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一三六章毒計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洛陽城北,袁尚軍大營。

一昏黃,鍾繇就急不可耐地來此拜訪袁尚,袁尚、郭嘉兩人也熱情地招待他。

“其實在下所學不過蔡老師的萬一,蔡小姐現在青州,她那有老師的典籍手跡。她才是完整地繼承了老師的衣缽。元常先生若是有機會不妨去求教她。”袁尚謙遜道。

“誰不知道臨淄侯乃大漢才子,詩文書法自成一家且造詣極高。”鍾繇不依不饒道。

袁尚笑了笑,先說了所知的一些理論,比如後世習《史晨碑》注重的什麼“一波三折”

“一筆三過之”這其中有蔡邕的獨門絕技,也有後世的書法理論,在鍾繇聽來卻是受用無窮。隨後袁尚取過紙筆親自示範了一遍,還將一些後世的行書、楷書技法加以演示,看得鍾繇是如痴如醉。同時袁尚又故意保留了一些技法,也使得鍾繇心中急癢難耐。

鍾繇跟袁尚相談甚歡,渾然不覺已經過去兩個時辰。

“元常先生,我家公子可負了大漢才子之稱號?”郭嘉笑問道。

“哈哈,不負不負。”鍾繇高興道“多謝公子傳授我如此寶貴的技藝,在下這就回去記錄下來,明天再來請教了。”

“元常先生莫急,這私事是完了,可在下還有公事請教。”袁尚出言留住了他“不知先生對陛下移駕許縣一事有何看法?”鍾繇猶豫一陣,說道:“許縣地處潁川,照理說是個錢糧充裕的富庶之地,徵上來的糧食稅賦夠朝廷的開銷。但要一位重臣留守洛陽以作拱衛。而潁川百戰之地,需要有一支強兵護衛朝廷才是,不然再來一個董卓、郭汜那樣的逆賊,陛下就身陷危難矣。”如今就是這個狀況,袁尚奪不去劉協,但也不能讓曹輕易地挾持去了。最好的結果是有幾個將領互相牽制和拱衛著劉協,如此曹想要控制皇帝也不是一時半會能做到。上午的會談中。袁尚就建議劉協和楊彪收編了白波軍和徐榮這兩股較小的勢力,再拉攏張濟拱衛南陽。如此加上楊奉、樊稠等人互相牽制,起碼能確保一段時間的平衡。

“不知元常先生可願到州郡擔任官職。以拱衛朝廷?”袁尚半試探道。

鍾繇收起笑容。嚴肅道:“在下乃朝廷任命地官吏。去留和任職都由不得自個。要是朝廷和陛下需要。在下定義不容辭。”

“元常先生這樣不貪戀朝堂地榮耀才是社稷地棟樑之臣。”袁尚讚道。他心想只要鍾繇不死黏在皇帝身邊。他就會設法跟劉協將人要過來。

袁尚剛送走鍾繇。許褚就稟報說王越地弟子在外頭等待了好一陣。袁尚過不得其他。帶著郭嘉去接見他們。

這次王越派來投奔袁尚地弟子共十五人。其中又以大弟子史阿為首。五年前在洛陽時袁尚就認得史阿。這時史阿也不過二十多歲年紀。但比起五年前那個懵懂少年。他整個人地氣質渾然一變。從爭強好勝、鋒芒畢。變得寬和而內斂。

“三公子。在下史阿有禮了。”史阿帶著師弟們上前行禮。

袁尚笑著讓他們分兩旁坐下“抱歉,方才有位大人來訪,讓你們久等了。”

“公子乃朝廷重臣,公務自然繁忙,我等候著一會實在不打緊。”史阿說道。

“你們今後就是我的近衛了,史阿兄你不必如此拘謹。”袁尚語重心長地說道:“王師父將你們託付給我,是想給你們謀一個好出身。但我時常出入沙場,待在我身邊可是隨時都有命之憂。你們可願擔當這個風險?要是不願意現在要投奔他處還可以。”

“大好男兒正該像公子這般殺敵立功!”底下一個弟子說道。

“對,咱們要是怕死也不會到公子這來。”其他人也都附和道。

“好!不愧王師父地弟子”袁尚讓親兵端上酒水分給眾人“只是不知你們除了劍技還會不會別的什麼?”

“公子,我的這些師弟都是市井出身,除了一手好劍技外,諸如飛牆走壁、化形探查之類的旁門左道之術也是擅長。”史阿幫他們說道。本來王越讓這些市井出身的弟子投奔袁尚,就是做他門客的意思。

袁尚不聽還罷,一聽之下內心高興非常,這樣的奇人異士正是他所缺少的。像袁紹也養了不少門客。其中不乏奇人異士,他們幫袁紹做了不少不能上臺面的事,但那些都是袁紹地資源。現在冀州的柳貴,在兗州的徐光是負責幫袁尚打探情報地人,他們也收買了些市井之徒作為耳目,但一來耗資不菲,二來效率不高。如果能將史阿這些師弟建成一支負責暗殺、諜報之類的隱秘力量那再好不過了。

“公子,是不是我們這些人所學都上不了檯面?”看袁尚沉思許久,史阿以為自己說錯了話。畢竟他們從前跟著王越做的都是地位低下的護衛。

“不是。你們所學都是經世致用的東西,現今天下戰亂四起。正是你們施展才乾的機會!”袁尚肯定道。接著他將組建一支像虎衛、狼衛那樣銳的部隊,但平時潛伏暗中的想法跟眾人說了,還許諾豐厚的獎賞。

“先前只是想做公子近衛,然後積攢些軍功再領兵作戰。但公子將如此重任託付我等,在下願意接受這個任命。”史阿心中有些動,畢竟袁尚這是將他們當成了心腹。

“我等願意追隨公子!”其他人見史阿帶頭,也跟著附和道。

“好,史阿你就領騎督地職銜,其他人都領牙門將職銜,待回青州後我會給你們挑選一批銳的下屬,將來立了功再行封賞。你們就叫做承影好了,就像上古名劍承影一樣時隱時現卻鋒利無匹。”

“謝公子!”眾人齊聲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