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兩百三十九章帷幕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撤退開始之後因為是趁著夜,還有雙方都打了一天的緣故,段祺瑞這支撤出了九連城的軍隊沒有遇到任何障礙,就到達了九連城之後的第三道防線,也是王賓為本人選好的墓地:鳳凰城防線。

在段祺瑞撤退的第二天黎明,軍各部隊在立見尚文的命令之下皆整隊自營地出發朝著段祺瑞的陣地趕去。

立見尚文這一次將手下的軍隊分成扇面形近九連城,準備朝九連城發動攻擊。

原本在立見尚文看來,這一次的攻擊無非又是一次無意義的消耗戰,但是立見尚文卻打定了這樣的消耗戰。

通過不斷的消耗來消磨段祺瑞手下的士兵,等到段祺瑞手下的士兵因為不斷的減少,而不得不放棄一部分陣地的時候,就是立見尚文全軍出動,消滅段祺瑞的時候了。

按照這樣的戰術,一週的時間裡面也是有了不小的成果,昨天立見尚文就看出來段祺瑞的陣地很明顯有收縮的情況,看來再過上幾天自己就可以消滅段祺瑞了,一邊前進立見尚文一邊在自己的心中想道。

不過因為今天早上有著大霧的原因,“濃霧咫尺莫辨”立見尚文所帶領的軍並沒匆忙的開始進攻,而是在等大霧散去再進行攻擊。

不消多時,大霧便因為太陽的升起不斷的消散,大物消散之後立見尚文朝著段祺瑞的陣地望去,整個陣地上面竟然沒有一個士兵。

看到這一情況,立見尚文頓時猜測是不是段祺瑞因為兵力不足以守衛城外的陣地,不得不放棄了城外的陣地,轉而開始固守城池。

立見尚文為了摸一摸城內情況,便命令炮兵向九連城炮擊,隨後一發發的炮彈落在了九連城中但城內毫無反應。

卻因為炮擊聲驚起了一群群的鳥雀從城中飛起,除此之外九連城並沒有任何的反應,就好像現在的九連城宛如一個死城一般。

立見尚文見到這樣的情況就更加摸不清城內到底發生了什麼情況,便派出了一小支部隊從九連城的城牆翻了進去。

這些士兵翻進九連城之後發現城內是如此的空曠寂靜,只有蟲子的鳴叫聲已無清軍一兵一卒,很快城中沒有任何士兵的情況在反映到了立見尚文的耳中之後。

立見尚文才意識到城中的段祺瑞部肯定是在昨夜連夜撤退了,而隨後在軍進城之後於城後發現的大量腳印也證明了這一點:駐守九連城的軍隊,已於昨夜撤退。

在確定九連城沒有士兵之後,立見尚文派出的士兵巡視了方圓十里都沒有發現敵人,這才確定現在九連城只是一座空城。

昨天兩軍還在相互對峙,今天城裡面卻是空無一人,前一天還在你死我活的爭奪九連城,今天卻沒有折損一兵一卒便拿下了九連城,這樣的劇烈反差讓立見尚文著實有些不太適應。

在徹底確定段祺瑞所部已經徹底的撤退之後,立見尚文這才下達命令將軍的營地整體前移,開始在九連城內駐紮。

完成這些之後,立見尚文則是開始決定於中午開始朝著鳳凰城的方向進軍。

而此刻在經過一夜的行軍之後,段祺瑞的先鋒部隊終於到達的鳳凰城和鳳凰城的守軍進行匯合,剩餘的軍隊因為傷病員的緣故,還尚需要一個時辰的時間才能夠全部到達。

在奉天中戰事進行到現在這個情況之後,因為戰爭的緣故第十九師團基本上從朝鮮出兵力前去支援立見尚文。

整個朝鮮第十九師團只留下了一個聯隊的軍力來彈壓朝鮮,一個聯隊的軍力只有區區的四千多人,自然是無法彈壓朝鮮的,所以這一個聯隊只是分佈在了朝鮮的都城漢城附近。

因為軍從朝鮮調軍隊的緣故,整個朝鮮兵力空虛,為此軍開始從國內準備調派軍通過海路從佐世保的軍港乘船到朝鮮的釜山登陸。

第一批的登陸軍隊暫時定為一個聯隊,這消息在傳到了朝鮮之後頓時開始有一些人坐不住了,一旦本人開始源源不斷的從釜山港口登陸。

在朝鮮的軍數量增加對於部分人來說是一件極為不好的事情,會妨礙到他們的一些動作,為此這些人開始聚集在一起開始討論一些問題。

在平安道西道的平壤府中,一群人聚到了一起開始對一個問題進行著烈的討論,其中一位便是曾經和王賓進行過談的樸英俊。

“諸位你們幾個看看這件事情我們應該怎麼做?”發問的人留著短髮,相貌實屬平常,屬於那種放在人群當中你都不一定認出來的大眾臉。

但是此人卻偏偏坐在最前面,一看便是一個地位十分高的人。

“首領,如此好的機會我們的確應該抓住,現在本人在我們朝鮮的駐軍不過一個聯隊,一旦本人的後續軍隊到了我們可就再也沒有這麼好的一個機會了。”說話的人正是樸英俊,從樸英俊的話中不難看出這個首領只有有一種身份:那就是反抗組織的首領。

這一次反抗組織的首領來到這裡便是為了商議一件事情,便是起兵反抗本人在朝鮮的統治,從而將朝鮮從本人的手中解放出來。

反抗組織成立的起源便是要將朝鮮從本人的手中徹底解放出來,而不是讓本人一直縱著朝鮮的方方面面。

在這一點上面,朝鮮宮廷裡面的不少大臣以及一些官員都是極為支持的,所以反抗組織在朝鮮的官府和百姓當中都是存在著不少的支持者。

但是現在到了起義的最好時機之時,反抗組織的首領卻有了一絲的猶豫。

“首領別在猶豫了,這樣的機會沒有幾次了,一旦錯過了這一次的機會不知道什麼時候我們才能夠再有這麼好的機會,況且這一次王總督拖住了本人大部分的軍力,而且王總督也是會支持我們的。

所以首領機不可失啊!”見到首領有些猶豫,樸英俊又立馬說道。

樸英俊口中的王總督自然所指的就是王賓了,對於朝鮮從本人的手中獨立出來王賓自然是十分贊同的,一旦朝鮮真的獨立了。

那麼便代表本人的大陸政策已經徹底的失敗,自己在這一戰之後也算是和本人之間有了一個緩衝。

樸英俊的話落在了這個首領的耳中之後,終於是讓這個首領下定了決心。

“既然如此,那麼就發動起義你回去之後先將所有忠於我們的士兵和民眾秘密發動起來,然後趁著現在軍在我們這裡只有一個聯隊的軍力,迅速的發動起義,至於官服那裡我會去尋求支持。”首領的這一番話也正式下達了起義的總命令,隨著反抗組織的動員一場席捲了朝鮮全境,被後世之人稱之為本從明治維新之後,強大的國力由盛轉衰的朝鮮大起義就這麼拉開了帷幕。(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