦自稱丹陽人。

蘇頌幼承家教,勤於攻讀,深通經史百家,學識淵博,舉凡圖緯、陰陽、五行、星曆、山經、本草無不鑽研。慶曆二年(1042)中進士。蘇頌作為歷史上的傑出人物,其主要貢獻是對科學技術方面,特別是醫藥學和天文學方面的突出貢獻。

蘇頌在館閣期間,曾與掌禹錫等人奉詔校注《開寶本草》,在編修過程中,蘇頌等建議編撰繪有藥圖的本草書與《嘉祐本草》並行。這一建議很快得到朝廷批准,仁宗敕命由蘇頌主持其事。蘇頌學識淵博,治學嚴謹,他考慮到“考證群書,資眾見則其工易就;論著文字,出異手則其體不一”對全書關於形態描述的均予著錄,其中雖有與舊說相背的,但亦予保留。若與文獻有聯繫者,即以形類相假而歸附之。還蒐集了許多民間習用藥,附在功用相同的‮物藥‬條件之下,終於在嘉祐六年(1061)編成此書。

十五、錢乙錢乙(約1032~1113),字仲陽,原籍錢塘(今浙江杭州)。曾祖時起定居鄆州(今山東東平)。姑父呂氏亦曉醫術,錢乙稍長即隨呂氏習醫。他先學《顱囪方》,專攻兒科,以此醫名大振。元豐年間(1078~1086),因治癒長公主女兒之病,被授予翰林醫官。次年,皇子儀國公患著瘛瘲,國醫治之不效,經長公主推薦,錢乙以“黃土湯”治癒。遂提升為太醫丞並賜紫衣金魚袋。此後上自達官貴人,下至平民百姓,都願請錢乙診病。錢乙診務繁心,幾無虛,不久因病辭職。後,哲宗皇帝又詔錢乙入中,留之久,而終以疾病告歸鄉里。晚年左手足攣痺不用,壽終家舍。享年82歲。

錢乙博學多識,雖以兒科最為知名,但治病各科皆通,遣方不泥古人,用藥靈活善變而自有法度,著有《傷寒指微》5卷,《嬰孩論》百扁,惜已散傀,他的臨症經驗由門人閻孝忠輯成《小兒藥證直廖》三卷傳世。成為指導中醫兒科理論和實踐的重要專著。

十六、楊介楊介,字吉老,生卒年不詳,泗州(今江蘇盱眙)人。出身於世醫家庭,曾為太醫生。楊氏治病每多奇效。相傳宋徽宗苦脾疾,即以理中湯冰煎獲愈,當時運氣學說盛行,楊氏卻反對據運氣巡方用藥。崇寧年間(1102~1063)泗州處決犯人,郡守李夷行遣醫生及畫工解剖腹,察驗臟腑,並一一繪製成圖。楊介取此圖參校古書,又取煙蘿子所畫,整理訂正益以十二經圖,撰成《存真環中圖》(又名《存真圖》)一卷,可借已佚。

十七、董汲董汲,字及之,生卒年不詳;北宋東平(今山東東平縣)人。是著名兒科專家錢乙的同鄉晚輩,幼年學儒,進士落第後急於養親,加上自幼體弱多病,放棄功名而從事醫學。他廣泛讀《素問》、《靈樞》及各種方書、本草著作,治療多獲奇效。董汲醫術高明尤重醫德“凡人之疾苦,如己有之”往來於病者之家,雖嚴寒酷暑亦不辭辛勞,遇有貧困患者還常出錢資助賙濟。編寫《小兒斑疹備急方論》一卷。《腳氣治法總要》2卷。此外還撰有《旅舍備要方》一卷。

十八、陳師文陳師文,生卒年不詳,宋代臨安(今浙江杭州)人。曾任朝奉郎、尚書庫部朗中、提轄措置藥局等職。於醫術,與斐宗元齊名,大觀年間(1107~1110),陳師文等建議朗廷修訂方書。不久宋徽宗詔準這一請求,並施陳師文,陳承、裴宗元等對和劑局配方進行校訂。陳師文等多方蒐集資料,嚴格校訂“校正七百八字,增損七十餘方”成《和劑局方》5卷,對後世影響極大。

十九、許叔微許叔微(1079~1154),字知可,宋代真州(今江蘇儀徵縣)人,幼年家貧,11歲時其父母於百內相繼病逝,紹興三年(1133)考中進士。以曾任集賢院學士,故又被稱為許學士。

許氏對《傷寒論》研究頗深,著有《傷寒百證歇》、《傷寒發微論》、《傷寒九十論》等書。許氏對雜病辨證亦有獨到之處,所著《普濟本事方》,載方390餘首,對不少相似病證提出了較為可靠的鑑別方法,在理論上,許氏對脾與腎的關係提出了獨到見解,他認為補脾須先補腎,若腎氣不足,真氣虛衰,自不能消化食物。對後世髒象學說的發展有重要影響。

許氏除傳世的《傷寒百證歌》、《傷寒發微論》、《傷寒九十論》、《普濟本事方》外,還撰有《仲景三十六脈法田》、《傷寒類論》、《治法》、《辯類》等,但均已散佚。

二十、宇陀薩瑪。元丹貢布宇陀薩瑪,一譯新宇陀、後宇陀或小宇陀(1126~1202),藏族傑出醫學家,生於藏曆第二個繞窮的火馬年,即公元1126年,家鄉是年堆。閣希—熱塘,是吐蕃時期宇陀寧瑪(老宇陀)的第十三世後代。

