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楊貴妃和霓裳羽衣曲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唐宮三百載,最容易讓人記住二個女人,一個是武則天,一個是楊貴妃。但二人的境遇卻是天壤之別,前者當了中國歷史上開天闢地的第一個女皇帝,後者卻在馬嵬坡三尺白綾自縊身亡。在這二個女人的背後,不能不提兩個人,一個是唐高宗李治,一個是唐玄宗李隆基,一個是子承父妃,一個是父納子媳,唐高宗是一個軟弱的人,唐玄宗卻是一個多情的主。二個女人席天幕地,共同演繹了唐代曼妙的歷史。玄宗時代是一個音樂歌舞的盛世,唐玄宗和楊貴妃當然功不可沒。
唐玄宗有二個最寵愛的妃子,一個是先入的梅妃江采蘋,再一個便是後到的貴妃楊玉環。江采蘋為高力士所獻,天幽嫻貞靜,因喜歡梅花,玄宗便封為梅妃。為了討取梅妃的歡心,玄宗讓善舞能歌的李龜年、李彭年兄弟各領一班宮女,傳授歌舞,製成渭州曲,教成驚鴻舞,唱來婉轉抑揚,舞來翩翩飄忽。梅妃更是親自下池,譜驚鴻曲,演驚鴻舞,那嬌細細,柳起伏,深得玄宗喜愛。
玄宗本是一個風天子,有了新歡楊貴妃後,便對那舊愛梅妃冷淡了下來。楊貴妃入宮之後,得到了玄宗皇帝的輕憐熱愛,他除了每天坐朝處理政務,行走坐臥,與貴妃寸步不離,每有飲宴,必在筵前驚鴻舞。楊貴妃可是一個工有心計的女人,心想,雖然萬歲一時寵愛全在自己,但這梅妃的遺曲天天在皇上的耳邊唱,難免勾起舊情,玄宗也會漸漸冷淡了自己。有了這種想法,心中不由得焦灼萬分,再美的音樂,再妙的歌舞,反覺得十分的難受,便想也要製作一曲,以求勝過梅妃的驚鴻曲。翻來覆去之後,不由得在上沉沉入夢。
睡夢中,貴妃來到廣寒宮。只見一群仙女穿著素衣紅裳,手中各執樂器,從桂花樹下款款吹奏而來,那聲調鏗鏘,十分悅耳,貴妃頓覺身體虛飄飄的,如昇天際。月宮侍兒說:“這便是月主嫦娥的霓裳羽衣曲,久秘月宮,未傳人世,知下界唐天子知音好樂,特請娘娘到宮中來,重聽此曲,將來譜入管絃,留作人間佳話。”玉環留神細看,只見那群仙女,雲肩垂纓,繫綵帶,一隊吹打,一隊歌舞,字字圓潤,響徹雲霄。再細聽時,侍兒輕輕推來,貴妃一個翻身,跌出月宮門外,醒來卻是南柯一夢。貴妃默記仙曲,宮商宛然,那霓裳羽衣曲,卻是字字記在心頭。玄宗見了貴妃製成的曲譜,逐句推敲,輕低唱,音節甚是清新,不由得龍顏大悅,喜愛貴妃的心意更是強烈無比。
有了好曲調,自然要有好的舞蹈。李龜年率領梨園弟子按譜奏樂,李隆基赤膊上陣親自擊鼓,楊玉環花冠白繡袍舞姿翩翩。只見樂聲起處,旌旗徐徐移開,玄宗打著鼓,貴妃俯仰承合,看她肢細軟,盤旋跌宕,樂聲越起越高,鼓點越來越密,那舞姿也越舞越急,只見鞋尖點點,分不出人影釵光,宛若細風迴雪,恍如飛燕游龍。樂聲歇處,旌旗複合,捧出一個臉泛桃紅、微潤香汗的絕美人,喜的玄宗皇帝眉開眼笑。吩咐備下溫湯,摟著貴妃向華清池沐浴而去。
自此以後,宮中嬌歌曼舞,歌聲笛韻,如敲秋竹,成就了霓裳羽衣曲萬世美名。自然,貴妃專寵,也便有了杜牧“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省識荔枝來。”的千古絕唱。
江采蘋生柔緩,楊玉環心機靈,梅妃有絕世才華,貴妃秉天姿國,一箇舊愛,一個新歡,在玄宗的心裡,實難分出上下。在貴妃失寵的時候,玄宗也時常光顧梅妃,在清風明月下聽梅妃玉笛驚鴻,但最終也沒有換來玄宗的恩寵。只有每獨立樓頭,引領遠望,只見夕照遠山,煙樹濛,黃昏冷巷,窗外淡淡的月光,映著窗裡淡淡的燈光,又照著梅妃淡淡的容光,一片寂靜淒涼,連宮女都忍不住淚下。
一首好歌,除了有細膩的音樂,更需要有優美的歌詞。貴妃重新得勢,又制清平樂曲,沒有詞句,玄宗便命李白依譜填詞,李白乘醉寫成清平調:“雲想衣裳花想容,風拂檻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一枝紅豔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解釋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其實,這正是玄宗和貴妃的寫照。
楊貴妃和李隆基之間的情是十分人的,唐玄宗李隆基與楊貴妃幾經波折又蕩氣迴腸的愛情故事,千百年來一直是人們或笑或嘆或贊或斥的史話。七夕時,二人在長生殿乞巧,面對銀河雙星,貴妃不由得落下淚來,說牛郎織女,雖是一年一見,卻能天長地久,人間的恩情哪有雙星一般長遠?玄宗說,那雙星雖然長遠,但朝朝暮暮,相親相愛,哪有人間這般?玄宗口占一詩:“在天願做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正是他們之間上演的“霓裳一曲千峰上”的《霓裳羽衣舞》,成就了白居易的傑作《長恨歌》,傳說著萬千“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故事。
然而,不可阻擋的,正是他們親手締造的悲劇結局,改變整個大唐命運的安史之亂,也悄悄的改變了他們的命運。
“漁陽顰鼓動起來,驚破霓裳羽衣曲。”安史之亂,玄宗棄京師攜貴妃西逃,途中因士兵譁變,被賜自縊。這段蕩氣迴腸的皇家傳奇愛情,也在悲劇中落下了帷幕。