據傳,他從小聰,八歲即開始攻讀醫學典籍,不久就開始行醫。十四歲時,他曾治好一學者繞頓。貢卻金的象皮病,該學者後來也學了醫學,並在前藏地區得到衛巴達札的進一步醫治,且獲得他授予的一部《四部醫典》。為了報答宇陀薩瑪蘇病之恩,他將此經典著作轉贈給宇陀,同時贈與的還有他自己對此經典的註疏。宇陀如獲至寶,悉心鑽研,十八歲起,他先後六次赴印度、尼泊爾、斯里蘭卡等地學習,拜當地許多賢達為師,學到古印度不少醫學典籍,豐富了自己的知識。

宇陀薩瑪的醫學著作十分豐富,其中較重要的有《大小八支集要》、《馬鳴醫學集總注。觀察寶鑑》、《切脈學五章》、《實用小卷》、叫《小續甘要》、《秘方三紙卷》、《驗方小卷》。但其主要貢獻在於對《四部醫典》的釐定,在此之前,老宇陀著成《四部醫典》後,並未曾免費,而是被王室秘藏,後被人發現而入民間。經貢卻覺獻給小宇陀後,又回到手陀家族手中,他把自己的經驗與原書相結合進行徹底的修定,不全的予以補充,把《月王藥治》中有關脈診、診、五行生剋、茶碗等內容補充進去,對原書的註文、正文都作了校正,把全書分成十八支。這才使《四部醫典》定型而傳於後世。

二十一、施發施發(1190~?),字政卿,永嘉(今浙江省永嘉縣)人,青年時代攻讀醫學並舉子業,專心致力醫學研究,對疾病診斷理論及技術用力尤勤,取《內經》、《族經》、《甲乙經》之說,與有關脈學、診法論著相互參正,分門別類,撰成《察病指南》3卷。書中以脈診內容為主,沿用“七表八里九道”24脈分類法,創造地繪製了33幅脈象圖,是現存較早的一部診斷學專著。並撰成《續易簡方論》6卷,另外,還撰有《本草辨異》一書,今佚。

二十二、宋慈宋慈(1186~1249),南宋法醫學家。字惠父,建陽(今屬福建)人,自幼勤奮攻讀,好學不倦。入太學之後,成了理學家真德秀的學生。嘉定十年(1217)登進士第,他曾任長汀縣令、福建路邵武軍,替人民作了許多有益的事。

嘉熙三年(1239),宋慈升充提點廣東刑獄。嘉熙四年,移任江西提點刑獄兼知贛州。淳祐元年(1241),知常州軍州事。淳祐五年(1245),開始收集編寫《洗冤集錄》資料,淳祐七年(1247),除宋慈直秘閣,提點湖南刑獄,兼大使行府參議官,協助處理軍政要務。

宋慈在長期從事提點刑獄工作中,認為檢驗乃是關係整個案件“死生出入”、“幽枉曲坤”的大事(《洗冤集錄。宋慈序》),因此自己對於獄案總是“審之又審,不敢萌一毫慢易心”;通過認真審慎的實踐,宋慈總結出一條重要的經驗:錯案、冤案與檢驗經驗不足有密切關係。於是博採近世所傳諸書,自《內恕錄》以下凡數家,會而萃之,釐而正之,增以已見,總為一編,名曰《洗冤集錄》。刊於湖南憲治,供省內檢驗官吏參考,籍經達到“洗冤澤物”的目的。這部法醫名著一經問世迅速傳遍全國各地,併成為後世眾多檢驗書籍的祖本。宋慈死後,理宗為了表彰他的功績,曾為其御書墓門。

二十三、陳文中陳文中,字文秀,生卒年不詳,宿州符籬(今安徽省宿縣)入。家鄉為金人攻佔後逃歸南宋。曾任和安郎判太醫同兼翰林良醫等職。通內科、兒科。在江蘇漣水一帶行醫15年,救治病人很多。集家傳己驗之方,於1254年撰成《小兒痘疹方論》一卷,對痘疹進行了專門論述:除《小兒痘診方論》之外,陳氏還撰有《小兒病證方論》四卷,論敘小兒的保養和發育,小兒指紋及面部形望治,並論驚風及痘疹證治,附列方藥。1958年商務印書館將陳氏二書合刊,名為《小兒病源痘疹方論》。陳氏學術以重視脾胃、善用溫補為重要特點。

二十四、楊士瀛楊士瀛,字登父,號仁齋,生卒不詳,三山(今福建省福州市)人,出身於世醫家庭,自幼習醫,對《內經》、《難經》、《傷寒論》等古典醫籍及歷代醫學名著研究頗深,在脈學、傷寒、兒科及內科雜病方面有一定成就,所撰《傷寒類書活人總括》7卷,乃總括張仲景《傷寒論》及朱肱《類證活人書》,並參附自己的學術見解而成,每條都冠以歌訣,便於後學記誦,其《亡齋直指方論》26卷,融會前人效方及自家經驗,據證釋方,對內科雜病證治作了綜合論述,示讀者以規矩準繩。後世將以上三書合刊,名為《楊仁齋著作三種》。除此之外,楊氏還撰有《醫學真經》、《察脈總括》等,今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